营养学基础知识.ppt
15
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
能量来源: 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受伤,怀孕 特殊生理功能,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蛋 白质均有此功能。如酶、激素
16
食品
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物,但 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的作用: ➢ 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满足人体的营
养需要。 ➢ 满足人们的不同嗜好和要求。
17
食品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能提供人体必要的营养成分,并满足人体 营养的需要; 必须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维持生命活动及生长发育需要,保持健康 的体魄。
18
药食同源的食物— 山药、大枣、薏苡仁、 乌梅、白果、白扁豆、黑芝麻、南瓜子 等。
19
营养不良(营养失调)
26
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
疾病 1.恶性肿瘤 2.脑血管病 3.呼吸系统疾病 4.心脏病 5.损伤和中毒 6.消化系统疾病 7.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
死亡率(1/10万) 135.4 105.4 77.3 76.2 32.6 19.3 14.1
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1
9.神经系统疾病
4
• 合理营养:
各种营养素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并达到相 互之间的平衡。
平衡膳食:
• 全面达到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
5
空气 土壤
水
影响人体健康 的环境因素
辐射
营养
6
营养学
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研究内容: ▪ 基础营养学 ▪ 食物营养学 ▪ 公共营养学 ▪ 人群营养学 ▪ 临床营养学
7
12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贯穿一生
• 营养与优生:遗传+环境(营养); • 营养与生长发育:“豆芽菜”,“小
胖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日本);泰国改造“矮小人种”; • 营养与衰老:防止“早衰”,“药补不 如食补” 。
13
营养素(nutrient)
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 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1.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
蛋白质(protein) 脂肪 (fat, lipid)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水 (fluid, water)
2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 (vitamins) 矿物质 (minerals)
14
➢ 营养改善途径—合理膳食、食物强化、营养补充剂 ➢ 营养产业— 营养产品的加工制造。 ➢ 健康—不生病,机体与环境之间和谐,适应社会。 ➢ 保持健康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21
2、营养过剩(相对营养不良) 营养过多症→中毒 暴饮暴食→胰腺出血、坏死; 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 肥胖(能量) 肝脏负担(铁) 肾脏负担(蛋白质、钠盐)
22
小 结:
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
“双峰现象”
贫血、缺钙、缺维生素等现象依然存在 能量过剩、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发生 慢性病隐患
23
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缺乏或过 剩所造成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 营养缺乏:蛋白质-能量缺乏,维生素A缺 乏,铁缺乏,碘缺乏 营养过剩:
20
1、营养缺乏(绝对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维生素、无机盐 原 因: 原发性 ① 不良饮食习惯; ② 过多食用精制食品; ③ 经济原因。 继发性 ① 营养素吸收利用受阻; ② 需要量增多; ③ 营养素受破坏或排泄过多
• 在宏观领域的研究:各国营养素供给量 (DRIs)和膳食指南的制定。
10
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
有利因素 (营养学)
食物
健康
有害因素 (食品卫生学)
1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民以食为天” • 营养不良可引发两类疾病:
营养缺乏病:干眼病、脚气病、坏血病等
营养过剩引起:“富贵性疾病”,肥胖、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某 些癌症等
一个呼吸过程,以及氧化燃烧的理论; • 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随着第一种氨基酸
和第一种维生素的发现,进入营养素研究 的鼎盛时期。
9
• 20世纪末期到本世纪初,营养学研究的
新热点,即植物化学物的特殊生理功能,
多酚类、黄酮类、植物雌激素等; • 20世纪中后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进入微观水平的研究“分子生物学”
中国居民营养现状
整体状况有所改善; 但也存在问题: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不足,需改善(Vit A、 Vit B1、钙、锌等);
✓膳食结构比例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 ✓营养不良(缺钙、消瘦、贫血等)仍有一定的
发生率。
24
2002年调查: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 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 白比例上升。 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 210g上升到248g。 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 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 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 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
营养学发展概况
中 国:
• 3000多年前,官方医政制度就把医学分四 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 “药食同源” • 2000多年前,《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
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 唐代:孙思邈,“食疗” •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8
西方
• 公元前400多年的著作中即出现 • 希波克拉底:“食物即药” • 现代营养学奠基于18世纪中叶 • “现代营养学之父”拉瓦锡:生命过程是
25
(二)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 年的37g增加到44g。 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WHO推荐30% 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 于55%~65%的合理范围。 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 在的问题 。
1
营养学基础知识
Star Zhu
2
基本概念
▪ 营养 ▪ 营养学 ▪ 营养素 ▪ 食品 ▪ 营养不良
3
营养(nutrition),原意为“谋求养 生”,是指生物从外界摄入食物,在 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以满足其 自身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
状况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不能简单理解为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好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