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转归 1、治愈:炎症吸收、纤维化、钙化 2、潜伏:未被消灭,处于休眠期 3、恶化:肺内外播散,急性粟粒性肺 结核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继发性肺结核 (一)定义
是指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 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 结核病。有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重染两种 发病方式。
干酪样坏死:发生在结核杆菌毒力强、 菌量多时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结核常见症状, 多干咳,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咳 脓痰。 支气管内膜结核,表现刺激性咳嗽。
临床表现
2、咯血 约1/3~1/2患者有咯血,咯血量多 少不定,与病情轻重无关。
3、胸痛 胸膜受累时,可出现胸痛。随呼吸 和咳嗽加重。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结核病传染必须具备条件:传染源、传 播途 径、易感人群
一、传染源 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者为传染源。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咳嗽、喷嚏、大笑等,将含有结核杆菌的微 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2、消化道、皮肤等传播少见
五、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治疗2周: 结核分枝杆菌减少原有菌量5% 治疗4周: 结核分枝杆菌减少至原有菌量0.25%, 不仅数量减少,活力也减弱。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原发感染 (一)定义
1、首次吸入含结核杆菌的微滴后,如结 核杆菌在肺内存活并繁殖,引起肺组织的 炎性病变,叫原发病灶。
2、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局部淋巴结炎称 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 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 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四、影响传染性的因素 1、结核杆菌量 2、空间含结核杆菌微滴的密度 3、通风情况 4、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长短 5、个体免疫力的状况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3、生长缓慢 培养时间一般2~8周。
4、抵抗力强 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在 阴湿处能生存数月以上。
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条件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5、菌体结构复杂
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 ①类脂质
与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形成 及变态反应有关。 ②蛋白质 诱发皮肤变态反应。 ③多糖类 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临床表现
2、纤维化: 气管向患侧移位,患侧胸廓塌陷、叩呈浊
音、呼吸音减弱。 3、结核性胸膜炎时:
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语颤减 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 失。
分类
一、原发型肺结核 1、临床特征: 儿童多见,无症状或症状轻,结核菌素试 验(PPD)多为强阳性,多有接触史。
原发型肺结核
分类
(二)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症状轻,无明显中毒症状。 2、X线 双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等、
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 影。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分类
三、继发型肺结核 1、多发生在成人,病程长,易反复,X
线表现为多态性,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 叶背段,痰检常阳性 。
继发型肺结核
率低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包括 人型、牛型、鼠型和非洲型。其中 90%以上是人型引起人类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具有多形性、抗酸性、生长缓慢、抵抗力 强、菌体结构复杂的特征 1、多形性 T、V、Y字型及丝状、球状、棒状等。 2、抗酸性 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 作用,故称为抗酸杆菌。
⑤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程长,反复进展恶化, 肺功能严重受损。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X线特征为双侧或单侧出 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肺门 抬高,肺纹理呈垂柳样,纵隔向患侧移位, 患侧胸廓塌陷,健侧代偿性肺气肿,痰菌 常阳性且耐药。
继发型肺结核
分类
四、结核性胸膜炎 (一)分类
1、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3、结核性脓胸
2、X线特征: 原发病灶
原发综合征 淋巴管炎 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
3、转归: ①多数治愈 ②恶化 ③潜伏
分类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1、婴幼儿和青少年多见,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 起病急,约50%患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2、X线:全肺呈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状 结节阴影,直径2mm左右。
2、临床特征: ①浸润性肺结核: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②空洞性肺结核:空洞形态不一,有虫蚀 样/薄壁/张力性/干酪溶解性空洞,痰中 易找到结核菌。
临床特征
③结核球:多由干酪病变吸收和周围纤维膜包 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形成,直径在2~ 4cm之间,80%以上有卫星灶。
④干酪样肺炎: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和体质衰 弱的人,X线呈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 积液患者。
临床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最常见,多为长期午后发热,
一般<39℃ 2、乏力、盗汗、纳差、消瘦 3、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
临床表现
二、体征 早期或病灶小时,可无任何体征
1、肺实变: 干酪样坏死或病变范围广时,语颤 增
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湿啰音。
概述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失控的主要原因: 1、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多重耐药、贫困、人
口增长和移民等。 2、缺乏对结核病流行回升的警惕性和结核病控制复杂
性的深刻认识。
流行病学
当前的结核病疫情特点如下:
1、高感染率 2、高肺结核患病率 3、高耐药率 4、死亡人数多 5、递降率低 6、中青年患病多 7、地区患病率差异大 8、实施DOTS(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项目的地区患病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转归 1、治愈:纤维化、钙化 2、慢性排菌 3、恶化: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 炎性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 上述三种变化多同时存在,可互相转化,
也可以某一种变化为主。
病理学
渗出:主要出现在结核性炎症初期或病 变恶化复发时
增生:表现典型结核结节,常发生在病 变恢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