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要话先说 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是要事先做,讲话也是同样的道理,重要的话要先说。
提供解决方案 大多数领导最喜欢做选择题和判断题,最讨厌的是问答题,也就是要让员工为老板打工, 而不要老板为员工打工。员工可以向领导汇报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困惑,其前提是必须提供 三个解决方案,并按照自己的判断排出优先顺序。
4.金字塔的基本结构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掌握金字塔结构的定义及作用; ● 了解金字塔结构的原则; ● 理解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意义; ● 学会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金字塔结构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 细节,先总结性观点后具体数据,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这十句是 金字塔结构重点突出、投其所好、逻辑清晰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工具适用不同的场合,没有万能的工具,但唯一不变的理念是,无论推广何种产 品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只有迎合受众才能打动受众,只有迎合领导才能打动客户。
达到沟通目的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使人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 次分明。很多沟通都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让别人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要达 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必须以沟通的前三个目的为基础,即:第一,对方愿意听、有兴趣; 第二,对方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第三,对方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金字塔思维保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先说中心思想,再说二级思想、三级思想、四 级思想,逐层向下展开,最重要的内容先说。
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次讲话,都是单一思想统领的金字塔结构,中心思想应当说听众想 听的话,而不是讲话者想说什么听众就要听什么。
5.以受众为中心
一般来说,听众可以分为领导和专家两类。 领导
摘要 公文前面要写一段导语或叫摘要,摘要是全篇文章的总结、概括、提炼。此外,还要重 心前移,善用数据、图表。
TOPS 原则
图 4 TOPS 原则
TOPS 原则(见图 4)与金字塔结构无关,但能使文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目标明确是 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顺序、权重、论据、风格。先讲受众的关注点,后讲自己认为重要的, 两者顺序不可颠倒。先迎合受众方能打动受众,先迎合领导方能打动客户。
3.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
金字塔结构的三项实用技能包括: 先做人后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感性切入,理性回归;清晰思考,有效表达;攻心为上,攻城为 下。只要是表达,受众都会有几个疑问:第一,想说什么,即观点、主张、信息;第二,想 怎么说,即逻辑思路和结构;如果是向领导汇报,领导还有第三个疑问,即你的目的;如果 是向客户讲话,客户会有第四个疑问,即好处是什么。因此,每次表达前都要想好观点主张、 逻辑思路结构、目的以及好处四个问题的答案。
要点提示
沟通的四个目的:
① 使受众愿意听、有兴趣; ② 使受众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 ③ 使受众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④ 让受众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
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沟通的效果和效率。掌握结构化系统思 维,不仅对目前有好处,对未来的职业晋升也有好处,因为凡是得到提拔的人一定是条理、 逻辑清晰的人,尤其是在政府、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中。
无法判断听众时的切入点 人们要对两类人分别说不同的话,当无法判断听众类型时,有三种切入点可供选择: 第一,我的主观结论; 第二,罗列详实的数据; 第三,精炼筛选支撑自己主张的主要数据。
一般而言,第三种切入点风险较小,因此当无法判断听众类型时,要用支撑自己观点的 主要数据。
【案例】 高速路听证会
广东省高速路隧道桥梁公司每次修高速路都要开听证会,参加论证会的主要有 三种人:政府、投资方和技术专家。这里最大的决策者是政府。政府最关心社会效 益、政绩、占地最少、社会稳定等;投资方最关心的是投资回报;技术专家最关心 的是质量和安全,他们也希望被尊重、受重视。
人的注意力和忍耐力的极限 根据心理学测试结果,人的注意力只能持续 7~15 分钟。假设有编剧、导演、演员三种 角色,作为编剧,应在人们注意力最集中的前 10 分钟,把最想传递的信息或主张全部说一 遍,重心要前移,亮点要分布,前后要虎头豹尾分布;作为导演,要用提问、多媒体等互动 方式引导听众来演;作为演员,要不断走动,不仅活跃现场气氛,更重要的是保持听众的注 意力。 读者每天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可供阅览,人们看文件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几分钟,因此作者 要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要点提示
资源的五大类: ① 人; ② 财; ③ 物; ④ 时间; ⑤ 政策。
风险。风险包括两项,即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风险及应急预案。一般来说,领导最 想看到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是应急预案而不是风险。发生概率高的放在问题中写,发 生概率低的放在风险中写;可控的放在问题中写,不可控的放在风险中写。
2.金字塔结构的作用
一般来说,金字塔结构的作用主要包括: 帮助投其所好
人们都期望投其所好、取悦他人,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因此,要以受众为中心,把握受众的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和关注点。只有受众愿意听、 愿意看,才能听得进去、看得进去,受众有绝对的决策权。要想让听众听、读者看,唯一的 办法就是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听众是主角,说者是配角;读者是决策者,作者是服务者。
研究领导时,要研究超过 50%的领导怎么想,研究大概率事件,研究群体、共性。通常 领导都愿意这样听:先重要后其次,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 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专家 对于专家而言,其听的顺序除了第一条外,其他五方面都与领导完全相反。专家最讨厌 听结论,并会质疑对方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专家包括研究人员、科学家、医生、律师、 技术人员和专家型领导。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个封闭的环,一般是一个论点三个论据。归纳推理中,组织信息有三种顺 序,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
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及前因后果关系组织信息。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组织结构图。 重要性顺序。重要性顺序是根据重要性进行的区分。 柏拉图的二八原则,也适用于解决问题。80%的问题是由 20%的原因产生的,只要解决 了 20%的原因,就可以解决 80%的问题,这叫关键因素,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 刃而解。比如,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薪酬待遇,第二是晋升空间,第三是上 司、团队等小环境不好,也许这三项是员工离职的最重要原因,解决了这三项原因,可以留 住超过 80%的员工。 金字塔思维能保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商务写作中,一定要分清一级标题、二级标 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等,做到逻辑清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采用统一的思考方式,才 能使沟通和表达效率最高,最容易互相理解。
三、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表达
1.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用金字塔结构表达,从人性角度讲有两个方面:第一,人的意愿;第二,人的注意力和 忍耐力的极限。
人的意愿 大多数受众并不喜欢开会、培训或者看正式的商务文章,受众喜欢简单罗列和归类分组 的信息,多数人喜欢少和简单。金字塔结构就是把同样多的信息归类分组,让人感觉少和简 单,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这是符合人性的。
3.归类分组
归类分组是对具有共同点的思想进行归类分组,这如同兄弟关系。例如,工作总结不能 简单罗列五大内容,以免造成逻辑混乱,要遵守归类分组这第三条规则,横向之间有兄弟和 并列关系。
4.逻辑递进
逻辑递进是思考的逻辑,即按照逻辑顺序组织素材。 组织信息共有两大类顺序,即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线性推理,包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式演绎。 解决问题的逻辑就是演绎推理,包括三个步骤: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如图 2 所示,一般来说,工作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 成绩。成绩大体分为部门成绩、功能成绩。部门成绩,包括销售部、市场部、财务部、 各项目组的成绩等。功能成绩,包括经营成绩、管理成绩、客户成绩、运营成绩等。其中, 经营成绩包括收入、成本和利润;管理成绩包括建团队、定战略、完善流程等;客户成绩包 括客户数量、客户质量、客户满意度及评价;运营成绩包括生产、研发、ERP、运营和流程 方面的成绩。成绩有时按功能划分,有时按时间进度划分,但二者不能交叉。 成绩既有绝对数又有相对数,相对数值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作比。纵向比是与过去和 目标比,与过去比又有同比和环比;横向比包括对手、标杆、部门或地区三项比。 价值。工作总结要注意对公司的价值,有的客户虽然不盈利,但对公司有价值,包括品 牌、知名度、长远目标和对社会的价值。 措施。工作总结包括完成的重点工作以及采取的措施、方法。 不足。工作总结包括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经验。工作总结还包括经验、教训和体会。
2.商务文书写作结构
图 3 总分总结构图
如图 3 所示,商务文书的写作结构主要包括: 标题
书的每一面至少要有一个标题,读者才爱看,所以每 500~800 字要提炼一个标题。标 题要加大、加粗,以突出显示文章结构,同时给读者以新的刺激。
首页 报告的首页应把最想讲的信息、数据全部讲一遍,因为第二页就没人爱看了。统计显示, 2010 年证券业一共产生 58 万份报告,头言报告平均 3 万字,读者是基金经理、投资人,根 本没有时间看完。所以报告的第一页要写主要结论和论据。比如,房产公司的投招标报告, 读者对象是全体董事会成员,他们最想看的是结论。按照金字塔原理,前面应写摘要,写出 首选某公司的结论及相应论据,然后展开论述,最后重复一遍首选该公司,这就是总分总结 构,不能一味按照分总结构写文章报告。 报告还要根据受众及文体的不同有所选择,受众是领导时,最好采用先总后分结构;受 众是专家时,最好用先分后总结构。一般来讲,总结、计划或有定论的事情采用先总后分结 构,实验报告、实证报告、论文等可以先分后总。但公司报告、申请中,通常先总后分,这 里的总不是背景,而是结论、建议,是最希望听众记住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