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总论电子教案
六、知识产 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 的民事保护
知识产权 的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 的刑事保护
第一章 著作权法
LOGO LOGO
导论 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 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
二、著作权的特征(与专利权、商标权相比较)
2、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 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
权之全部的人。 不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或者著
作人身权之部分的人。
(三)原始主体——作者的认定
1、自然人作为作者 创作作品的公民为作者。 《作者推定原则》
2、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被视为作者 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一)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分为两
种:(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 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2)发表权的保护期 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二)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一般原则:作者终生+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
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特殊规定: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
第50年的12月31日。
1、一般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公民作品
适用“一般原则” a 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 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作品、职务作品
三、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 、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四、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
(3)限制
4、保护作品完整权
(1)定义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内容 作品的完整性,包括: a 表现形式 b 内容、情节和主题思想 c 具有独特含义的标题 d 外包装
❖二、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自
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取物 质利益的权利。
原始主体
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
概念及分类
继受主体
特殊作品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对文学、艺术 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 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享有著作权 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称原始(第一)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 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 权的人。称为继受著作权人。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 身权,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 (1)定义
以一定的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 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复制或者许可他人复制其作品 b 获得物质利益 (3)复制方式 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 录、翻拍等
2、发行权 (1)定义
知识产权法总论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 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 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称为无形财 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知识产权的对象
❖ 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
12、汇编权 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
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四节 著作权限制
法定许 可使用
合理 使用
强制许 可使用
❖【案例分析】
原告程某、李某为演员,两人合作创作、表演了一 批喜剧小品,其中有5个小品在某电视台节日晚会 上演出。被告凯歌音像出版社未经程、李二人许可 ,擅自把前述5个小品制成录像带、VCD公开销售。 程、李经交涉无果,将凯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制作、发行、销售涉案 录像制品,并登报赔礼道歉。在诉讼中,被告辩称 :他们出版发行的小品录像带、VCD盘取材于某电 视台晚会节目的录像。而晚会是电视台投资、组织 、拍摄的电视节目,五个小品均属于电视节目,其 著作权属于某电视台。程、李二人作为表演者,不 享有著作权,只享有署名权。因此两原告不具备诉 讼主体资格。
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内容
a 作者有权要求确认其作者身份 b 作者有权决定在作品上署名的方式 c 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 d 作者有权禁止自己的名字被署到他人的
作品上
3、修改权
(1)定义 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修改作品的权利; b 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c 禁止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d 承认他人对自己作品所作的修改的 权利
放映权与广播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款规定:“放映 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 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 品等的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款规定:“广 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 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 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 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第三节 著作权 的内容
概念和特点
一、著作人身权
内容
二、著作财产权
概念和性质 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和特点 (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1、发表权
(1)定义 发表权是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以及如何公之于众的权利。 (2)特征
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 发表权可以转让。
2、署名权 (1)定义
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 正式译文 (3)时事新闻 (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下列各项,哪些为著作权的客体? ❖地图 ❖法院公告 ❖某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词 ❖时事报道 ❖新闻评论 ❖某报社记者对爆炸案件做的新闻报道 ❖《著作权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 ❖高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德国民法典》 ❖某政治家发表的不以物质载体固定的即兴演说 ❖犯人在执行死刑前所作的激昂陈词 ❖刘某创作的色情小说
❖第五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一、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一)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是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
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 (二)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 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 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自动取得制度。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其他情况:著作权归作者享有,单位可以优先使用。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2、委托作品 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3、合作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4、美术作品 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通过出售、赠与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发行”的条件 a 发行者必须是著作权人或者经著作
权人授权委托的人; b 必须将作品向公众散发。
3、出租权 (1)定义
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 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 软件的权利。 (2)客体(适用对象)
a 电影作品 b 电视、录像、多媒体等作品 c 计算机软件
a 假名作品:如果作者所签署的假名为公众所 知,其作品为作者身份明确的作品,适用“一般原 则”;如果作者签署的假名不为公众所知,其作品 为作者身份不明确的作品,适用“特殊规定”。
适用“特殊规定”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发表后第50年的12
月31日。 “但书”规定: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
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2、特殊作品的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保护期 (1)计算机软件
a 公民的计算机软件:适用“一般规定” b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适用“特殊规定”
还有“但书”规定 (2)假名作品、匿名作品
改编者不得改变原作的基本内容,不 得对原作进行歪曲和篡改。
10、摄制权 (1)定义 以摄制电影或者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 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2)内容 著作权人可以自己摄制,也可以授权 他人摄制并获得报酬。
11、翻译权 (1)定义 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 语言文字的权利。 (2)特点 翻译权是一种系列权。
【问题】 1、程、李二人享有哪些权利? 2、电视台享有哪些权利? 3、凯歌音像出版社有没有侵犯程、李某的权 利?为什么?
程、李——创作了小品 作 者——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改编权 摄制权 翻译权 汇编权 其他权利
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1、雇佣作品(职务作品) ❖ 著作权归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位)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 权归单位享有,单位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 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