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第一节 科学常识
(三)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 际大奖。以瑞典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 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 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 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 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增设瑞 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
教师资格 中学综合素质
精讲班
主讲老师:李赵宏
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四章 文化素养
本章学习目标是: (1)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
一定的科学素养。 (4)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 重要的作家作品。 (5)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 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 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十二)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
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一节 科学常识
(四)仿生学 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是把各种 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
模型进行研究以制造更好的新型机械和仪器的学
科。
(五)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尺度单位,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当 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在1-100nm,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
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 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 化,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
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 时空”等全新的概念。
(十三)电磁理论 观点:变化着的电场伴随着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 伴随着变化着的电场。 提出者:麦克斯韦。
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及
其所占有的空间区域。 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下, 绕太阳公转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银河系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是一个由 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包括一千二
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
第四章 文化素养
本章学习内容分析:本章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面 很广,但在考试中分值并不太多,仅占12%。主要表现应 该为单项选择题。本章学习更多的在于大家自己的文化
底蕴,更多的在于平时的积累。这里只是作一个粗线条
的讲述。 五个内容分三大部分来讲述,分别是科学常识 (科学常识、中外科技史的代表人物及科普读物);文 化常识(中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外文学作家 作品);艺术鉴赏知识。
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生产方式
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
新的技能。
(六)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
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
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表面的 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地球
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
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就 是纳米材料。第一个真正认识到纳米的性能并引用“纳 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 法做了超微离子并发现了它们的性能改变。20世纪80年 代,中期,人们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九)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在真空 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
(十)热力学三定律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第二定律: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 第三定律:系统的熵在绝对零点时为零。
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在同一直
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 力的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 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科学素养
(一)863计划 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 昌、杨嘉墀、陈芳允的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
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 计划。
(二)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 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 科学技术合作奖。
(十四)燃烧理论
燃烧一般是由热、光或火花等外因引发的复杂
的化学过程。 1772年,法国的拉瓦锡提出增重是反应物与空 气化合的结果,初步提示了燃烧的实质。1777年他 在《燃烧通论》中提出了燃烧氧化学说,对燃烧的解 释以物质不灭定律为基础,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石。
(十五)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 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呈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由俄国的门捷列夫首先发
现,并根据此规律创制了元素周期表。 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十六)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
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人体内蛋白 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 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
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 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 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 的周期绕太阳公转。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和地壳,外 面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场。
(七)太阳系 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天体构成的体系及其所 占有的空间区域,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与环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