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符号“×”,小学生就知道这是乘法运算符号,也会背出“二三得六”的口诀,但对于“3×2”的真正意义却不十分清楚。

这种学习被称为(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2.各年龄儿童所能掌握的数概念,大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般来说,___________岁能掌握百以上(三位数)的所有工程,其中应用一项掌握较差。

( )A.7岁B.8岁C.9岁D.10岁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种定义称为数学概念的( )A.属差式定义B.发生式定义C.约定式定义D.描述式定义4.在认识符号“=”时,可由“同样多”引入大小相等,渗透( )A.函数思想B.极限思想C.一一对应思想D.数形结合思想5.小学生在解答水桶的表面积时,计算了两个底面的面积,这说明了小学生( )A.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B.思维定势的干扰C.思维的直观性D.注意的不稳定性6.如果图形中所有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 )A.几何图形B.空间图形C.三维图形D.平面图形7.在量与计量中,5.6千克称为( )A.计量单位B.数C.名数D.量数8.小学数学教材中“同样多”、“大于”、“小于”等内容的教案重在培养学生的( )A.比较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复式统计图9.“珠算式脑算法”是数学___________方法运用的范例。

( )A.逻辑思维B.表象思维C.直觉思维D.创造思维10.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为主要任务的课型是( )A.新授课B.练习课C.复习课D.测验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学学习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 )A.情感过程B.意志过程C.认识过程D.调节过程E.反馈过程2.小学数学思想主要包括( )A.对应思想B.假设思想C.转化思想D.函数思想E.极限思想3.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沟通___________等性质。

( )A.商不变的性质B.分数的基本性质C.小数的性质D.运算的性质E.乘法的性质4.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A.举例说明概念B.图画揭示概念C.描述说明概念D.定义揭示概念E.约定说明概念5.一般说来,数学素质包括( )A.空间观念B.数学意识C.问题解决D.逻辑推理E.信息交流1 / 8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讲解法2.课型3.计量4.概念形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有哪些规律?2.“10以内数的认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简述中小学几何内容的不同特点。

4.小学数学中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小学数学教案方法改革的趋势。

2.论述影响学生正确笔算的因素及干预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用演绎推理法设计“三角形内角和”的教案环节,并阐述理论依据。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根据语言文字和符号的表述画出图形是教师的画图基本功之一。

()2.说课就是说出备课中“备教材”的全过程。

()3.“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是属于属加种差定义。

()4.选拔性考试属于目标参照测验。

()5.小学数学教材常常采取螺旋式的编排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数学内容的知识块分为()A.3块B.4块C.5块D.6块2.选取教材中隐含着本质因素的典型事例和范例进行教案的是()A.发现教案法B.范例教案法C.结构教案法D.指导教案法3.重在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一般采用()A.条形图B.折线图C.扇形图D.统计表4.主要是以形象抽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是()A.3岁~6、7岁B.6、7岁~11、12岁C.11、12岁~14、15岁D.14、15岁~17、18岁5.小学生由实例的课桌的角或三角形的角再形成几何图形的角的概念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推理C.抽象D.联想6.小学教材把整数及四则运算划分为()A.二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7.可以比较或测定的事物的属性叫做()A.量B.计量C.名数D.计量单位8.小学几何教材中先学习长方形面积,继而学习正方形面积,后者是前者的()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强化学习9.小学数学在计算教案中,最基础的是()A.笔算B.口算C.估算D.计算机操作10.“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A.分数意义的应用B.一个数乘以分数的应用C.分数除法的应用D.分数加法的应用2 / 8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数学技能2.数学问题解决3.数学思维4.学习动机5.反馈—调控功能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数学心智技能学习过程有哪几个阶段?2.小学数学逻辑、形象和直觉思维的基本形式各是什么?3.教案代数初步知识的意义有哪几个方面?4.复合应用题教案要抓好哪些环节?五、论述题(本大题8分)举例论述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六、案例题(本大题13分)以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数学乐园”为主题,安排五个活动,并设计出其中一种活动的课堂教案活动课的方案,并评析。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由于概念积累不多,认知水平又低,所以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学习较多的是按______的方式进行。

()A.概念同化B.概念异化C.概念形成D.概念顺应2.各年龄儿童所能掌握的数概念,大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般说,______岁能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两位数中除系列以外的所有工程。

()A.7岁B.8岁C.9岁D.10岁3.“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这种定义称为数学概念的()A.属差式定义B.发生式定义C.约定式定义D.描述式定义4.新出版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不出现“被乘数”和“乘数”这两个名词,而把它们统称为()A.函数 B.乘数 C.因数 D.加数5.小学生看到应用题中“一共”、“多”等字词就用加法。

这说明了小学生()A.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B.思维定势的干扰C.思维的直观性D.注意的不稳定性6.图形中所有的点不是都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A.几何图形B.空间图形C.三维图形D.平面图形7.衡器主要测量物体的()A.数量B.长度C.质量D.面积8.从“商不变性质”推理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称为()A.归纳推理B.类比推理C.演绎推理D.逻辑推理9.数学证明之前构想数学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A.数学判断B.数学推理C.数学猜想D.数学直觉10.重在形成技能、技巧的数学课型是()A.新授课B.练习课C.复习课D.测验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学习数学时,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和新的学习内容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有()3 / 8A.感知B.理解C.同化D.顺应E.巩固2.为了巩固所获得的新概念,首先需要记忆,记忆包括()A.逻辑记忆B.表象记忆C.机械记忆D.理解记忆E.概括记忆3.数学教案评价的功能具体包括()A.导向功能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D.反馈功能E.调控功能4.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有______几种形式。

()A.概念B.表象C.直觉D.直感E.想象5.数学问题由______构成。

()A.条件B.数据C.关系D.目标E.操作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谈话法2.说课3.数学能力4.概念同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

2.简述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

3.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应用题学习的困难。

4.平均数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2.试阐述数学学科课程与数学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设计题(本大题10分)请用“线段、直线、射线”的两种教材编排分析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案顺序。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六个知识块。

( )2.规一例法的学习一般属于上位学习。

( )3.教师系统地、有论述的讲述新知识的教案方法是谈话法。

( )4.数学概念是计算、判断和推理的依据。

( )5.代数初步知识通常采用早期孕伏,逐步渗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编排。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数学家笛卡尔在1619年突然领悟到“解读几何基本思想”。

那是数学的( )A.直觉B.灵感C.经验D.猜想2.数“3”可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可以表示三块钱、还可以表示三本书等,所以数学概念具有( )A.抽象性 B.系统性 C.具体性 D.逻辑性3.教过分数相乘后,安排一组分数乘法计算题进行练习,这种练习属于( )A.基本练习B.单一性练习C.综合性练习D.准备性练习4.小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看到“一共”、“多”就用加法,看到“剩下”、“少”就用减法。

这是由于( )A.经验和知识的不足B.思维定势的干扰C.注意力不够稳定D.依靠思维直观性5.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一种计算方法是( )A.口算B.笔算C.估算D.视算4 / 86.按照测验参照标准不同来分,数学竞赛是属于( )A.形成性测验B.总结性测验C.目标参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7.小学数学的乘法交换律得出是通过(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不完全归纳法8.撰写教案论文的首要步骤是( )A.搜集资料B.调研C.选题D.拟定提纲9.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依靠的中介环节是( )A.观察B.操作C.想象D.表象10.根据课时的教案需要,设计新授前、新授中、新授后的练习是教师( )A.计算基本功B.解题基本功C.教材分析基本功D.教材组织基本功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数学问题2.非认知因素3.空间观念4.数学概念5.计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影响数学概念学习因素有哪些?2.小学生数学教法改革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3.小学应用题教案意义有哪些?4.小学数学教案活动课的形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8分)举例试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编排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