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观看视频《哭泣的地球》,找出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1)资源耗竭
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开发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 例如,按已探明储量和目前开采的速度估算,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将在未来百年以内 趋于枯竭
过度捕猎华南虎、藏羚羊,湿地破 坏等
合作探究一
一项新研究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在近4 年的时间里,“南极损失的冰几乎和北极近40年 损失的一样多”,且南极海冰融化的速度一直在 加快。
结合材料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环境问题?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该环境问题对沿海地区有什么影响?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 布不均
西气东输的东部地区天 然气短缺
包括:各种不可再生的 矿产资源短缺和可再生的土 地资源减少、水资源危机、 森林资源减少等。
除煤炭外,多数能源 矿产资源将在未来百年内 趋于枯竭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环境污染
随着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 染日趋严重
现有沙漠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 非洲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 中部西海岸
世界荒漠化进程快的地区主要分 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 区和中纬度大陆内部
2.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特点
(1)已经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发展; (2)从肉眼所见的烟雾弥漫、河水变浊等宏观危害向有害物质在 食物链中传递,毒化作用导致基因突变等微观危害发展; (3)从环境污染事件向全面生态破坏发展; (4)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表现
原因
森林的环境
调节功能下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土
地荒漠化加 自然植被遭破坏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生物多样性 减少
过度捕猎或生物 的生存环境遭到 破坏等
典型事例或分布区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西北 地区的荒漠化趋势以及沙尘暴 的频繁出现 华北平原的次生盐碱化、内陆干 旱区次生盐碱化
合作探究一
一项新研究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在近4年的时间里,“南极损失的冰几 乎和北极近40年损失的一样多”,且南极海冰融化的速度一直在加快。
结合材料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环境问题?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该环境问题对沿海地区有什么影响?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 (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 气温室效应增强,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为原因还包括毁林, 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加速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遭海水侵扰。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煤炭大量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与大气中水汽结合
而形成的酸雨、酸雾,使草木枯萎、土壤及水体酸化、建筑物遭腐蚀
项目
大气污染
来源
烟尘、烟气、尾气
危害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举例
光化学烟雾、酸雨
水体污染
项目
水体污染
来源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核心素养:
1 综合思维: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过程,理解人类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2
区域认知: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掌握可持 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 地理实践力: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
题。
4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
展的主要途径。
知识框架
知识拓展: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发展问题而出现的。
根本:人口问题 直接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实质:发展问题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去 修复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问题的实质 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因此, 人类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危害
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
举例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
固体废弃物污染
项目
固体废弃物污染
来源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举例
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废电池等
(3)生态破坏
原 因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地理 环境,在创造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破坏。 表现: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灾难
资 源 耗 竭
资源耗竭原因----------资源不合理利用
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 的破坏或减少,这种现象遍及全球。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水资源短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 华北平原的春旱、南方

大及降水少等
水质性缺水
土地资源 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5)臭氧层空洞
原 因 : 科学研究表明,生产制冷剂、 发泡剂的氯氟烃 ( ting ) 等人造化 学物质的分解作用,使大气臭氧层 变得越来越薄,局部地区(如南极 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危 害 : 其结果是,到达地面的紫外 线辐射增强,大气层温度发生变化 并出现气候异常,威胁南地区,巴西东 南部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主要 分布在沿海地势低平的中低纬度地区
在人类历史上,亚洲西部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曾 孕育了灿烂辉煌的 古巴比伦文 明。如今,它却掩埋在茫茫沙漠 之中……
说说古巴比伦地区的地理环境。古巴比伦文明为什么未能持续发展?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 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4)全球气候变暖
原 因 :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 量 燃 烧 矿 物 燃 料 ,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 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温室效应 增强,并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 重问题。
危 害 : 而全球气候变暖又加速了冰雪消融、 海平面升高,并导致沿海低地遭海水侵扰, 以及持续高温、干旱、飓风、特大暴雨与 暴雪等灾害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