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方案
1.施工总体安排圆管涵施工时采用挖掘机开挖基坑,人工配合基底修整成型,基底验收合格后施工垫层和管基,然后安装管节,施工防水和沉降缝,施工进出口,最后基坑回填
2.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圆管涵按以下几个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测量放线T基坑开挖T基底验收T垫层与基础施工T施做护涵T进出水口施工T基坑回填。
(1)测量放线在基坑开挖前应先对涵洞的轴线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原地
面标高,确定基坑开挖的深度。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作业,当挖至高于设计标高0.3 ~0.4m时,用人工配合继续开挖修整成型。
对硬土和软岩石基础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小炮松动开挖。
有水基坑采取集中排水或挖井降水施工。
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应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
(3)基底验收
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成行后,应再次测量其基底高程,基坑开挖的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槽。
用动力触探仪检查基地承载力,锤击数根据设计基底承载力确定。
如有实际基底承载力与设计不符,或软硬不均以及两类以上土壤交错的情况,请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取换填等方法处理,直至达到设计承载力,方可进行基础沙砾垫层的施工。
(4)垫层和基础
垫层与基础应符合图纸有关规定,基础应按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垂直、整齐,在浇注垫层之后用粘土进行回填捣实。
垫层采用沙砾铺砌,涵底基础用C20 混凝土浇注。
涵底铺砌密实平整。
(5)管节安装
圆管涵管节采取订购,管节运到现场拼装。
钢筋混凝土管节的装卸与拼装采用批准的吊具进行作业,严禁利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管节接头防水层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必须特别严密,不得漏水。
(6)接头防水处理
圆管涵管节间的缝隙用沥青麻絮填塞,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包裹三道。
涵身每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沉降缝中用沥青麻絮填塞,灌以热沥青,以防止渗水浸泡基础。
(7)施做护涵在管节接头和沉降缝防水处理完成后可以施做护涵混凝土。
护涵
采用C15 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车从拌合站运输到现场浇注。
浇注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出现离析的情况。
(8)进出水口出入口河床铺砌应与涵身基础及上下游沟槽连接顺
通。
碎石垫层
铺设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办理,铺砌面平顺,片石之间连接紧密,确保流水顺畅。
(9)管顶基坑回填
涵洞两侧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在护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以后,方可进行填土,填土应在涵洞两侧同时对称填筑,并按桥涵施工中有关部门规定进行回填。
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得大于300mm ,并防止剧裂冲击,可辅以小型打夯机夯实。
3.质量保证措施
1)基本要求
(1)进场的一切材料都要经过验收,合格者方可使用。
(2)涵台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轴线偏位允许偏差50mm ,流水面高程偏差± 20mm ,涵管长度偏差+100 ,-50mm ;管座宽度(包括基础)应大于设计值;相邻管节的错口不大于5mm 。
(3)沉降缝、防水层、涵洞填土应按施工规范和图纸要求施工
2)外观鉴定
(1)涵身顺直,进出水口平整,无阻水现象。
(2)帽石及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
(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涵洞施工程序施工放样—材料试验—混凝土与砂配合比设计—调试—挖基坑—基础施工—墙身施工—台帽施工—现浇盖板—进出水口处理—各项指标检测
二、控制要点施工放样、模板支撑、混凝土强度、各部位几何尺寸、标高、回填土压实度,洞口与渠道顺接。
三、施工测量放线:
⑴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涵洞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的,已按规范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及业主。
⑵测定基础、八字翼墙位置。
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⑶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四、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措施
A 、基础施工
1、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开挖机械及施工机械到位。
2、我们在基础开挖开始之前,先放出基础平面位置,并测量现有标高,且将基础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并通知监理工程师。
3、基础开挖时采用自然坡度进行放坡,放出上口开挖边线
桩,利用挖掘机进行挖装,人工配合清理基底。
4、基坑开挖连续施工,避免晾槽,一次开挖距离基坑底面以上预留20-30cm ,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底面坚实。
5、在基坑检验合格后,由全站仪准确放线,在垫层上根据所放的实样进行模板安装,将标准钢模板合成分块模板片,将整个模板连成整体安装,模板缝拼接严密,用双面胶增塞板缝,胶带封于缝隙内侧。
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加固措施,防止跑模、漏浆。
混凝土浇注前将模板内杂物和已浇混凝土面板上泥土清理干净,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要求后才浇筑砼。
6、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砼的塌落度、振捣要密实,不可过振或漏振。
7、养生: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覆盖洒水养护。
8、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时,就可以进行拆模,拆模后人工继续履盖养护,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B、涵台台身及台帽施工
1、在涵洞基础施工完毕后,在浇筑完毕的基础上施工出涵洞台身的线,并将模板支好。
2、台台身台帽为钢筋砼,支模现浇。
3、专业钢筋技术工按规范要求制作台帽钢筋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4、混凝土搅拌:由试验人员作出现场施工配合比,控制好坍落度,并做好记录。
5、模板、拱架和支架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尺寸准确。
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拆装容易,施工时操作方便,保证安全。
6、养生:台身、台帽浇筑完毕后,用麻袋或草席覆盖,由专人按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拆模后继续养生。
C、钢筋砼板施工
1、预制场地平整、坚实,并保持清洁、文明,根据地基及气候条
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
2 、每块预制件的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不间断。
3、模板:底模采用具有足够强度的砼台座,砼:采用350L
以上的拌合机现场拌制,小翻斗车运输,人工入模。
4、混凝土用机械振动,用插入式振动器震捣,钢筋密集部位
用插入式振动器和钢钎辅助插捣。
5、构件浇筑完毕后,标明构件型号、制作日期和上下方向,并覆盖麻袋或草席指派专人进行养生。
6、自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测。
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D、钢筋砼板安装:
1、预制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吊装时,砼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
2、安装构件时,支承结构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构件安装前必须检查其外形和构件的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设计规定或有关规范规定。
4、构件安装就位完毕并经过检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才允许固定构件。
5 、采用一台5 吨吊车,两端同时吊装,用拖挂车运输,安装时注意梁体位置摆放准确。
E、台背回填:用于回填的全部材料,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填
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
回填分层填筑,根据压实机型,控制在每层填厚不大于20 厘米,分层填筑尽量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
回填遵照两边对称原则。
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坏。
回填前,先与断面上划分回填层次,确定检测频率,填写检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