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指南】【三个案例】早2年制定职业规划早5年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指南】【三个案例】早2年制定职业规划早5年成功

【三个案例】早2年制定职业规划早5年成功
核心提示:
一边是年轻人不停地换井挖,一直到老也始终挖不到水,却不知道每口井其实只差一点就有水流出;一边是年轻人不停地拨一个电话号码,一直到死也没有拨通,却不知道手中的电话号码其实是错误的。

对于经理人来说,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成功,永远是镜中花。

成功没有捷径,但如果提早2年制定规划,的确有提早5年成功的可能。

刘俊:想成为CIO而不是CTO
我们不需要一次制定特别详细的职业规划,把它像神一样供上,然后按步实施。

但是,尽早明确大目标是必要的。

卓越网副总裁刘俊说:“我在贝塔斯曼工作时,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要成为CIO,而不是CTO。

”毕业后到浦东区环保局做技术工作的刘俊,本以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计算机与环境科学双学士的专长。

但是却事与愿违,过了两年无所事事的生活。

后来他跳到日本东星软件公司,当时的规划就是做一个技术人员。

刘俊说,真正的职业规划是从进入贝塔斯曼公司之后。

“当时虽然仍是做技术,但我接触到了企业的流程,并且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贝塔斯曼的企业流程是固化在程序里的,很多新员工不知道企业如何运作。

而刘俊因为懂技术,可以了解他们的程序,从而得以了解企业的运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技术人员通常有两条路,要么一直朝纯技术方向发展,成为CTO,要么把技术作为了解企业的一个手段,发挥技术优势,运用在管理上,成为CIO。

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后者,确定大目标后,今后的每一步发展及充电都是为了这个大目标而努力。


尽早确定大目标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做技术的人常常考虑,今天是WINDOWS2000,明天是WINDOW2003,希望技术越走越深。

而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更多考虑如何使企业的效率最大化。

如果你的目标是CTO,应该去读软件工程硕士。

而我的目标是CIO,所以去读MBA。

”刘俊因为很清楚自己的大目标,所以在工作中会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倾斜。

在贝塔斯曼看程序时,刘俊更多的不是看技术,而是看流程。

仔细研究哪些是德国人做的好的,而哪些是在中国不太适用的。

刘俊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贝塔斯曼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整个流程看清楚,之后又到中美合资的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去学习不同领域的管理流程。

而在安泰公司的10个月,刘俊一直在准备考MBA。

相关整本阅读/ebook/1446a33f52ea551810a6878f.html
一方面倾向管理,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

深厚的技术背景让刘俊在卓越做业务时尝到了甜头。

刘俊说:“其实技术能为你节省很多人力成本。

做市场时,我希望看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如果不懂技术,根本不知道有些数据其实可以统计出来。

我在做俱乐部时,我们主要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