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环境保护
• 此外,森林又是巨大的第一性生物量制造厂,全世界森林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占植物生产总量90%;森林生态系 统还为濒危、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基地。
•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物种的遗传变 异和种质对农业、医药和工业每年能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贡 献。
(4)森林生态系统可净化环境:
• 森林是消灭环境污染的净化器:阻滞粉尘、吸 收有毒气体……
(二)生态破坏
• 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最典型特征之一。
• 植被的破坏不仅极大地影响该地区的自然景观,而且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系统恶化、环 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自然灾害加剧, 进而可能引起土壤荒漠化;土壤的荒漠化又加剧了水 土流失,以致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 由此可见,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并最终形成土壤 荒漠化的重要根源。
②现代农业的有计划垦殖使部分森林永久性地 变成农田和牧场。
**我国森林状况 **
• 我国森林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 据林业部门统计,建国初期我国林地曾达
1.25×108hm2,森林覆盖率为13%,目前估计覆盖率 只有11.5%,不及世界平均覆盖率的一半。 • 全国许多重要林区,由于长期重采轻造,导致森林面 积锐减。 • 例如,长白山林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82.5%,现在 减少到14.2%; • 西双版纳地区,1949年天然森林覆盖率达60%,目前 已降至30%以下; • 四川省194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在20%左右,川西地区 达40%以上,但到70年代末,川西地区覆盆率减到 14.1%,全省减到12.5%,川中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只 有3%。
(2)森林是木材的生产基地:木材和木材产品的来源。 • 目前全世界每年木材用量约30×108m3,主要作为建
筑材料、造纸原料等。此外,森林又是林副产品和森 林化工原材料的生产基地。
(3)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和
生态效益,由于其具有高大的形体,复杂而多层次的结构、 盘结交错的庞大根系,以及分布广、面积大和寿命长等特 点,因而对周围环境影响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 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
2、森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森林在环境保护 中的功能作用)
(1)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吸收CO2,放出O2。 • 碳循环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之
一,每年大约可固定36×109t碳。
• 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森林火灾等灾害,全世界的森林 面积急剧减少,加之化石燃料消耗量迅速增长,大气 中全C球O性2浓环度境明问显题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世人关注的
• 目前,全球大面积的荒漠化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 环境。
• 本章主要介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现状, 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1、植被破坏
• 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的泛称。
•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 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 用物质材料。
• 森林可以净化环境,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滞 尘,使空气清新,降低噪声,并可起杀菌作用, 有益人体健康。
• 经实际调查研究证明,1hm2阔叶林每天可吸 收CO2 1OOOkg,释放730kgO2。
• 按每个成年人大约每天需吸入0.75kg氧气、呼 出0.9kgCO2,依此估算每人大约需10m2林地, 才可得到所需的O2。
• 目前,森林面积已经缩小了1/3,世界林地约 占陆地面积的1/3,共40×108hm2。其中2/3为 密林,1/3为由阔叶树与草地组成的疏林。
• 热带森林是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总 面积为30×108hm2。
• 造成森林破坏的原因:
①只把森林看作是生产木材和薪柴的场所,对 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长期 过量地采伐,使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 森林是自然界物质能量转换的加工厂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 要动力: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能。一般, 山区森林覆盖率只要保持在60%以上,都能有效地发挥保 持水土的巨大作用。1hm2林地与lhm2裸地相比,林地至少 多储水3 000 m3。
• 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 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 化者。
• 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 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森林破坏
• 森林曾经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45%,总面积为 60×108hm2。
• 有人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中心,在涵 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繁衍物种、动 物栖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
一、森林与生态的关系
• 森林是生物资源的一种,属于可更新 资源,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一定 要重视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采取 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使之能不断增殖、 繁衍,以满足人类对它永续利用的要 ,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1、概念 • 俄国林学家莫罗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
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生态学称之为森林 生态系统。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 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 森林资源的广泛涵义包括: ①林木资源、竹木资源和经济林资源;
②上述实物资源赖以生存的林地资源;
③依附于森林群落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资源;
④由森林资源存在而产生的环境资源和伴随森林环境产 生的旅游资源。
• 由于森林的破坏,导致了某些地区气候变化、 降雨量减少以及自然灾害(如旱灾、鼠虫害等) 日益加剧。
• 它还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木资源,支持着以林 产品为基础的庞大的工业部门。
• 若非森林的荫蔽,人类的远祖不知何以栖身。
• 虽然历史上地球的森林广阔,但到19世纪初全 球森林面积已减少到55×108hm2,到1985年, 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为41.47×108hm2。全球每 年平均损失森林面积达(1800~2000) ×104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