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水泵选型的设计水泵是水泵站的主要设备,它决定着其他设备的选型配套和泵站构筑物的形式、尺寸,合理地选择水泵对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管理费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3.1 选型原则水泵选型是根据所需的设计流量与设计扬程选泵,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满足设计流量与设计扬程的情况下,应适应工况变化,即工况变化时,扬程浪费较小。
2、在长期运行中平均工作效率高,即选用效率较高的泵,运行时能使工况点落在高效段。
H较大,汽蚀余量较小3、水泵汽蚀性能良好,即选用允许吸上真空高度S的泵。
4、所配电机总装机容量小,避免“大马拉小车”。
5、结构合理,便于安装、维护和管理。
6、泵站投资较小。
3.2 水泵选择3.2.1 泵型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泵类产品生产供应情况,以及现有泵站的选用情况,中高扬程20以上,一般用双吸离心泵如Sh型、SA型、S型中小流量的水泵站,扬程在m10以下,目前多采用ZLB型、等,;对于低扬程大流量的雨水泵站扬程一般在mZLQ型半调或全调式轴流泵;中扬程泵站,扬程在m~10时,有较多的泵型m20供选,轴流泵、离心泵与混流泵性能在此范围有较大的重叠区。
一般选用混流泵有较好的性能,如HB型、沅江型等。
3.2.2 结构型式的选择水泵的结构型式一般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
1、卧式机组,泵轴水平安装,安装精度要求比立式低,水泵电机直接置于基础上,机组荷载也直接传递给地基,机泵可分别拆卸,分别安装,便于管理,泵房结构相应简单,但占地面积较大,当建站地址较狭窄时可能增大造价。
2、立式机组,泵轴铅直安装,安装精度要求高,其转动部分是悬吊式结构,并有较大的轴向推力,为此给设计、安装检修带来麻烦,还可能增加辅助设备。
泵房为多层结构,底板标高一般较低,但电机可置于上层,有利用防洪通风,其占地面积较小,当水源水位变化较大采用卧式机组不经济时可考虑用立式机组。
3、斜式机组,泵轴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安装,对于中、小型机组,在岸坡上安装时选用。
总之,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选用水泵的结构型式。
3.2.3水泵台数的选择所选水泵台数的多少,实际上就是水泵大、小的选择,一般而言,大泵运行效率高,台数少便于管理,减少运行与管理费用(特大水泵除外),而且占地面积小,建站投资较小,但配水灵活与供水可靠性相应减少;反之,水泵较小,台数较多时,调配灵活,供水可靠性增大,吊运方便,管理维护水平要求不高,但很麻烦。
水泵台数的多少,主要根据泵站的功能确定,如给水一级泵站一般用同一型号较大机组,二级泵站一般用一种,最多不超过二种型号的较小机组,从泵站统计资料看,水泵机组台数一般为4-10台(循环泵站除外)。
3.3选型方法现以给水一、二级泵站为例一级泵站:从水源取水输水至净水构筑物1、确定需要的设计流量与设计扬程(1)设计流量 一级泵站均匀供水,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算T Q Q dI α= (m 3/h ) (6-12)式中 d Q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3()m ,计算方法参考《给水工程》 α——考虑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的系数1.1~05.1=αT ——泵站一昼夜工作的小时数。
(2)设计扬程 由静扬程和损失扬程两部分组成。
h H H ST ∑+=d S h h h ∑+∑=∑式中 ST H ——静扬程,等于净水构筑物起点设计最高水位(由净水构筑物水位标高设计推算得到)与集水井设计最低水位(以一定设计标准的河道最低水位推算得到)之差。
)(mh ∑——管路水头损失,可由泵站内部管路水头损失(进水管与并联点前的出水管)与输水管路(并联点后的出水管)水头损失之和。
)(m S h ∑、d h ∑——分别为水泵进水管,水泵出水管的管路水头损失)(m 。
在水泵选型时,管路还未设计,泵站内部管路水头损失可按经验估算,一般为m 2左右;输水管中水头损失可粗算,即根据设计流量与输水管线初选管径管材,粗算水头损失或结合具体情况按经验取值。
由此得到了设计流量Q ,设计扬程H ,并依此选泵。
2、选择水泵的型号及台数(1)根据需要的设计流量Q ,初步确定水泵的台数,若选n 台或1+n 台,则每台泵出水流量应为n Q 或)1(+n Q 。
(2)根据需要的设计扬程H ,在水泵型谱图上或在水泵基本性能曲线上找到几种可选的泵型,每台泵出水流量应基本满足n Q 或)1(+n Q ,且工况点应落在高效段。
(3)作方案比较,按照水泵选型原则的要求选定较合理的水泵。
以上传统的选泵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由上述方法可知,水泵只有在设计最低水位时才能在高效段某点运行,而在时间较长的非设计水位下运行时,水泵就不一定能在高效段内运行,因此能否考虑以设计水位作为选择水泵型号的依据,在出现设计最低水位时,为了保证设计流量可增加水泵的台数。
尤其在水源水位变幅较大时,水泵可能的工作范围一般不能保证高效运行,即不能保证在长期运行中平均工作效率高的原则,这种情况下,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调速运行。
二级泵站:从清水池引水,输水至管网1、确定需要的设计流量与设计扬程 二级泵站是分级供水,由于用水量逐日逐时地变化,在无塔的情况下,二级泵站供水量应满足用水量,所以,水泵流量、扬程也是变化的,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设计扬程是出现设计流量的情况下,由管网控制点推算起的所需扬程,参考《给水工程》。
2、选择水泵的型号及台数二级泵站应按分级供水线供水,在满足选泵原则的情况下,所选泵全部开机应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部分开机应尽量满足流量变化的要求,为了灵活调节流量还可选用大小水泵配合(一般不超过两种型号)的选泵方案。
3.4泵的运行管理与维护3.4.1水泵的安装要点水泵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基础必须水平、稳固,保证动力机械的旋转方向与水泵的旋转方向一致。
水泵和动力机采用轴联接时,要保证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机组运行时产生振动及轴承单面磨损;若采用胶带传动,则应使轴心相互平行,胶带轮对正。
若同一机房内有多台机组,机组与机组之间,机组与墙壁之间都应有800mm以上的距离。
水泵吸水管必须密封良好,且尽量减少弯头和闸阀,加注引水时应排尽空气,运行时管内不应积聚空气,要求吸水管微呈上斜与水泵进水口联接,进水口应有一定的淹没深度。
水泵基础上的预留孔,应根据水泵的尺寸浇注。
3.4.2水泵安装位置的选择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水泵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水源和陡坡,以缩短进出水管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弯管和接头,以减少漏气可能和扬程损失。
2、水泵距进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在最低水位时必须小于水泵的允许最大吸水扬程,且在最高水位时不淹没机组。
3、安装水泵的地基应坚固、干燥,以免水泵在运行中因震动造成下陷和电机受潮。
4、安装水泵的地点要有足够的工作场地,以便拆卸和检修。
3.4.3 水泵与进水管,出水管路的安装1、进水管路支撑必须牢固,不能坠在水泵上,各接头应严格密封,不得漏气。
2、弯头不能直接与水泵进口相连接,必须装一段长约为3倍直径的直管,否则将造成水泵进水口水流紊乱,影响水泵效率。
3、带底阀的进水管应垂直安装,如因地形限制必须斜装时,与水面的夹角应大于45度,且阀门轴销方向应在水平方向,以免底阀不能关闭或关闭不严,影响水泵工作。
4、进水管任何部分,都不应高出水泵进水口的上边缘,以防泵内聚集空气,影响吸水效果。
5、为减小功率消耗,水泵出水管口尽量接近水池水面或浸没于水池水面以下,不可过多的高出水池。
3.4.4水泵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不同类型的水泵,其故障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流量不足产生原因:影响水泵流量不足多是吸水管漏气、底阀漏气;进水口堵塞;底阀入水深度不足;水泵转速太低;密封环或叶轮磨损过大;吸水高度超标等。
处理方法:检查吸水管与底阀,堵住漏气源;清理进水口处的淤泥或堵塞物;底阀入水深度必须大于进水管直径的1.5倍,加大底阀入水深度;检查电源电压,提高水泵转速,更换密封环或叶轮;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或更换高扬程水泵。
2、功率消耗过大产生原因:水泵转速太高;水泵主轴弯曲或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或不平行;选用水泵扬程不合适;水泵吸入泥沙或有堵塞物;电机滚珠轴承损坏等。
处理方法:检查电路电压,降低水泵转速;矫正水泵主轴或调整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选用合适扬程的水泵;清理泥沙或堵塞物;更换电机的滚珠轴承。
3、泵体剧烈振动或产生噪音产生原因:水泵安装不牢或水泵安装过高;电机滚珠轴承损坏;水泵主轴弯曲或与电机主轴不同心、不平行等。
处理方法:装稳水泵或降低水泵的安装高度;更换电机滚珠轴承;矫正弯曲的水泵主轴或调整好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
4、传动轴或电机轴承过热产生原因:缺少润滑油或轴承破裂等。
处理方法: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5、水泵不出水产生原因:泵体和吸水管没灌满引水;动水位低于水泵滤水管;吸水管破裂等。
处理方法:排除底阀故障,灌满引水;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使滤水管在动水位之下,或等动水位升过滤水管再抽水;修补或更换吸水管。
3.4.5 水泵的运行1)水泵起动前应检查各紧固处螺栓有无松动,有无异常响声,润滑部位油量是否充足等,尽早排除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免造成损失。
2)水泵起动前应先灌引水。
灌水前拧开放气螺塞,然后加水,直到从放气孔向外冒水,再转动几下泵轴,如继续冒水,表明水已充满,然后关闭放气螺塞,准备起动。
3)水泵运行时注意动力机运转情况,观察水温、油温是否正常;注意机组声响和振动,当机组振动过大或有杂音,往往是水泵发出故障的信号,必须停机检修排除隐患;进水口处有无漂浮物,底阀淹没深度是否足够;各紧固处是否松动,进水管各接头是否严密不漏气。
4)离心泵停车时,应慢慢关闭出水阀,逐渐降低动力机转速,使其处于轻载状态,最后停止动力机。
3.4.6 水泵使用的注意事项1、设备起吊时绝对禁止直接起吊电缆或用电缆起吊其他重物。
2、电缆端部严禁浸入液体中。
3、所有设备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出水管内径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原则上不得小于水泵的出水口径)。
5、潜水排污泵不能放置在污水入口处。
当水泵放在泥地上或浮沙土,水泵由于震动,产生下陷,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水泵放置在较大的底板上。
6、在污水中使用的水泵,机壳周围会堆积泥浆、杂物等,导致传热的速度降低,使电机内部的温度上升,缩短定子的使用寿命或造成无故跳闸,所以在污水液位抽吸至最低以后,请清除杂物(一年一次),必要时,拆开冷却套固定板,清理冷却套及循环水管中杂物。
7、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若水泵仍正常运转可继续使用,否则应吊起置于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冻。
3.4.7 水泵的维护和保养1、经常清洁水泵表面。
2、用机油润滑的,每使用1 个月更换1 次机油;用黄油润滑的,每半年更换1 次黄油。
3、避免抽排含泥沙过多的浑水,否则叶轮、口环、填料等处易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