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与启示
has
a
By
le锄ing exchanges。it
de印er
understanding
Singapore§healtll insurance system,healt|l service sys- and eValuation
goVem粕ce pa札em
in pIlblic hospital,total
得到保障、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贫 困民众,由政府拨款给予援助。3M 计划彰显了政府的立场,明确了公 民个人的责任,体现了“政府只对 基本医疗服务承担责任,且政府责 任必须到位”的执政理念。
角色不同,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
缺。政府将各自职责和利益划分 得非常清晰,且公立社区诊所、社
院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j。新加 坡医疗机构提出了医院全面质量 管理6要素,即领导力与战略规划 性、以病人为关注点事实为管理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关键点,即成立
视窗2口J5
Window20l s
11一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篮卷第6期(总宝E l砑期)∞15年11月
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与启示
◆李绍刚1
【摘要】
王春玉2
陈晓红2+
王吉善2
通过学习交流,对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与评价
认证、医生培训及准入制度、护士培养与护理管理体系、“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提出, 应结合我国国情,在培养全民健康意识、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严格医疗法治监管、崇尚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借 鉴,以提升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
作为公众的就医参考,引导医院不 断提升服务质量。 管理的标准化体现在将管理进
竞争”引入公立医院体系,开始进 行医院企业化管理改革,将各公立 医院重组为企业实体,医院的管理 权从国家卫生部、财政部转移到公
司和医院。重组后的医疗集团按
新加坡实行双轨的医疗保健服 务体系,即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医疗 保健服务,私人医生提供营利性医 疗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分工明 确,并制定了严格的病人逐级转院
制度。患者先到社区医疗中心或 私人诊所就诊,社区医院或私人诊
公司法注册公司,公司化运作,实 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院长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向公司 唯一股东——卫生部负责。董事会 按照股东要求为患者提供服务。 重组后的医院实行自主经营,
政府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费
行程序化、量化,使之易于评估和 考核。各医院均重视质量认证工 作,目前不仅全部通过Is09000认 证,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全部综合 性医疗机构得到JcI认证的国家。 认证使医疗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 化,并能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开展
制医学院校招生人数和专科医生 培训比例。医生职业具有社会地 位高、收入稳定等优点,每年都吸 引高才生进入医学院校。医学院
学生要经过5年理论学习和1年临
安排到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精神 科等进行专业化培训,根据具体情 况决定职业发展方向。中专学校 毕业护士只能承担助理护理角色, 主要承担生活护理,为责任护士做 好辅助工作,但不能进行给药操 作。注册护士、助理护士职责界定 清晰,分工明确。
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测量与评
区医院、私人诊所均与公立医院建 立有良好的双向转诊制度。居民 就诊先到诊所,使常见病、多发病、 慢性病患者大多在基层社区内解
2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加坡各类医院并存,现有国 立大学医院、中央医院等8所国立 医院,心脏、癌症等7所国家专科 中心,太和观、仁慈等6所社区医 院,19家提供门诊的政府综合诊疗 所以及8所提供手术住院的私立
机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运营模式 与治理结构管理、JCI认证介绍等 课程,参访了新加坡健康促进局、 邱德拔医院、国立大学医院、德教 太和观社区医院,对新加坡医疗服 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疗 机构管理与评价、医疗与护理质量 管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
府把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以储蓄个 人公积金的方式强制性地转化为 保健基金,由保险公司和储蓄基金 对服务对象进行补偿。同时,政府 对不同收入人群给予不同补偿。 医疗收费标准由国家确定原 则,各医疗机构提出标准。医院住 院病房分为A、B1、B2、C等4个等
控制,避免出现因医院不断扩大工
经转诊直接到医院门诊不能享受 政府补贴。在公立医院,患者需要 预约,等待时间较长,不能自由选 择医生,医生为每个患者提供服务 的时间也较短。在私立医院,预约
与候诊时间短,患者可以选择医生
对新加坡的医疗机构而言,通过 ISO系列认证和JCI认证并不会带 来政策补助优惠和收费标准提高, 但各医院仍普遍把通过认证作为 医疗服务业发展和质量管理达到
注册护士有较好的职业前景, 护士局制定了护理管理、护理教
间、内容、注意事项和患者配合事 项等;在病房门口,墙上设立小橱
窗,放置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手
消毒剂等职业防护用品,配有穿戴 提示图,方便员工使用。 医院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培养 医生与病人间的亲情关系,弱化患 者身份,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定期 进行病人“推荐率”满意度调查等, 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对员工加强
VoI.22 No.6(SN 1 27)
NOV.201 5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北京l00083
Chinese HeaIth QuaIity Management
・1 19・
万方数据
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与启示——李绍刚王春玉陈晓红等
(中国卫生质-管理)第22卷第6期(总第127期)2015年“月
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
并能与之有更多的交流,收费高但 为中产阶级以上人群提供了方便。 就服务收费而言,公立医院较私立 医院便宜;若为高档服务项目,公
立则与私立相同。公立和私立的
5医生培训及准入制度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提供高质量
的医疗服务,得益于丰富的专业人
作量而使国家财政补助不断上涨
的问题K o。
差别可以理解为广度与深度的不
基本服务、期望得到服务、渴望得 到服务、未预料到的服务和难以置
床实习,毕业后先到公立医院学
习、培训和服务5年一6年,且通过
考试后才具有全科医生资格,才可
以选择进入私立医院或者开私人
诊所。要想进入国家综合性医院 或专业中心成为一名临床专业医 生还需受训3年,包括到海外著名
医疗机构受训1年。 医生培训及准入制度是新加坡 医疗服务管理的基础。新加坡医
医院和2 000多名私人执业医生。
决,避免了大医院的资源浪费。
估、质量教育与培训、质量持续改
3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模式
新加坡于1985年将“指导性
进等。
新加坡卫生部对公立和私立医 疗机构进行严格考核和监督,引入 第三方评估每一家单位,保证公平 和公正,使结论更具公信力。监测 的医疗质量指标、满意度、医疗服 务价格等信息在卫生部网站公布,
区域化乃至全球化的医疗服务。
所认为需要转诊时出具证明。患者
凭证明到医院就诊。无论到公立 还是私立医院,看病均需预约,不
用,拨付医院设备、日常开销、人力 资源等费用,院长依据政府补贴做 好经营,实现“盈亏平衡,略有结 余”。政府要求医院不能以盈利为 目的,医院结余超过4%应上缴卫 生部。新加坡于2005年4月开始 推行总体预算方式,主要依据医院 既往工作量,提供相对固定的资助 额,每年递增2%~4%。政府对全 国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进行适当
taken reference
v撕ous
aspects including combining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culture of universal healt}l awareness,im—
pmVement of tIle co巾omte 90VemaIlce stlllcture in public hospital,strict medical supervision of t}Ie mle of law,respect for fine management and otller aspects,which aims to impmVe the hospital quality
DOI:10.13912/j.cnki.chqm.2015.22.6.39
李绍刚1 王春玉2 陈晓红2‘ 王吉善2 通信作者:陈晓红 1武汉市第五医院湖北武汉430050
2
保费医药保险计划,目的是帮助支 付因重病、顽疾或长期疾病所导致 的大额住院费用,以弥补保健储蓄 的费用缺口。保健基金针对那些 从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中仍无法
同‘“。
4全面质量管理与评价认证
全面质量管理是医院确保医疗 安全、提升服务水平、建立质量保 证体系的重要方法,是持续改进医
VoI.22
才储备。新加坡现有医生1.2万 余名,护士3.7万余名,医生与居
民比为1:440,护士与居民比为l: 145(2014年8月数据o¨)。在医 学教育方面,卫生部每年均严格控
qual畸m锄agement
certification。docto璐嘲ning
alld
system,nu璐es cuhure and nursing mana差尹ment system,”patient—centered”humanjt)r service.
on
Enlightenment could be
府设计并建立了一套既不同于欧 洲高福利国家,又不同于美国的高 度市场化,但又独具特色的储蓄医 疗保险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医 疗服务体系…。除医疗津贴外,政
级)即可启动保健储蓄。选择A类 病房的没有补偿,其余均有不同额 度的费用补偿,C类病房补偿最多。 新加坡建立了以保健储蓄 (Medisave)为基础,健保双全(Me- dishield)、保健基金(Medisfund)为 补充的医疗保健体系(3M计划), 由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分担医疗 保障费用旧o。保健储蓄是公积金 制度中主要的医疗保障计划,按法 律要求个人将每月工资的6.5%~ 9%存入保健储蓄,需要时用以支 付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 健保双全也称大病保险计划,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