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看其公务员制度四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看其公务员制度□中共昆明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龚志兴这次有幸参加由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昆明市高级管理人员赴新加坡电子政府与高效管理”专题培训班,在新加坡专题教育培训中心的周密安排下,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拜访交流等形式,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培训。
时间虽短,但培训的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感受较多、启迪较大,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以及成功的经验等。
下面,就对新加坡成功经验的学习认识,谈一谈对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认识和体会。
一、新加坡成功的主要经验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国家,地处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国土面积约707平方公里,人口约498万(公民320万、永久居民53万、非居民125万),华族占76%,另有马来人14%,印度人8%,及欧亚其他人2%。
语言有英语、华语、新加坡语、马来语四种。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以来,创造了在一党长期执政体制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
1965年独立以后,在不到30年的时间迅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从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创造了“新加坡奇迹”,国际上对新加坡的评价是:“新加坡站在最小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最大的发展空间,赢得了最大的经济成果,同时也得到了最大的国际声望”。
在国际发展指标评估中,新加坡在世界政府效率中连续8年名列第一,竞争力排名仅次于美国,为第二位;是世界最大的转口贸易中心、集装箱码头,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和电子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和世界第五大金融中心,商业环境和全球化指数多年评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排名第四位。
在7000多家外国投资企业中,有3600多家属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64%固定资产投资也来自跨国公司。
同时,也是中国第五大投资国和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
是世界花园城市、宜居城市和电子城市,虽不是旅游城市,但每年却有一千万的游客。
人均GDP已达37000多美元,人均寿命达81岁,是小国中的大国。
新加坡为什么能成功?用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归纳和总结的话来说:一是廉洁、诚实、有效率的政府;二是有凝聚力和应变能力的人民;三是不断参考和采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四是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即便是反传统的想法;五是跟世界保持联系,特别是跟科技发达的先进国家。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新加坡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制健全。
新加坡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实行严格的法制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基础。
从法制健全,到政局稳定。
目前生效的立法有500多种,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无论国家部委还是法定机构,背后都有一部法或几部法的支撑,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宏观微观,严丝合缝。
如在公务员管理上,也制定了一整套严密、详细、具体的法律条例,包括《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及《公务员指导手册》等,从公务员的录用、晋升、调动到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休假、退休以及对公务员的考核、培训等,以及公务员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都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凡有关公务员的问题,都从有关条例中找到答案。
采取分职、分权、分责,实行条规管理,凡违反《公务员法》、《反贪污法》等法律法规的公务员,不仅是批评教育、停职停薪,而且要绳之以法、问责治罪。
二是精英治国。
李光耀经常对人说“新加坡什么资源都没有,除了人”。
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开放政策,更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新加坡政府一贯倡导“人才立国”、“精英治国”的理念,推行“精英主义”,让最优秀的人来管理国家。
同时,积极推行“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治国策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了一整套满足管理国家行政事务、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要求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和方法,培养造就了一支公正廉洁、敬业高效、富有创新意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新加坡人口少,经济发展快,人才需要量大,特别是实行“精英治国”的政府更是求贤若渴,这是新加坡多年来秉承的思想。
对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政府每年从高中毕业生中挑选品学兼优者,提供总统奖学金,送其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学习,并与政府签约,毕业后为政府服务至少5年。
如其间由政府选送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学制),还需要再签约延长为政府服务3年。
在这8年的工作期间,政府和总统奖学金获得者可以双向选择。
若认为人才特别优秀,政府会给予提拔。
这种遴选人才的方式,把遴选关口和遴选时间提前,把有潜质的青年都可作为政府未来官员的人才储备,并且可在长期的考察中,根据每人的特点和不同情况,为其提供最适合的岗位。
对执政党来讲,人民行动党就是一个精英式的领导政党,强调“为政在人”,新加坡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少数精英人才,治国者必须是最优秀的人才。
党员也分为干部党员和群众党员两大部分,干部党员是从社会各界中的优秀分子中寻找邀请入党,并实行高薪政策来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让其成为部长、议员等。
而内阁部长的薪水紧盯金融、制造、会计、工程、法律、跨国企业六大私营企业的最高薪水走,而群众党员一般是难以晋升到干部党员之中的。
在新加坡政府体系中长期以来已构成一种独特的成就取向的业绩政治,人才的选拔完全基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让各类优秀分子进入政府机关服务。
三是忧患意识,即创新意识。
新加坡这个小国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最核心和关键的一条就是其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也是创新意识。
这种忧患危机意识得以很好的理解并贯穿在政府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了新加坡立国、强国之魂。
首先,不断推进政府部门改革,加强机构与运作机制革新。
如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提出了公共行政和运作方法的“八化”(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集权分权化、透明化、创新化、电子化、亲商化),进入新世纪又推出了21世纪公共服务计划,把“创新、求变、革新、改进”作为政府的基本价值观,追求全面性服务的卓越化。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类似,新加坡政府部门组织结构是垂直性的结构体系,而要提高服务效率,需要提供一种整合的无缝政府服务,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要进行重组。
这对新加坡而言是个不小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专门制定政策,出台新的规定,同时拨专款做这些事情,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次,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塑造“创新领先型国家”。
新加坡是全球公认的电子政府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
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针对电子政务的调研中,新加坡连续5年与加拿大、美国一道被评为全球电子政府的“创新领先型国家”。
从1981年起,新加坡政府就以综合并且一贯的方式,开始实施政务电子化。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面向三大目标:公民、企业和公共机构雇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应用,推动公共部门精益求精地改进公共服务,有效地改造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政府、公民和商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以更高水平的便利度、效率及效力提供公共服务。
四是实用主义。
在新加坡的各项政府工作中都有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小国、危岛、孤城情境使人民行动党党员、国会议员、政府高官与普通公务员,都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形成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的“生存哲学”。
“功效至上”或“有用”成为政府制度和政策执行是否正确的法则。
政府从来不受任何信条的约束和限制,只相信“有用便是真理”的原则,一切为了新加坡的发展有用、有利。
二、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脱胎于英国的文官制度,法制是政府治国的基础。
政府组成机构由中央一级政府组成,共设15个部委,其公务员既包括从事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人员,如高级文官、警察等;又包括从事社区职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如中小学教师、医疗、工程技术人员等。
目前,新加坡全国大约有公务员115800余名,其中政府和国家机关约有65800名,类似于我国事业单位性质的法定机构服务人员约50000余名。
所有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被纳入一个管理体系,没有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之分。
新加坡之所以拥有世界上公认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是因为它建立起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公务员管理制度,“高效、廉洁”成为其政府多年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公务员管理体制看,目前,新加坡公务员管理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公共服务委员会。
它是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公务员最高管理机构,直接由总统管理。
它专司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职位升迁和高级公务员的任命,受理公务员申述、纪律惩戒和审核人事政策、管理奖学金等职能。
新加坡法律明文规定,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委员必须是政府系统以外的成功人士组成。
实行这种体制,实际上是通过公务员的服务对象代表来管理公务员,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他们本身不是公务员,也不能是政治家或工会领导人,以保证委员会工作的公正性。
从而有效避免行政系统人事权滥用和公务员管理夹杂政治因素等,因此从管理体制上看具有一定的折衷性,这种折衷就是在国家行政系统之外再另设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二是公共服务署。
它是隶属于总理公署的政府系统内部公务员管理机构,面对所有的公务员,只管事,不管人。
其主要职能是为新加坡的成功与活力锻造一流的公务员队伍,制定执行具体的人事政策,拟定公务员队伍的发展规划和负责公务员的培训等。
三是人事委员会。
它是各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一等超级D级以下的公务员。
有特别人事委员会1个,管理各部一等超级E1以下行政官的任命与管理;高级人事委员会6个,分组管理除行政官之外的其他一等公务员的任命和管理;一般人事委员会24个,主要管理各部二等、三等、四等公务员的任命与管理;有的部可能设2个以上人事委员会。
二是从公务员的职位和等级来看,新加坡的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和等级制管理。
由于其等级层次设置较多,公务员晋升的空间较大。
公务员的职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可划分为五类:一是管理职位;二是社会及社区职位;三是工程职位;四是医疗及科技职位;五是警察及民防职位。
公务员的等级则按职位的高低和工资多少进行划分,同时与职位类别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目前,新加坡的公务员共分为四等:一等为管理及专业职位;二等为执行职位;三等为办事员职位;四等为手工职位。
公务员每一等又分若干级别。
如一等共分15级;二等分32级;三等分59级;四等分28级。
对每一个等级,都制订有详细的晋升标准,并与工资有详细的对应规定和操作规定,整个制度显得规范而具体。
三是从公务员的录用进口来看,新加坡的公务员录用在形式上是完全公开的。
高级公务员(管理职位)职位出现空缺,由部门上报招聘计划,公共服务委员会公开发布广告、统一组织招聘;管理职位以下公务员的录用则由各部门自行负责,但形式也必须完全公开。
在录用程序上,主要采取面试、考核的方式;除规定一定的学历条件外,一般不进行笔试。
公务员录用的面试以各种类型的心理测试为主,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