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氨泵考察报告

液氨泵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高压液氨泵与一甲泵高压螺栓断裂情况交流与探讨及如何通过设备结构改造和更新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分
析,学习和了解同行两台设备使用、管理及检修情况。

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对两台设备制定一些必要措施。

考察时间:2009.5-2009.5
考察地点:潍坊生建压缩机厂、山东齐鲁一化、山东鲁南化肥厂、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合肥建业机械有限公司
考察人:
2009.5.12早6:30从迁化出发于下午3:00左右到达潍坊生建压缩机厂接待我们的是备件销售处的马明彩处长,表明来意后,马处长委派曹主任安排我们与技术处于宏志见面。

首先介绍我公司一甲泵、氨泵结构,运行管理和检修及高压螺栓断裂情况。

于高工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我公司泵型为第一代产品,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弊端。

从潍坊生建目前出厂的产品使用来看,未发生过类似螺栓断裂问题。

2、关于螺栓断裂问题,对方不排除螺栓质量缺陷,氨泵和一甲泵用的高压螺栓与高压管道用的高压螺栓因使用条件存在根本差别,虽然工艺压力条件相同,但前者在运行过程中因存在交变应力(压力
从1.7MPa-20 MPa之间波动),上下活门尼龙垫片容易冷流变形,进一步加剧了螺栓的交变应力,降低了螺栓的抗疲劳强度;同时使螺栓组受力不均,有可能使受力较大螺栓断裂造成泄漏。

3、氨泵泵体活门及压套组件,与我厂产品差距较大,建议与更新泵体同时进行。

4、因原一甲泵泵体四通结构,存在压缩流体应力集中,容易产生无法修复的裂纹,致使泵体报废,更换较频繁。

5、据我们了解,进出液弯管因交变应力介质局部湍流,导致焊口开裂,母材裂纹,弯管报废,更换较频繁,这种老型泵维修费用比现行泵要高得多。

双方就氨泵泵体更换方案达成共识。

一甲泵改造方案原则上按现行结构进行,但考虑到我厂大隆产品,外形结构尺寸与现行的泵体比较尺寸较大,改造耗材量大,费用较高;双方又探讨了一甲泵整体更新方案,在保留电机和减速机的条件下,改造可比更新节省1/3。

5月15日我们到了合肥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主任任良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合肥建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强(二位都是多年从事氨泵一甲泵设计的专家)交换了意见。

1、二位专家介绍了氨泵的情况:意大利的立式液氨泵也出过类似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只是在结构上做了改动,设计出了92年产品,用户反馈的情况,因螺栓断裂发生液氨泄漏问题,据他们分析:开停车温度变化致使尼龙垫片收缩变形,导致螺栓组预紧力
不足、不均,甚至松动,可行的办法:每次开车前重新紧固螺栓,以保证螺栓受力均匀。

2、螺栓拧入深度达到6-8扣,连接强度大于螺栓轴向拉伸强度,运行是可靠的。

3、螺栓材料为35CrMoA,经调质处理,滚制螺纹,其机械性能能满足要求。

4、迁化的4.9事故,专家看了我们资料,感觉比较特殊,无法落实具体原因。

5、双方就氨泵、一甲泵泵体改造方案和一甲泵更新方案进行了技术探讨和比较,情况与潍坊生建基本一致。

5月13日上午9:00我们到齐鲁一化见到机械副总崔可忠及总工程师王总及尿素车间主任、副主任、检修班长,交换使用方面情况,该厂二泵均改造未92年后产品,该厂十几年来未发生过螺栓断裂事故,在预防方面经常预紧,没有其他特殊措施,泵运行状态比较平稳;从检修看各种垫片、螺栓按原厂设计图纸采购易损件,一直使用未进行过改动。

深入车间与检修班长详细询问了检修程序和螺栓把紧情况,预紧力控制两人1米套管把均匀为止;螺栓只要不坏没有规定定期更换的时间。

5月14日上午8:00到达滕州市兖矿鲁南化肥厂,经厂长助理兼生产处季厂长介绍后见到了尿素车间主任张凤魁,对氨泵高压螺栓断裂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该厂96年发生过前盲板螺栓断裂大量液氨
外泄事故,(我公司是上盲板螺栓断裂)他们认为是一条自行车制螺栓引起的,原因比较清楚,对于我厂事故他们认为可能是因螺栓表面微观缺陷或内在缺陷及螺纹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致使抗疲劳强度下降。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更新1#氨泵泵体并使其结构优化;改造1#一甲泵,解决因四通泵体和进出液弯管裂纹频繁更换问题,消除结构上的不安全因素,在未改造之前按如上意见加强管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