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
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一时刻、某一资源的信号量s=0,它表示()
A 该时刻该类资源的可用数目为1
B 该时刻该类资源的可用数目为-1
C 该时刻等待该类资源的进程数目为1
D 该时刻等待该类资源的进程数目为0
2.进程间的间接通信方式是指()
A 源进程将消息发送给管道
B 源进程将消息发送给缓冲区
C 源进程将消息发送给信箱
D 源进程将消息直接发送给目标进程3.设置快表的目的在于()
A 提高地址查找的命中率
B 提高地址变换速度
C 淘汰不用的页
D 增加页表的容量
4.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比较() A 绝对路径便于使用 B 相对路径便于使用
C 绝对路径比相对路径短
D 相对路径字符比较长
5.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 A 在同一时刻发生 B 在同一时间区段内发生
C 两个进程相互交互
D 在时间上相互无关
6.进程的组成有三部分:程序、PCB和() A 数据字段 B 数据记录 C 数据集合 D SDT
7.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空间中的地址为A,页面大小为L,则页内地址D 为() A A/L B A mod L C INT[A/L] D A-L
8.按用途文件可分为用户文件、库文件和() A 只读文件 B 只写文件 C 系统文件 D 索引文件9.硬件在中断过程中参与的一项工作是()
A 交换PSW
B 修改信号量
C 保留现场
D 恢复现场
10.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的构成为()
A 页号
B 页内地址
C 页号和页内地址
D 页号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
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
1.存储器管理的功能包括() A 内存分配 B 内存保护 C 地址映射
D 内存扩充
E 磁盘空闲区管理
2.PCB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A 记录进程运行状态
B 标志进程的存在
C 其中包含进程控制信息
D 其中包含进程调度信息
E 由程序和数据块组成
3.线程与进程比较而言,下面论述成立的有()
A 一个线程通常由多个进程组成
B 一个进程通常由多个线程组成
C 相对而言,线程运行需要更多的资源
D 线程比进程运行需更少的资源
E 线程运行的系统开销更小
4.文件控制块FCB中包含的信息通常有三类,它们分别是() A 基本信息 B 删除信息 C 存取控制信息
D 使用信息
E 创建信息
5.文件的分级安全管理一般可分成() A 系统级 B 用户级 C 目录级
D 文件级
E 字段级
6.第一级容错技术包括()
A 双份目录
B 双份文件分配表
C 热修复重定向
D 写后读校验
E 磁盘双工
7.按信息交换单位分类,I/O设备可分成()
A 低速
B 中速
C 字符设备
D 块设备
E 高速
8.中断的过程通常包括()
A 中断请求
B 中断响应
C 中断设置
D 中断处理
E 中断返回
9.按存取控制属性文件可以分为()
A 只读
B 系统文件
C 用户文件
D 只写
E 只执行
三、判断改错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
认为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每小题2分,判
断、改错各1分,判断错误全题无分。
共20分)
1.分页式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的任务在于将物理地址变换成逻辑地址。
()2.由于有了操作系统,同一时刻瞬间可以有多个程序被执行。
()
3. 索引分配支持直接访问。
()
4.阻塞态是进程等待CPU调度时所处的状态。
()
5.对于临界资源,进程间应当互斥访问。
()
6.与分布式操作系统比较,网络操作系统是集中式的。
()
7.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如时间片过小,就会引起因频繁调度而导致的调度开销太大,系统运行性能低下。
()
8.银行家算法是用来预防死锁的。
()
9.为了使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之间能正确地传送信息,制定了一组通信规则或约定,这种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操作系统。
()
10.动态重定位指地址变换在装入时不进行,而在程序执行时,边执行,边
转换。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2.在高级通信机制中,进程有哪几种通信方式?
3. 用文字描述银行家算法的基本思想?
4.分段保护的方法通常有哪些?
5.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6.举例说明树型目录结构的组成。
五、设计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动态分区管理中,画出最坏适应算法的分配流程。
(所谓最坏适应算法
是指在当前所有空闲块中,找出最大的空闲块分配给申请者作业)
2.假定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三个物理块,现有以下的页面引用串:
7,0,1,2,0,3,0,1,2,3,0,3,2,1,2,0,1,7,0,1
利用LRU算法描述页面在内存块中的置换过程。
操作系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
1-5: D C B B B 6-10: C B C A C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8分)
1.ABCD 2.ABCD 3.BDE 4.ACD
5.ABCD 6.ABCD 7.CD 8.ABDE 9.ADE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判断、改错各1分,判断错误全题无分。
共20分)1.×改正为:分页式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的任务在于将逻辑地址变换成物理
地址。
2.×改正为:操作系统实现进程的并发运行是从宏观角度,在单CPU系统中,
每一时刻瞬间不可能执行多个程序。
3.√
4.×改正为:阻塞态是进程等待某一事件时所处的状态。
5.√6.√7.√
8.×改正为:银行家算法是用来避免死锁的。
9.×改正为:为了使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之间能正确地传送信息,制定了一组
通信规则或约定,这种规则或约定称为协议。
10.√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⑴申请空白PCB。
为新进程分配唯一的数字标识符,并从PCB集合中索取一空白PCB;
⑵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包括必要的内存,进程需要的其它资源;
⑶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包括初始化标识符信息,处理机状态信息,处理机控制信
息等;
⑷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2.高级通信机制可分为三大类:
⑴共享存储器系统。
相互通信的进程之间共享某些数据结构或共享存储区;
⑵消息传递系统。
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以消息为单位,进行直接的或间接的通信;
⑶管道通信。
管道体现为一个文件,发送信息的进程以字符流形式将数据送入管
道,接收进程可以从管道中读取数据。
3.银行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中的所有资源比做银行家的资金,每进行一次资源的分配,银行家都要从当前的资源分配情况出发,计算这种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如果是安全的,则进行分配,否则选择其它可能的分配方案。
这样,每次分配都计算安全性,从而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
4.分段保护的方法通常有:
⑴越界检查。
在段表寄存器中存放有段表长度信息,在进行存储访问时,将逻辑地址空间的段号与段表长度进行比较,如段号等于或大于段表长度,将发出越界中断信号;
⑵存取控制检查。
段表中设置存取控制字段,用于规定对该字段的访问方式;
⑶环保护机构。
环按高低编号,数据按不同的级别分布在各个环中,访问时,进程按自己所处的环级别对处在不同级别环中的资源进按环规则行访问。
5.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如下:
⑴将接收到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⑵检查用户I/O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设备的状态、传递有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⑶发出I/O命令,启动分配到的I/O设备,完成指定的I/O操作;
⑷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中断类型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⑸对于设置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驱动程序还应能够根据用户的I/O请求,自动地生成通道程序。
6.树型目录结构由多个结点构成树型结构,主目录作为根结点,称为根目录。
数据文件作为树叶,其它所有目录均作为枝结点。
由根结点到树叶的符号序列称为路径。
举例如下:
五、设计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设用户请求的分区大小为u.size,表中每个空闲分区的大小为m.size。
若size=m.size-u.size(size表示切割后剩余分区的大小),addr表示对应size大小的分区起始地址。
流程图如下所示。
引用率
1
页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