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说明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说明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说明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规范企业从税务登记到税务检查流程中税务相关行为的要求。

如未按规定时间办理税务登记,未按期纳税申报,未按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拒签税务文书的行为等。

二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

如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毛利率等。

三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

如城建税税负率,所得税贡献率,所得税税收负担率,房产税变动率等。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的行为结果、财务核算结果、申报结果可分为:行为指标、财务指标、税种指标三大类,三十七个指标。

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现将有些指标详细分述如下:
一、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

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

二、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
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过桥过路费,三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四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

三、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
商业企业存货是库存商品,工业企业存货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按照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一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20%。

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

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
假定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若周转率最低为3,则平均存货=100/3=33.33。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超过30%则为异常状况。

另外,从实际经营情况看,存货达到销售收入30%,则意味着存货够3.6个月销售,已经超出企业一般备货2-3个月储量的要求。

企业超大库存往往是货物已经销售,但不记销售、不转成本、不申报纳税而长期趴在库存中隐藏,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形成库存虚数。

有的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记载某商品进货后几年都不动,实际早已无货,且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库存,
税收疑点十分明显。

四、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

五、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

六、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
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七、固定资产变动(5万元以上)与当期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变动比较
固定资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固定资产变动可能涉及到动产的购销行为或不动产的购进、转让行为。

动产的购销行为涉及到购销合同印花税;不动产的购进涉及到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及按季申报的房产
税、土地使用税等;不动产的转让行为涉及到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

八、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
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

对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没有投资收益的要查看其投资项目的性质、座落地点、机构级次、股份比例、及分配方案、纳税方式等,看是否有应分配所得、是否按规定纳税,有无帐外经营等。

九、城建税税负率
城建税税负率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指标,主体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企业都可用,与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基准税负率)比较,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偷逃税款的行为。

十、所得税贡献率
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将当地同行业同期与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贡献率相比,低于标准值视为异常,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十一、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十二、个人所得税(工薪项目)变动率
个人所得税(工薪项目)变动率=(本期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基期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基期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

如企业一年中有两个月以上申报的税额不变(或相差不大),取其平均值作为基期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申报期小于基期,可能存在少申报税款现象。

十三、房产税变动率
房产税变动率=(本期申报的房产税-基期缴纳的房产税)÷基期缴纳的房产税×100%。

基期缴纳的房产税应与经核实的税源基数相等,申报期小于基期,可能存在少申报税款现象。

十四、土地使用税变动率
土地使用税变动率=(本期申报的土地使用税-基期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基期缴纳的土地使用税×100%。

基期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应与经核实的税源基数相等,申报期小于基期,可能存在少申报税款现象。

十五、车船税变动率
车船税变动率=(本期申报的车船税-基期缴纳的车船税)÷基期缴纳的车船税×100%。

基期缴纳的车船税应与经核实的税源基数相等,申报期小于基期,可能存在少申报税款现象。

十六、土地增值税应缴税负率与预缴税负率比率
土地增值税应缴税负率与预缴税负率比率=土地增值税应缴税负率÷预缴税负率×100%。

比率越小说明企业偷逃税款的可能性就越大。

扣分计算=(1-比率)×10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