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全解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全解

1 家庭种植DIY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花卉品种,学习搜集资料信息,并进行交流,培养爱美情操。

2.开展家庭种植DIY项目,学习简单的土培和水培方法。

在多样的评价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提高种植技能。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

土培吊兰准备材料:瓦片、煤渣可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

准备吊兰幼苗: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2.制作多媒体课件3.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学生准备:收集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教学过程:一、录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每年暑假,老师就会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来参观两位同学的家。

2.播放录像3.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家庭种植DIY。

二、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1.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指名交流。

2.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呢?让我们一起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更多常见的花卉。

3.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4.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三、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1.创设情景,分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2.认识常见的花盆,说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四、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1.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你认识这种花卉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3.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4.学生自学5.检查自学。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6.巧思考:在学习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指名交流。

7.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五、实践操作,分工合作1.各小组进行种植吊兰2.教师巡视指导六、成果展示,交流评议1.学生展示土培吊兰2.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3.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土培吊兰活动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七、拓展思维,总结课文1.通过实践,我们学习了土培吊兰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都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种植的。

2.课后了解,除了这种土培栽种的访求,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栽种?3.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用土培吊兰的方法种植其他植物,写好观察记录,参加班级种植大赛。

2.菊花的种植教学目标1.了解菊花几种常见的科学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在了解菊花种植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菊花图片。

一些轻音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假期的新区景象。

黄金周期间,数千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精品菊花着实让游客和广大菊花爱好者饱了眼福。

不少游客还萌发了种菊花的念头,而许多人却不知如何栽种菊花。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2.学生自由交流。

(一)、了解菊花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

1.基础常识: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菊花原产中国河南等地,为我国十大著名传统花卉之一,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大约在唐代经朝鲜传入日本,17世纪传欧美各国,现已成为世界著名花卉之一。

发展至今,菊花品种已达3000多个。

2.常见的繁殖菊花的方法:可采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种等多种方法。

嫁接法和播种法,技术要求条件高,繁殖过程比较繁琐,没有高超的削切、嫁接技巧及良种的选择、人工授粉等技术,很难繁殖成功。

这两种繁殖方法,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时,在苗圃中进行,家庭养菊,一般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来进行繁殖。

过度:种植菊花的学问可多着呢,所以一旦你要种植,千万不要马虎。

3.观赏菊花的图片。

配上动听的轻音乐,让学生观赏悦目的菊花图片。

二、实际操作演示。

1.菊花的扦插。

(1)选枝和留枝。

(2)基质和扦插盆。

(3)扦插。

2.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写一份扦插菊花的操作方案。

几方面要考虑:(1)选备扦插用的花盆和基质。

(2)选备插条,掌握处理插条的方法。

(3)注意扦插的深度。

(4)掌握扦插的最佳时期。

(5)工具及材料的准备。

三、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自己练习简易的扦插方法3.家庭种植—拓展教学目标1.明白室内绿化对于房间布置的重要性。

2.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的喜爱之情及对美的憧憬和向往。

重点难点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家政种植——拓展2.你知道室内绿化的重要性吗?在家中插几丛鲜花,在阳台摆几盆花草,精心养护绿意思葱茏庭院,不但是许多人的一种爱好,一种情趣,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

这就是室内绿化。

它与室外绿化一样重要,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舒适。

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室内装修紧密相关。

二、教学新知。

1.室内绿化的途径:(1)选用绿色饰材。

(2)简化室内布置,减少视觉污染。

(3)倡导居室的“绿色环保设计”。

2.在室内种植花卉植物时的要点:水:植物的根吸收水分,通过茎的导管运输到叶,然后由叶的气孔或植物表面散失到大气中,这种水汽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正是因为植物有了蒸腾作用,产生拉力,才使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并随着水的运输,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

更因水变成水蒸气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叶片避免被太阳光灼伤。

由此可见,植物离不开水。

土: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

土壤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活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即土壤肥力。

肥沃的土壤能够使水、肥、气、热条件达到稳、均、足、适的程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

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

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肥:植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游离于水的以氮磷钾为主的离子状态的化合物,不能完全吸收有机物。

有机物必须降解后变成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通过透析作用吸收进植物体。

但是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养料的决大部分不是通过土壤吸收,而是通过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植物叶子里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使植物得以快速生长。

三、总结。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土壤、阳光和肥料,我们只要因地制宜,合理掌科学管理,那就能够把我们身边的环境装扮得更加漂亮。

4.水培发豆芽教学目标:1.学习水培发豆芽的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实践体验提高种植技术。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进一步拓展思维,探索更多的种植技术。

教学重点:学习水培发豆芽的方法。

教学难点: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水培发豆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花盆,浸泡24小时的绿豆、小石头、纱布、水培发豆芽的录像片段、绿豆芽烹饪录像等。

学生准备:可乐瓶、浸泡24小时的绿豆、纱布、小石头、抹布等。

收集绿豆芽的烹饪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土培法种植吊兰,生活中还有哪些种植方法?2.指名交流。

3.出示一盆发好的绿豆芽。

豆芽是一种健康蔬菜,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预防消化道疾病和促进消化的功效。

4.这就是用水培方法发出的豆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水培发豆芽。

5.板书课题:家庭种植DIY——水培发豆芽。

二、学习水培方法1.自觉课文,了解水培发豆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2.指名交流。

3.如果没有花盆,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为什么要在瓶底打孔?4.学生准备材料。

5.自觉课文,了解水培发豆芽的基本步骤。

6.指名交流。

7.板书:铺设盆底——放入绿豆——盖上湿布——压上石头——每天浇水——观察收获。

8.提出疑问:对于水培发豆芽的实践步骤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9.交流解答。

10. 播放录像,了解豆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最佳收获时机。

三、学生实践体验1.按照水培发豆芽的步骤,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教师巡视指导。

(1)盆底纱布是否合适?绿豆是否浸泡?打湿的后面是否盖好绿豆?小石头不需要太多。

(2)播放录像。

四、评价展示1.填写活动自我评价表。

2.小组开展活动评价。

5.运用多种材料的小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性能和特点。

2.开动脑筋,学会利用手头的材料做一个小房子。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重点难点知道材料特性、数量和加工方法,利用工具有步骤地制作房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剪刀、美工刀、图片卡、各种吸管和乳胶。

一、导入。

1.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希望大家喜欢。

那么,下面的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你知道它的性能和特点吗?出示材料:美工刀、乳胶、各种吸管等。

2.我们动动脑筋,就能把手里的这些材料拼装起来,变成美丽的装饰品。

瞧,老师这里就有一些。

(展示小楼房、可爱的蜻蜓、多用台架等)3.明确要求:制作小房子。

二、学习制作。

1.认识材料的特性。

吸管:可塑性很强,能够依靠乳胶做成许多东西。

2.按照老师的制作步骤,学习做房子。

(1)剪下各个部件,划线,折贴。

(2)以一标准长剪好管子。

要剪下的管子很多,所以要有耐心。

(3)在屋顶上刷乳胶,排贴吸管。

要排贴整齐,有序。

(4)涂乳胶,贴屋脊。

(5)完成房子后,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自我修改。

3.开展评比。

三、拓展延伸。

我们学习一种法子,可以利用相关的经验去制作更多的作品。

6.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二)教学目标1.运用预先准备的工具做一个可爱的小瓢虫。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运用正确的步骤制作一个小瓢虫。

教学时间教学准备1.剪刀、美工刀、钳子、锥子。

2.黏土、细铁丝、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

1.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瓢虫)谈谈对瓢虫的认识。

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

小型甲虫。

体呈半球形。

头小,部分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复眼大,触角短呈棍棒状。

体具斑纹,色多美丽,是遗传学上研究色斑遗传的材料。

2.如果我们要制作一个瓢虫,需要哪些工具呢?(剪刀、美工刀、钳子、锥子)二、制作瓢虫。

1.教师示范制作。

(1)做泥滚子,在柱中穿两孔,将剪开的橡皮筋两头从一侧的两孔中穿过另一侧,打结,阴干。

(2)在泥滚槽中栓线,绕线。

(3)剪好虫壳及衬板,弯好壳支架。

(4)把支架穿在衬板上。

(5)在衬板上涂上乳胶。

(6)将衬板贴在壳内侧,并把铁丝钩钩在壳边上。

(7)把泥滚子的线头从穿线点由壳内侧穿至壳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