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现状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二百六十处,总面积达一千六百多万公顷。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六千五百九十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居亚洲第一位。
自一九九二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七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湿地面积急剧萎缩。
统计显示,近四十年来,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和城乡工矿占用湿地共约二百万公顷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
1.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湿地它们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沼泽及沼泽化土地广泛公布,湖泊、沼泽、河道和湿草甸面积约200 万公顷,其中沼泽面积约有130 余万公顷,沼泽一般年份地表积水大于20厘米,主要是毛果苔草沼泽,为腐植质沼泽土,本区水分条件不稳定,早年积水消失,多无泥炭积累。
沼泽边缘和一些平浅洼地,季节性积水一般5--10厘米,春季积水往往消失,但土壤多被饱和,植被以囊苔草,灰脉苔草,小叶樟为主,土壤为草甸沼泽土,三江平原河流与沼泽区是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和乌苏里江水系鲤科鱼类的重要产卵、繁殖地,也是亚洲东北部的水禽繁殖中心和亚洲的部分水禽南迁的必经之地,河流两岸的沼泽和湖滨沼泽是鲤科鱼类繁殖和幼鱼育肥的场所,丰富的维管束植被为鱼类产卵提供了附着基。
该区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若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部分包括在内,合计有鱼类70-80种左右,重要经济鱼类有大马哈鱼、哲罗鱼类、细鳞鲑、江鳕、乌鳢、黄桑鱼和许多其它鲤科鱼类,其中的大部分鲑科和鲤科鱼类以该湿地水域和沼泽地为产卵和幼鱼肥育场,并为水禽等动物的栖息生存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在这些地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丹顶鹤、天鹅等。
目前三江平原已经开垦了大量的沼泽化荒地和部分沼泽地,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三江平原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珍禽、野兽、鱼类很多,被称为是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地方,现在上述这种荒原现象已不复存在了,生态环境有恶化的现象,如土壤风蚀和水蚀,水土流失加重,有机质含量下降,物理性状变坏,地方小气候有所变化,由于大面积围垦,使鱼类失去产卵附着基,产卵、索饵场大面积减少,导致鱼、虾、贝、藻等渔业资源显著减少。
2. 小兴安岭北坡的沾河和库尔滨河流域湿地大、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和西部,纬度高、气温低、湿度大、沼泽分布广而集中,为我国主要沼泽区之一。
本区泥炭沼泽占全区面积的一半以上。
小兴安岭北坡山幅宽阔,呈低山丘陵地貌,属寒温带气候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湿热,寒冻作用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冻土沼泽化是高寒地区沼泽发育的特有形式,沾河和库尔滨河湿地保护示范点区的海拨400--500米,为玄武岩台地,其上宽谷、坳沟和河滩发育湖泊和洼地较多,因而沼泽面积大,沼泽中植被以丛桦和各类苔草为主,分布在一些河流漫滩上,以地下水和河水补给,大部分有泥炭积累,河流是溯河回归性大麻哈鱼产卵场,也是我国鲑科泠水性鱼类的栖息繁殖水域,具有保护山区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和珍稀泠水性鱼类资源的示范意义。
3. 呼伦贝尔草原达襄湖(呼伦湖)湿地达襄湖位于较为干旱的内蒙古草原上,湖区面积根据枯、涨水期,可以由11.5万公顷到23.2万公顷,入湖河流有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和呼伦河等,沿河都有宽阔的漫滩沼地,在宽阔的河漫滩上有许多废河道,牛轭湖和沼泽湿地。
此外,达襄湖局部湖滨也有一些低湿滩地,河谷漫滩和湖滨湿地鱼类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鱼类4目6科26种,蒙古红、哲罗鱼、东北雅罗鱼、黑斑狗鱼、鲇鱼和其它多种鲤科鱼类,湖区植被也很茂密,沼泽植被的建群植被有塔头苔草、修氏苔草、芦苇、三棱草等,由于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水禽类提供了饵料,因此达襄湖湿地是鹤类及水栖类(鸥类、鸭类、鹭类)优良的繁衍及迁徒停息地,湖区共有鹤类5种,占世界鹤类的35%,是全国鹤类的55.6%,在湖周沼泽湿地上,除了大型的涉禽及游禽外,小型的滨水鸟类也十分丰富,达襄湖及其附属水体中鱼虾资源丰富,秀丽白虾年均产量达100吨以上,该区是重要渔业水域。
保护本区湿地的渔业生态系统,对珍禽的保护以及调节全球气候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青海湖面积约45.8万公顷,位于青海省境内,湖周依次为湖滨平原、沼泽草甸、山地草甸。
本湖区有鱼类6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3种,其中鱼类种类主要为湟鱼等,为本区特有种,两栖类有高山蛙、西藏蟾蜍。
青海湖主要有布哈河、巴哈乌兰河、沙柳河、干子河、哈尔盖河、黑马河和倒淌河七条河流入。
该区湖滨沼泽草甸地带植物生长茂盛,水禽夏季较集中,尤以湖中的海西皮(鸟岛)为多,主要以湖中鱼类为食。
青海湖渔业资源由于环境恶化和酷渔滥捕,资源量急剧下降,急待保护。
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包括黄河上游的黑河和白河流域,现属四川省阿坝族自治洲若尔盖和红原两县,全区沼泽面积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若尔盖高原为一完整的山原,平均海拨高程3400米以上,河谷开阔,泥炭沼泽发育好,特别是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泥炭层厚,沼泽率多达20--30%,以富营养的草本泥炭沼泽为主。
若尔盖湿地,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县的江错湖、错拉湖、夏曼北部等地的湖滨一带,湖滨洼地沼泽是由木里苔草--眼子菜、毛果苔草--眼子菜、蒿草--木里苔草沼泽体联合而成的复合沼泽,沼泽地中有大量的鱼类等水生动、植物资源,很多是高原特有种类,本区沼泽不宜于改为耕地,当地群众多把这类沼泽作为牲畜的冬青牧场和接羔育幼草场。
博期腾湖是中国内陆干旱区最大的淡水湖,在该湖的西南部开都河流入和孔雀河流出的小湖群区,以及该湖西北部黄水流入的地方,湖区鱼类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很多是本区特有品种,该湿地发育了大片芦苇沼泽,总面积约69余万亩,前时由于容纳上游农田灌溉排水,沼泽有扩大趋势。
本区气候特点为,气温高、日温差大、积温多、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在迁当的水分条件配合下,芦苇生长特别旺盛,植株高、产量多,但近年来由于开都河中下游大力开荒,发展种植,引水灌溉,使入水湖区的河水大量减少,加上放牧牲畜践踏,小湖区的芦苇严重退化,一些地段杂草丛生,已演替为沼泽化草甸,芦苇和鱼类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本区应以研究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保护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为主。
1. 湖南洞庭湖湖滨湿地湖南的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面积约有27万公顷,湖岸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湖泊中和沼泽中鱼、虾、贝、藻等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 114 种,很多是经济鱼类,是我国长江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场与育肥场,也是国内著名的产苇区。
洞庭湖是一个交替湖,南面有湘、资、源、沣等河流汇入,北面连通长江,水量丰富,一年中水位有涨有落,变幅较大,广大湖滩呈现干湿交替变化。
洞庭湖地处亚热带,年均温高,充足的热量,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相结合,湖滩生长着茂密的芦苇,60年代以来对芦苇沼泽进行人工管理,芦苇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迅速提高,成为当地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湖中有各种水生动、植物,饵料生物、鱼虾、昆虫等资源十分丰富,为鸟类特别是冬候鸟的觅食、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该湖区也是长江白鳍豚活动较多的水域,该湖区渔业(水生生物)资源变化对长江的渔业资源有很重要的影响,应作为重点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区。
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区水面目前仍在收缩,对湖内乃至长江的渔业资源都不同程度的产生了影响,有必要针对四大家鱼产卵、育苗场的特点,对渔业生态环境加以重点保护。
2.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河流汇入湖内,湖区面积随水位变化而变化,当湖口最高水位达21.69m时,湖体面积约为32万公顷,而水位为5.9m时,湖体面积约为1.5 万公顷,洪、枯水期湖体面积相差很大,形成大量河滩和浅的滩涂湿地。
鄱阳湖湿地鱼、虾、贝、藻等渔业生物资源丰富,有鱼类122种,分属于21科,多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资源,也是我国长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场与育肥场,而且也偶见长江白鳍豚的活动。
该地区丰富的渔业(水生)动、植物资源,为水禽的栖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其成为重要水禽越冬场,种类上包括世界上95% 的白鹤,世界上60% 的白枕鹤,世界上50% 的天鹅,同时该湖区渔业(水生生物)资源变化对长江的渔业资源有很重要的影响,应作为重点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区。
.该类型湿地按照海区来划分,可以划为渤海区、黄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海岸和河口滩涂的总面积(不包括基岩潮间带)若以理论基准面以浅的海岸滩涂计,超过196 万公顷,其中渤海占27% ,大约53.1万公顷,黄海占29% ,大约57万公顷,东海占26%,大约51.1万公顷,南海占18% ,大约35.4万公顷。
渤海区滩涂湿地面积约53.1万公顷,约占全国滩涂湿地面积的27% ,根据海湾的情况可分为辽东湾滩涂、渤海湾滩涂和莱州湾滩涂。
辽东湾滩涂湿地面积约12.7万公顷,渤海湾滩涂湿地面积约14.7万公顷,莱州湾滩涂湿地面积约25.7万公顷。
黄海区滩涂湿地面积约57万公顷,约占全国滩涂湿地面积的29% ,根据海区的情况可分为北黄海区和南黄海区,北黄海区包括胶东半岛南北岸、辽东半岛东侧及庙岛列岛周围滩涂,面积约16.5万公顷,南黄海区包括江苏省沿岸滩涂,面积约39.5万公顷。
东海区滩涂湿地面积约51.1万公顷,约占全国滩涂湿地面积的26% ,根据海区的情况可分为长江口附近地区和东海西岸海区,长江口区只包括上海市沿海滩涂,面积约8-9 万公顷,东海西岸海区包括浙江、福建两省沿岸滩涂,面积约43万公顷。
南海区滩涂湿地面积约35.4万公顷,约占全国滩涂湿地面积的18% ,根据情况可分为南海北岸区和南海诸岛区,南海北岸区包括广东、广西两省沿海滩涂,面积约33.4万公顷,南海诸岛区包括海南岛及其周围的东沙、西沙、南沙、中沙及南沙诸群岛附近区域沿岸滩涂,面积约超过2万公顷。
1. 辽宁盘锦湿地盘锦地区芦苇沼泽区位于渤海北岸,湿地面积约22.3万公顷,其中滩涂约6.7 万公顷,水库、坑塘和河流等水面面积约7.4 万公顷,苇塘等约8.2 万公顷。
西起大凌河,东至辽河下游入口,中间有双台子河、绕阳河、盘锦河、西沙河等河流冲击形成复合三角洲。
本区鱼类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45种鱼类,多为经济鱼类,有较大渔业价值,有鲫、鲻、鲈、鲢等,多栖息于芦苇沼泽的湿地和河流中,以沼泽地为产卵育肥场所,随着本区农业开垦,芦苇面积现在比建国初期大为减少,鱼、虾、贝、藻类等渔业生物资源也受到损害,目前芦苇尚有约5.4 万公顷,产量较高,是附近造纸厂的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