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培训课件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培训课件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3
A 开放气道(Airway)
仰头举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
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 使头部向后仰。
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 颏骨处,向上抬颏,使舌 离开咽喉部,气道开放。
3/2/2021
此手法可导致颈部后仰, 无颈部创伤使用。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4
A 开放气道(Airway)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2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规范动作(五要素) 按压部位 正确手势 按压姿势 按压深度 按压频率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3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
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0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1
A 开放气道(Airway)
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 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 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 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 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 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 起。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4
乳头连线法 (2010)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5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概述
心肺复苏术是指对于早期心脏呼吸停止的 病人,通过采取人工呼吸,人工循环,电 除颤等方法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心跳和自主 呼吸的一种急救技术。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
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1974---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制定了心肺复 苏指南;开始面向公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1980---ACLS指南第一次制定
错误
正确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6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7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支点,垂 直向下用力,借助上 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
3/2/2021
检查、清除气道内异 物:
见到异物才清理
不能盲目!
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应取 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 同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 和呕吐物。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2
舌根和会厌阻塞气道
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后坠阻塞 咽喉部,同时可能存在的分泌物等,产生气道阻塞。
3/2/2021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7
判断脉搏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 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 与颈部胸锁乳突肌 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 中指并拢,置于患 者气管正中部位, 男性可先触及喉结 然后向一旁滑移约 2-3cm,至胸锁乳突 肌内侧缘凹陷处。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复苏的成败在于速度,一般认为心脏骤停后如能在4分 钟内得到BLS(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得到ALS (高级生命支持),复苏的成功率较高。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3
急救成人生存链
早期识别及求救
早期CPR,着重于胸外按压
早期电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4
心肺复苏程序
1.早期识别求救
➢ 判断环境是否危险 ➢ 判断意识 ➢ 判断颈动脉搏动 ➢ 判断呼吸 ➢ 呼救,启动EMS,找到AED ➢ 摆放患者的体位
2.基本生命支持BLS——重点
➢ C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s) ➢ A开放气道(Airway) ➢ B人工呼吸(Breath)
托颌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 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 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 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 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 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 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 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 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 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 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 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1986---儿童BLS、ALS指南制定
1992---成立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筹备委员会
2000---第一次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
2005---修订 2010---修订
持续改进——是硬道理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2
Time is life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8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
童)复苏和电除颤
19
C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8
判断呼吸
通过眼看、面感、耳听,三步骤来完成。 眼看: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有无气流流 出;耳听:有无呼吸音。无反应表示呼吸 停止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9
呼救及启动EMS系统
拔打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
呼叫时一定要指定某人, 并确定该人已 去呼救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0
抢救的体位要求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身体平直,无扭曲。 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11
基本生命支持(BLS)
心肺复苏程序 C——A——B
先进行一轮胸外按 压
按压30次,大约18秒
3/2/2021
3.除颤
3/2/2021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5
意识判断
拍打患者双肩
大声叫: “喂,你怎 么啦?你怎么啦?”
左右耳各叫一次 (距
耳5cm内)
3/2/2021
对婴儿要拍击足跟或 掐捏上臂。
无反应者为无意识。
最新教学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6
判断呼吸、脉搏
判断呼吸、脉搏应同时进行 判断呼吸:有无胸廓起伏等呼吸征象 判断脉搏:触摸同侧颈动脉有无搏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