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一)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A .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
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读图完成下列题。
3.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B .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C .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D .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4.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 .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③—终年高温多雨D .②—湿热的气候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列题。
5.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6.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示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8.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 A .中亚 B .俄罗斯 C .西亚 D .乌克兰9.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 .缓解能源紧缺B .改善水体质量C .促进减排降污D .保证能源安全 读图,完成1—3题。
10.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1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 .河流水量更大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12.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B .土地荒漠化C .水土流失D .地面沉降13.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技术进行研究的是( )①近几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变化②近十几年市区人口分布的变化特点与城市建设分析③市郊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分析④某市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读“我国某一区域资源和能源分布图”,其中实曲线为河流,B为特大城市。
据此回答15.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不可能是( )A.煤炭、石油化工 B.木材加工、太阳能工业C.天然气、钢铁 D.水电、火电16.A处每次截流都选在11月份的主要原因是( )A.丰水期 B.气温适中 C.枯水期 D.旅游旺季17.对该地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以燃煤为主,形成重酸雨区(pH<4.5) B.盆地地形,不易使S02扩散C.因工程建设不当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D.终年多雾,易形成酸雾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8.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19.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增加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如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问题。
2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 过度养殖D.过度开垦2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下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回答1~2题。
22.表中序号代表黄河中游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3.影响③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暴雨多 B.地形崎岖 C.河流众多 D.技术落后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24.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2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甲地全部城市化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地理答题卡一.选择题。
1 - 56 -1011-1516-2021-25二.综合题。
26. 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 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 ;不利影响主要是 。
因此,加强 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
27.下列两幅图分别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示意图”和“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产值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按因果关系推理,把下列A 、B 、C 、D 、E 字母填入图13中相应的空格内。
A. 粮食需求量增加; B. 粮食产量下降; C.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 过度放牧(2)结合左图,从可持续发展着眼,解决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的首要措施是 。
(3)右图显示出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 工业,由此判断形成黄土高原新的水土流失的成因是( )。
A. 轮荒耕作B. 兴修厂房C. 地下开挖矿井D. 露天开矿班级 姓名 考场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密封线座号28.(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
地形 自然带城镇空间特征 甲河以北地区 平原团块状,受自然条件限制小乙河以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
据图分析可知,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 。
。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
29.(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30.下面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及有关资料介绍,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和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丰富,但光热资源不足;南部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缺乏。
由于南部城市和人口多,所以对农产品需求量大。
为满足需求,美国将北部的水引到南部,灌溉农田,发展亚热带水果、蔬菜和粮食的种植。
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南部的需求,而且还向北部输出。
材料二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随着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缺乏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以解决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
(1)为什么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水资源有余,南部水资源缺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3)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美国的北水南调为什么极大地促进了南部区域的农业发展。
(4)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
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