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
一.实验器具与试剂
1.器具
小培养皿、锡箔纸、尖头和平头镊子、剪刀、刀片、吸水纸、移液枪、1枪头、移液器和移液管、量筒(50,100,250,500)、废液瓶、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瓶、真空锅、烘片箱、木筷、石蜡切片机、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2.试剂
100%酒精、100%二甲苯、100%叔丁醇、石蜡块、蒸馏水、多聚甲醛、中性树胶、甲苯胺蓝()染色剂等
二. 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
10×溶液:
(国药或生工)75.95g
24.12H2O(国药)25.07g
24.2H2O (国药) 4.68g
充分溶解后,用(国药)调7.0,定容1000,高压灭菌25,4℃保存。
4%多聚甲醛固定液:
1×100
1 0.5
水浴加热至60-70℃,在通风橱中加入4g多聚甲醛,待溶解后冷却至4℃,加入100µl的10%的浓硫酸调节为7.0。
2.材料准备
⑴固定
取幼嫩的植物材料,将植物组织剪成合适大小的小块,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新配制的4%多聚甲醛固定液的小器皿中,固定液体积视材料多少而定,一般材料少时10材料较多时可放15,小器皿置于冰上。
上面用锡箔纸盖好后扎孔。
抽真空使得材料浸没其中(反复真空和非真空状态,并保固定液不要沸腾),待材料下沉到管底。
具体操作如下:
①放置在冰上的器皿放入真空锅里,盖上锅盖,拧开盖上螺旋,拧紧侧面螺旋,打开开关当压力表上显示到0.2时可计时10分钟。
②关上锅盖螺旋,拧松侧面螺旋,外面空气会进入真空锅内,当内外压力相等时计时10分钟。
③再重复步骤①,换一次新的固定液,4℃过夜固定,但不要超过16h。
(2)漂洗
用1×缓冲液(7.0)漂洗组织块2次,每次4℃放置30。
注意容易结晶可75℃水浴加热。
(3) 脱水
在翻转下进行梯度乙醇和叔丁醇脱水:30%、40%、50%、60%、70%乙醇(此步可保存可过夜)、10%叔丁醇+20%水+70%乙醇、20%叔丁醇+10%水+70%乙醇、30%叔丁醇+70%乙醇、50%叔丁醇+50乙醇、70%叔丁醇+30%乙醇、90%叔丁醇+10%乙醇、100%叔丁醇(2次),30次。
补充:若没有叔丁醇,可替换一下步骤进行30%、40%、50%、60%、70%、80%、95%、100%乙醇,然后1/4二甲苯+3/4乙醇、1/2二甲苯+1/2乙醇、3/4二甲苯+1/4乙醇、100%二甲苯(2次),每步均30 。
(4) 浸蜡
用刀片将石蜡块切成碎末,逐步加入到上述最后一步的材料中大约是1/4的量,37℃烘箱过夜;继续加石蜡,同时放入到42℃,待石蜡不继续熔化时放入到60℃烘箱中,等待全部融化后,将叔丁醇和石蜡的混合物换成纯蜡,每天上午下午(9点)各换纯蜡一次,持续3天。
(5) 包埋
最后将材料包埋备用。
在切片前将包埋块4℃冰箱中保存,可保存至少一年。
3.组织切片
⑴切片
将包埋的材料用切片机进行组织学切片,切成8μm厚度的连续的薄片,用刀片把蜡片切成合适的长度(能放在载玻片上即可)。
⑵展片和烘片
转入42℃的水中展片2-3,用氨基载玻片将其捞出,放置于42℃过夜烘片(烘过的片子可以再放干燥剂的条件下保存数周。
⑶脱蜡
将烘过的片子浸没在100%的二甲苯脱蜡两次,每次15;
⑷复水
梯度乙醇复水:100%、95%、85%、70%、60%、30%、水两次,每步3。
⑸染色
0.05% (甲苯胺蓝)染色37℃,30 。
染色时间不要太久,中间可以拿出来看一下。
然后把片子置于一个盛水的容器中,把片子浸入再提出,不要直接用水冲,直至水变清,拿出晾干。
二甲苯:无水乙醇=1:1 10 s 。
100%二甲苯2, 2次。
滴上1—2滴中性树胶(加拿大树胶)后盖上盖玻片(不要有气泡)。
⑹镜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