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文体分类复习
(完整版)现代文阅读文体分类复习
2)侧面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 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二、人物形象:总括特征+具体事例。 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去把握: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 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 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 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 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情节的作用:
• 1(与整个故事情节的关系看:)起线索作业或推 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照应前文,为后面的情节发 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 2(与人物的关系看:)刻画了人物……形象,或 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 环境。
• 3(与主题的关系看:)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 题等。
• 4(表达效果上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人物: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 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作品 的一、主塑题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 节描写。
• 哲理性散文、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历史性 散文、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散文,都是作者主观记录的某 些过程。因此阅读散文,无论它是记事、记人、 写景、写物,我们都要找寻那个与“我”的思想 情感发生碰撞的所在。
散文类
哲理性散文:含有深刻的思想哲理为鲜明
特征的一类散文 • 阅读关键深刻的思想是如何生发的
• 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
历史性散文:是指以历史人物或历史
事件为题材的一类散文。
• 阅读的关键是找寻历史和现实的链接点, 写古通常是为了写今 。
• 所写的历史人物有何性格?所写的历史事 件或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有何特点?它和 当今的现实有何相似点和相异处?这些问 题往往是命题者设计题目的“辐射源”。
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多起到叙 述人和见证人的作用,像《孔乙己》《祝福》中的“我”; ③(与主题的关系看)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显主旨的作用,像 《祝福》中的柳妈、四婶等人物共同营造了鲁镇这个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的害人文化氛围,她们对祥林嫂的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赏评价 E
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复习要领
• 把握文体特征,熟悉创作规律 • 了解典型题例,掌握答题方法 • 学会审清题干,判断答题方向 • 提高文学修养,保证答题质量
一、把握文体特征,熟悉创作规律
• 散文: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征是,散文 是主观地记录作者所经历或体验的某些过程。 (散文中“我”的存在)
4、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 常见结构模式:
一是“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 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 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二是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 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小说 类
• 三要素是阅读小说的关键武器:人物、情 节、环境。
• 当然更不能忘记小说的主旨。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 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
间。 3、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有: (1)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
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 “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2)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 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 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 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3)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 (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 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解密现代文阅读 题答题技巧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阅读 一般社会 科学类、 自然科学 类文章和 文学作品
分析综合 C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4)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 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 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5)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 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 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 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 是就一事生发,还是就一物一景生发?是 就历史生发,还是就现实生发?是对个人 生活的感悟,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当 然也有可能是直接阐发对某对象的认识 。
• 利用象征、托物言志、类比、比喻、双关、 婉曲等多种表达技巧,
• 实中之“虚”发掘出来。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写景写物为基
本内容的散文。
• 3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
主题的作用。如《祝福》,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就是由 祥林嫂这个形象来完成的。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看源自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如《范进中举》中
的胡屠户; ②(与情节的关系看)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有时可能是贯穿
• 这一类文章往往通过写人、叙事、写景来表 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写人:把握所写人物的形象特征 • 叙事:叙什么事,一件事或几件事 • 写景咏物:景、物的特点,画面的基调如何 • 关注记叙性散文中抒情、议论的文句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主要 特点。
•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情 感的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