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XXXX县XXXX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1.2 建设性质新建1.3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XXXX县XXXX发展有限公司1.4 建设地址XXXX县XXXX镇友谊村1.5 建设期限2014年4月起至2014年6月。

1.6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根据XXXX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XXXX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肉牛养殖现状和现有资源、技术条件状况,项目拟通过建设多个肉牛养殖自繁自育专业村、肉牛育肥场(大户)、1个现代化肉牛育肥示范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饲养XXXX牛1300头,年繁育出栏商品XXXX牛XXXX头。

1.7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XXXX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00万元,申请贷款100万元。

1.8 效益分析- 1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商品优质肉牛XXXX头,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利润2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做大做强XXXX 县的肉牛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将作出积极贡献。

项目选题方向正确,建设规模合理,建设路线可行,产业开发方案思路清晰,产品市场前景看好,重点突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并重,可行性强,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导向。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县域经济发展概况XXXX县地处长江三峡、XXXX河风景名胜区和奉节-XXXX-巫山“金三角”旅游区腹心地带,是经国家批准的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又是三峡库区移民县和国家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

直辖以来XXXX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最近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4%。

“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3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3%。

三次产业结构为23:35:42,二产业首次领先一产业;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8.2%;地方财政总收入2.0亿元,- 2 -年均增长3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0.3亿元,年增长5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年均分别增长11.8%、13.6%。

为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布局、产业选择方面,XXXX本着让城市美得自然,正努力开拓一条兼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主要发展绿色产业,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和旅游胜地。

XXXX野生植物1XXXX多种,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7个。

在发展工业方面,XXXX 正探索把水电资源和矿产品相结合,实行矿电联营,发展循环经济。

水利能源现已发展成为XXXX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2.1 项目背景“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

其中,肉牛养殖是国家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重点发展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符合国家农业政策。

配合我国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增产饲料的潜力巨大,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

肉牛产业在我县是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宜产业经营、增值环节较多的产业,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XXXX县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XXXX县委、县人民政府已经将畜牧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支柱- 3 -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打造和培育,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实施养殖场(大户)贷款贴息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并配套了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水、电供应等优惠政策,以不断培育壮大肉牛原料基地,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但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加速、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土地整合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农村常住人口急剧减少,从事肉牛养殖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民间肉牛养殖量饲养比例大幅下降,架子牛源萎缩,难以支撑肉牛育肥规模养殖场持续发展。

据测算,XXXX县农村每户农户平均约饲养繁殖,2010年每户约饲养繁殖母牛0.5头。

据中国牛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正在发生全国性的“牛荒”现象,且程度越来越深。

因此,为了保障架子牛源的供给,急需在农村建立肉牛养殖自繁自育示范;为了保障逐年上升的牛肉市场需求量,急需扩大肉牛规模养殖比重,弥补民间养殖量萎缩造成的缺口。

基于上述分析,建设XXXX牛养殖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项目建设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把发展XXXX县肉牛产业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以保护农村群众牛养殖积极性为根本,提高农村饲养繁殖母牛的比较效益;以建立架子牛繁育农户与肉牛规模养殖场合理的利益关系为纽带,保障肉牛规模养殖场架子牛源供给,提高肉牛育肥效益;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支撑,努力推进我县肉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肉牛产业- 4 -化发展经验,提高肉牛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资源,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主要靠种草养畜以积肥,种草做绿肥,种草留根瘤肥田。

农作物秸杆需要通过养殖业加以利用,以过腹还田的形式,增加土壤肥力,这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而且还可减轻由于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大气的污染,进而保证种植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XXXX镇有大量的包谷秆、青草等农副产品以及青绿饲料,为发展肉牛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农区发展育肥牛业可收获多重效益,对保护林木草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2 是提高养牛水平,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XXXX县XXXX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及扎实的养牛基础,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本地肉牛品种改良、秸秆养殖、快速育肥和防疫灭病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肉牛养殖业的水平,把肉牛养殖列为支柱产业,使养牛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肉牛养殖自繁自育专业示范村,建设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通过村(场)的示范,可带动民间部分群众增加繁殖母牛和肉牛饲养量,对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5 -2.2.3 是促进肉牛育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在充分利用XXXX镇友谊村区位优势与牛群、玉米、豆类、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化种草养牛,拟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动作机制,进一步扩张良种架子牛繁育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规模,可将XXXX县肉牛养殖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档次,提升和带动项目区肉牛产业链种、养、加、贸等相关行业水平,增加畜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2.2.4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充分利用多渠道扶持资金,引导本地区农村闲置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以农村现有条件进行简单改造,建立起饲养成本较低的家庭牧场,自行育肥出售或育成400KG以上的架子牛,由项目规模养殖场订单收购,可使每户户均增收7000元-11000元。

不仅带动农民以种植和养殖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利用了粮食秸秆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

此外,本项目的建成还可带动草料种植业、牛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促进相关企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渠道拓宽且实现稳步增长。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 XXXX县XXXX镇友谊村具有肉牛养殖所需的良好自然环境条件与丰富的饲草资源XXXX县饲养XXXX牛的历史长达几千年,饲养基础条件和经验积累较为扎实,全县属立体型地形地貌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除- 6 -部分低海拔低洼地带夏季有高温高湿特点外,境内其它地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水资源充裕,为饲养肉牛提供了极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我公司可利用天然荒山荒地种植牧草1000亩,可一年四季为肉牛生产提供丰富的草料资源。

农作物秸杆资源丰富,特别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玉米种植面积广泛。

随着XXXX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高山易地扶贫生态搬迁等项目的顺利实施,可利用的草地、草坡、草场、冬闲田地等草食动物饲养资源相当丰厚,为肉牛饲养所需饲草饲料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2.3.2 具有宠大的牛群资源和较好的冻改基础XXXX县是XXXX市的养牛大县,牛存栏与肉牛出栏量均位居前列,肉牛生产已初具规模。

宠大的繁殖群体是实施大规模冻改的基础条件,具有建设肉牛产业化原料基地的先决条件和核心优势。

2.3.3 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多,组合空间和效应大从项目所在行业、区域来看,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各政策的组合空间和效应大。

例如,本项目可享受国家和XXXX市的肉牛产业扶持政策,XXXX市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肉牛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有县委、县政府、畜牧、财政、发改、农业、扶贫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既能够有力地帮助项目实施主体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吸引外来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企业和产业链竞争力及项目抗风险能力;又能够真正满足各级政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农民就业的需求。

2.3.4 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撑条件- 7 -XXXX县XXXX发展有限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备齐全,而且全县已基本形成繁殖配种、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等肉牛发展的综合性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养殖专业技术知识支撑。

第三章市场分析肉类是重要的民生食品,在全球食品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肉类产品结构中,来自草原的动物蛋白生产则以其自然、安全、生态、绿色的诸多特性,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时尚潮流。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大国之一,肉类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牛羊肉产品贸易量不断增长,专家预测,世界牛羊肉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

随着我国牛羊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由于地理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我国的牛羊肉产品在国际肉产品市场上具有潜在出口比较优势,许多牛羊肉进口国已看好中国的牛羊肉产品,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逐年增加从中国进口牛羊肉产品的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