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图书馆馆长的一封信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地位与实力的象征,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著名大学成功的背后都有图书馆在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我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特别是新建的大学城图书馆更是一个标志。
图书馆不仅建筑宏伟,服务也颇为周到,里面的设计也十分人性化。
为我们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不少学生都对它称赞不已。
我们相信,我校图书馆也能带着我校师生走向成功。
然而,在我们信心满满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我校老校区图书馆存在着一些问题。
作为图书馆的志愿者,我们听到了许多同学们对于图书馆现状的抱怨的声音。
说实话,某种程度上,我们能理解校方的立场;但是另一方面,作为老校区的学生,我们也很羡慕大学城校区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好条件。
因此,我们整理了一些同学们的意见的,针对我们老校区图书馆的现状,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希望馆长能够听听我们老校区同学的心声,并且改善一下我们的阅读环境。
一、老校区图书馆三楼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就是保证其完成大学学业的生命线。
我国著名作家徐志摩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写道“康桥的生活,可以说完全不曾尝着,我知道的只是一个图书馆,几个课室和三两个吃便饭的茶食铺子”。
可见图书馆在徐志摩的大学生活中是占居首要位置。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不仅藏书一流,而且服务也是一流的。
借阅手续方便。
未看完的图书和私人物品可放在书桌上第二天照常来阅读,无人翻动更不会丢失。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员,每个人都是学问渊博,熟悉馆藏,他们敬畏图书、关爱读者,竭尽全力为读者服务。
他们对教师和学生一视同仁,教授与学生享有平等的阅览权、咨询权。
当然不同学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只是希望我们学校图书馆能够越来越好,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1.老校区图书管藏书存放较为不规范
大多数同学通过图书馆系统找到藏书的索书号后,到三楼借书时,总是找不到自己要的书,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三楼里的书摆放很乱,系统里查到的根本就没用。
图书馆缺少一些明确的提示信息来指导学生找书,许多同学常常找了几个小时都不能找到自己的书,我们不知道这是摆放很乱还是规划的不够好,希望图书馆可以改进下。
2.图书馆内设施陈旧,点灯闪烁且噪音大,桌椅太少
●走进图书馆有种进入“古堡”的感觉,里面似乎很久没人来过一样。
首先,很多书
架因为生锈在拿书的时候总是摇摇欲坠的感觉,这样对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
的威胁。
书架上的灰尘也很多,好像很久没人去做过卫生一样。
●馆内的光线也不好,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很多灯泡已经烧了也没人去换,而且有的
灯管也会发出“轰轰”的响声,同学们不能很好的看书。
●风扇有一些不是坏了就是摇摇欲坠的感觉,严重影响师生的借阅环境。
特别是夏天
里面就像是“蒸笼”一样,让人呆不下去!
●里面的看书的桌子和凳子太少了。
其实三楼四楼还是有一块空地的。
四楼也有很多
闲置的桌椅,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或者把老校区图书馆摆放重新设计一下,让想
看书的同学有地方看。
●里面的书有很多书,但是都是很陈旧的,学校有购置新书,但是留给老校区的真的
太少了,所以我们也建议为老校区也多留点书,不能因为这里专业少学生少就忽略
了,这样对老校区的师生太不公平了。
3.里面的服务人员少而不专。
一般图书馆里都会有一个专业服务人员指导师生找书的,我们这没有。
而且工作人员也不够专业,问他们基本都不懂,而且他们的工作态度有待改进。
老校区的图书馆去的人似乎很少,因为在里面没有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所以一个原本是学生十分重要的地方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真的是一大憾事啊!图书馆可以通过改进书的摆放次序,改进馆内的基本设施,加强卫生打扫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来提高图书馆的实力,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图书馆,让他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图书馆五楼工作时间安排不科学
由于图书馆五楼的期刊阅览室的开放时间是在上课期间(每周一到周五8:00-11:45, 14:30-18:00)中午、晚上和周末都没有开放。
很多同学都反映期刊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太少而且集中在上课时间,不方便同学们阅读和查资料;再加上期刊不能够外借,这使得同学们就少了很多学习的资源和机会。
所以,在我们这里向图书馆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被采纳:
1.对于开放时间的问题。
我们认为五楼阅览室可以增加开放时间,特别是每天中午和晚上,还有周末的时间。
这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和查阅资料。
让那些文献得到真真正正的利用价值,而不是摆在那而已。
2.关于解决图书馆人员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学生勤工俭学政策
针对图书馆三楼和五楼的一些情况,必将导致学校工作人员不足,希望图书馆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一些政策,把一些工作提供给学校的贫困且优秀的学生,设置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
据我了解,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就是把许多岗位留给了贫困大学生。
利用学生去管理学生的办法。
老师把工作交给一位同学让他去安排人员和监督其他同学的工作状况,老师只需询问管理的同学即可。
我们也可以借鉴北京科技大学的办法,通过选拔培训志愿者,然后通过考核上岗。
安排同学到三楼五楼帮忙。
这样不仅解决了学校的用工问题,也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可以帮助贫困的学生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而且大学生普遍相对素质高,态度认真;而我校也有开“文献检索”这门课程,能让同学们学以致用;也因为同学是本校的,对本校的情况也更加熟悉,而学校也能很好的管理他们;并且这项措施与我校的“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主旨不谋而合。
三、希望老校区也能有一些外校名师和学者来作讲座
讲座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视野,拓宽同学们的思维,促进同学们的智商和情商的发展。
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视频讲座和现场讲座。
关于现场讲座,也许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大学城校区有许多外校请来的老师和学者作讲座,给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但老校区却十分少,甚至就没有。
很多老校区的同学们都向我们提出:“为什么我们那些请来的外校老师和学者都不来我们老校区啊?”我们只能逃避。
大学本就是百家争鸣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就是为了听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虽然老校区也有许多本校优秀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讲座,但老校区的同学也十分渴望能和大学城的同学一样,能听到校外老师和学者的声音,倾听重师之外的声音,并且透过老师的讲座来更好的了解校外的人所关注的东西。
所以,老校区的所有师生恳请图书馆的领导能克服困难,让老校区也能听到校外优秀的老师和学者来老校区作讲座。
四、希望图书馆能在老校区能多举办一些活动
大学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地方,在大学不仅要把学业搞好,也应该把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上去,而学校也为我们准备了许多丰富的比赛和活动。
我们重师的图书馆也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书友见面会等,同学们反应都十分好。
同学们通过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也可以通过比赛认识许多朋友,听到不同的声音。
可是老校区的同学却不能和大学城的同学一起分享,这应该是一个缺憾吧!老校区的同学希望能有更多的平台去展现自己,提升自己。
所以也希望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比赛和活动能让老校区的同学也加入进
来。
比如:1.演讲比赛可以在老校区也设一个分赛场,选拔一些优秀的同学去大学城,和大学城的同学一起同场竞技。
2.在老校区这也举办书友见面会等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信息中心、咨询中心,是学术研究与学术愿景成功的保证,是塑造、培育健康人格的摇篮,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加速器,是新理念与新技术的诞生地,是全体师生人生旅途上的良师益友。
图书馆净化你的心灵,拨正你的人生坐标,帮助你克服人生旅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走向成功之路。
全体师生从心底里认同图书馆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所以我们正是以主人翁的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望您能采纳。
当然里面可能有很多不当之处望您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