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建议书

图书馆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图书馆建议书篇一:图书馆建议书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读书情况的调查,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改善在校大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我校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学校的发展,及学生建设有所帮助。

1.为了更好的营造校园的读书环境,增强读书气氛,学校可以组织班级成立文化沙龙,读书兴趣小组,读书心得交流会,来调动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

另外,加强学校读书协会的宣传力度,让班级的的读书小组加入到读书协会中,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2.针对西校区的不便利条件,和多数同学的需求,在西校区可成立一个读书阅览室或读书角。

4.在校园明星评比中增加读书之星,社荣誉奖项,鼓励学生读书。

5.举办读书月的活动,安排固定的时间,集中学生读书。

6.对图书馆的建议。

1.影响图书借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周末闭馆,一次性借阅的图书太少,图书的种类有欠缺,分类不明确。

2.图书馆的座位不足,图书馆的环境有待提高。

(1)建议图书馆提早开馆时间、延后闭馆时间,最好在周三下午和周六日都能借阅图书。

(2)建议图书馆增加图书数量和种类,多增加些人文类和适应大学生现状的书籍。

常购进新书。

(3)建议在图书分类上更加明确。

建议保持图书馆良好的读书环境,对占座、大声说话和情侣等有所要求。

(4)建议增加图书一次借阅数量,增加阅览室座位。

(5)建议图书馆完善查书器,丰富网络电子书目。

篇二: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学生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问卷调查情况反馈汇总一、关于图书1.书太旧,更新时间太慢2.种类少,适应面窄3.专业性书籍少,已有专业性书籍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学习需求4.新增些时事书籍、时事报刊、周刊、娱乐性书籍、适合大学生的书籍,如世界名著5.淘汰一些过时的书籍,例如初高中辅导书等6.专门设置一个区域放置热门书籍和推荐书籍7.书籍摆放太乱,分类不够明确,分类不够细二、关于图书馆管理1.早开门,迟关门,延长开放时间,特别是课余时间,如:中午、晚上、周六、周日2.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请他们按时上下班并保持安静3.增设管理秩序的人员4.延长借书时间,新书归还时间应短于旧书时间,以便增强其传阅性5.应当加强超时还书的惩罚6.以小黑板的形式推荐新书,另设一个供学生推荐的小黑板三、关于图书馆的建设1.图书馆太小2.应允许同学带自己的书进馆内,条件允许的话可特设一自习区3.图书馆座位少,光线太暗,冬天在里面看书很冷4.书柜太高5.应经常打扫卫生,书上灰尘多,旧书味太浓6.增设饮水机7.多增几个垃圾筒8.馆内环境单调,可摆放些花草,可简单装饰9.增设触屏电脑,便于学生查阅书籍10.开放电子阅览室篇三:图书馆项目建议书图书馆项目建议书——华北科技学院冯冰玉工程(造)b09220XX0503443020XX年5月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第四章项目建设责任第五章项目具体理论设计第六章项目建设条件第七章环境保护第八章劳动安全第九章项目管理与进度安排第十章结尾第一章概述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建设工程2、项目单位:华北科技学院3、建设规模:4000平方米5、建设地址: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后侧6、建设期限:本项目周期为12个月,自20XX年5月编制报告之日起至20XX年5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二、学校概况分析(一)学校简介华北科技学院始建于1984年,华北科技学院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中央部属高校,其华北科技学院前身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XX年初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

学校目前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及相关专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已经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安全培训、函授教育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

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学院地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京,位于北京东部。

距天安门35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北京市811,812,818(原930)路公共汽车直达学院(约1小时以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信便捷。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6551平方米。

1993年学校改制后,更名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98年底,吸收合并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20XX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定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新馆位于学校教学区致远楼东侧,20XX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新馆建筑面积25900平方米,阅览座位2200多个,采用“三同一大”(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大开间)建筑模式,外部环境幽雅、内部功能齐全,是一个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开放式、现代化的智能图书馆。

图书馆设有社会科学阅览书库、自然科学阅览书库、版本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采用藏、借、阅一体化开放模式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

在整体功能上更加人性化,设有读者休息区,为读者提供图书、复印、饮食等方面服务;各阅览室均有室外阳台,供读者临时休息;多媒体培训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研究室、会议室等设施扩展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活动中心。

图书馆1999年起就引进了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并不断升级,现用版本为gdlisxp,文献阅览、借还、查询、信息检索等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新馆门禁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电话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设施齐备,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智能化特征。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以丰富的信息资源、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师生营造美好的知识殿堂。

2、硬件设施:该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化、多功能的教楼、图书馆,设备先进实验大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网络教育中心,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质优价廉、品种繁多、风味齐全的学生食堂,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高校教育注重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针对市场办学,广泛联系企业,加强就业指导,实现高就业率。

近几年内,高校教育更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企业也更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而高校的图书馆无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容之一。

二、从学生来看,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华北科技学院在扩招的同时,出现了现有图书馆不能满足于本校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的现象,学校图书馆亦日益面临着生产赶不上内需之窘境。

从教师来看,现有图书馆不论资源和规模都不能满足于现代教学的要求,各种学术资料不完备。

从学校来说,由于原有图书馆的现有规模有限,更换设施经济效益不大,现有图书馆不能满足于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要求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图书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三、现代教育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现代教育的主要培养场所往往都在高校。

而高校的硬件设施的建设无疑是高校吸纳生源的杀手锏,而华北科技学院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综合大学,在硬件上的投入无疑成为高校竞争中获取优势的有力资源,在原有图书馆的基础上,新建图书馆不但可以提升化院的硬件设施的竞争力,而且对学校形成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有着积极的影响。

有力的提升了华北科技学院的学校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四、推进科技文献信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适应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利用数字化技术逐步实现与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各种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的对接,共同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兴建新的图书馆可以推动各地信息机构的改革,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撑和服务。

五、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篇四:图书馆项目建议书图书馆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和实施进度第四章项目建设责任第五章项目具体理论设计第六章结尾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2、项目法人:******3、法人代表:****4、建设规模:***平方米5、建设地址:******图书馆后侧6、建设期限:待定。

二、学校概况分析(一)学校简介*****校于***年,地处****名城---**市,坐落在**山下,**畔。

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

学院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

四十八年来,培养了数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连续多年荣获国家、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各种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迎接国家教育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为契机,狠抓学科专业建设。

在强化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拓宽高新学科的基础上,继续优先发展优势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努力建好交叉学科,使学科专业建设既保持原来的特色,又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院的科研实力稳步提高,通过技术进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已成为科研的鲜明特色。

目前,-些科研项目已达到世界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

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化工生产带压补漏、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办学人为本,育人德为先。

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时间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践,激励着师生们开拓进取。

多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和省外语统考、计算机等级测试、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研究生升学考试中,成绩一直位居省属院校的前列。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其中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学院主动谋划,抢抓机遇。

通过上级支持、社会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近3亿元,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截至20XX年底,学院总占地面积较五年前增加了42%,建筑面积增加了73%,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87%。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

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回首既往,学院积累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治学经验;展望未来,学院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用改革和发展的实绩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二)学校资源:3、硬件设施:该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