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船舶电站自动化基础知识
第七章 船舶电站自动化基础知识
2.过载保护
• 是指发电机输出的功率或电流超过额定值 • 长时间过载运行后果:发电机组过热,绝缘老化,以及原动机使 用寿命缩短和零部件损坏等。 • 发电机本身能承担一定的过载电流:1.1倍额定电流为2h;1.25 倍30min;1.35倍5min.所以过载保护应有适当的延时时间。 • 对无自动分级卸载装置的发动机,过载保护动作电流可整定为发 电机额定电流的125%~135%,延时15~20秒。 • 解决发电机过载两种办法:增机并网和分级卸载保护 • 分级卸载:把用电设备按其重要性分成级别组,分级分时卸载。 一般为一级或两级。在采用二级卸载时,先卸一级(次要负载) 再卸二级。 • 分级卸载的时限应比过载保护延时短,对有分级卸载装置的发动 机,过载保护动作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0%,延时10~20秒。而 一级卸载可按功率原则整定在100~125%额定功率,或按电流原 则可整定在100~110%额定电流,延时7~12秒卸载。
三、逆功保护
• 发电机变成电动机从电网上吸收有功功率 • 危害:另一台发电机过载,严重时跳闸 。 原动机转速升高,甚至超速,损害原动机。 • 逆功保护装置通过继电器把故障机组从电网上切 除。但在并车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逆功现象, 此时不应该跳闸。 • 当柴油机作为原动机时,其逆功保护整定值为15 %的额定功率,延时1~3秒。
• 一、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及特性
• 双脉冲调速器接受两个信号:发电机的转速之差和发 电机的有功功率之差。 • 这种调速系统由于功差能参入原动机油门的控制,会 降低调速过程中转速的波动范围,提高调速性能,调 节过程结束能实现转速偏差和有功功率之差均为零。
二、并联运行机组的频率调节和有功功率的分配
• • • • 频率的调节与有功功率的分配与调速器的调速特性有关 调速器的调速特性分为有差特性和无差特性。 单机运行可采用无差调速特性 并机运行时,若两台均为无差,有功功率无法确定,很容易出现一台机 组过载,另一台空载,不稳定;若一台为无差,另一台为有差,有功功 率的变化只能由具有无差调速特性的机组来承担;实际应用并联机组均 为有差调速特性 •调差系数 KD= - ∆f/∆pr ∆P1 = ∆pr ∙KD /KC1 ∆P2 = ∆pr ∙KD /KC2 结论:1)发电机组间有功功率 分配与调差系数KC成反比,KC越 小,功率分配量越大 2)并联运行是稳定的,但频率 是变化的。 若KC1 = KC2 = KC 则 KD= KC /2 ∆P1 = ∆P2 = ∆pr /2
三、发电机间无功功率的自动分配
1.电压调差特性
• 电压调差特性:单台发电机端电压随 无功电流变化的过程 • 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的分配取决于发 电机的电压调差特性 • 调差系数:δ=-△Uo/ △IQ δ =0,无差特性。 δ≠0,有差特性 ,水平 线 δ>0,正调差特性,向下倾斜; δ <0,负调差特性,向上倾斜。
一、过电流保护(短路和过载)
1.短路保护
• 属于发电机运行中的故障状态(产生巨大电流)。 • 它是不同相的导体直接碰在一起,有单相短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 路,90%以上是三相短路(三相四线制)。 • 主要原因是绝缘老化、绝缘被机械损伤及误操作等。 • 发动机外部容易产生短路故障。
•选择性脱扣: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 应使离开短路点最近的自动开关中 的过电流脱扣器动作。 •外部短路保护要求:短路延时保护 的动作电流为3~ 5倍的发电机额定 电流,动作时限整定为0.2 ~0.6秒; 短路瞬时保护动作的电流整定为5~ 10倍发电机额定电流,瞬时动作使 发电机跳闸。
2.电磁相加的相复励
BF为实现复励用的三绕组变压 器:电压绕组W1和电流绕组 W3构成原边绕组,W2为输出 绕组。 QC为起压用的谐振电容 C0 R0为整流电路的阻容保护
励磁系统有两个回路:电压回 路通过移相电抗器Xk、电压绕 组W1来反映发电机电压,以 实现自励,建立发电机空载电 压。电流回路(复励)通过电 流互感器W3来反映负载电流 的变化,并与电压回路共同作 用来反映负载功率因数的变化
第五节 船舶电站的综合保护
• 电站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非常运行 时,快速、准确地把故障从 系统中自动脱开,保证非故 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 船舶电站综合保护包括: 电气故障(发电机)、机 械故障(原动机)和自动控 制装置故障的保护 • 发电机故障保护包括: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欠压保护和逆功保护。
指标要求
• 负荷从满载到空载,再从空载到满载,稳态电压变化率 不超过±2.5%,应急发电机±3.5% • 从空载到50%的额定负载(电流),瞬态电压变化率< ±15%,且达到97%额定电压(相差3%)的时间< 1秒
自动电压调节器类型
• 按扰动量(负载电流)进行调节的开环控制系统,习惯 上称相复励系统 • 按电压偏差进行调节的闭环控制系统 • 按电压偏差和负载电流进行调节的复合控制系统,习惯 上称为可控相复励系统
第七章 船舶电站自动化基础知识
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
• • • • • • 发电机组能自动起动及自动停车等 发电机组能自动并车 电压及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重载询问 船舶电站的综合保护
第一节 发电机组的自动起动
一、起动前的准备
• 预热 冷却水管连通 • 预润滑 包括周期性自动预润滑和一次性注入预润滑
LH电流互感器,输出 Ii与负载电流成正比且 同相 Zk移相电抗器,输出 Iu与电网电压成正比, 相位落后90度 Zk为0,不能实现复励, Zk为纯电阻,不能实 现相复励
二、相复励原理
LH电流互感器,输出Ii与负载电流成正比且同相 Zk移相电抗器,输出Iu与电网电压成正比,相位落后90度 Zk为0,不能实现复励, Zk为纯电阻,不能实现相复励
• 自动准同步并车的主要内容
• • • • • 脉动电压(频差电压)的检测 恒定超前角的获得 频差的大小和方向的检测 电压差闭锁环节 自动准同步并车装置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需要调节的原因
• 船舶电站容量小,发电机与用电设备之间影响大 • 机舱用电设备主要是感性负载,负载↑ 无功电流↑电枢 去磁作用↑ U↓(能导致用电设备过热)
一、复励的基本概念
• 自励(直流发电机):需要并激绕组BQ(产生磁场) • 复励:加串激绕组CQ,用负载电流变化(扰动量)补,所以,自励分量和 复励分量必须在交流侧相加 • 相复励类型 电流相加,电磁相加,电势相加 1.电流相加的相补偿
二、自动起动与停止指令的形成
• 增机指令的形成 • 减机指令的形成 • 重载询问
三、发电机组自动起动顺序的选择
第三节 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车
并车基本要求
• 并车过程中冲击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 • 发电机投入电网后能迅速拉入同步
并车操作条件
• 频率条件 频差不超过1% 0.5Hz • 电压条件 电压差小于10% • 相位条件 相位差小于15度
3.均压线(两种连接方法)
• 另一种是在交流侧均压线连接,将各个移相电抗器并 接起来,适用于不同容量的发电机并联运行
第四节 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 频率与转速成正比 f =P∙n/60 • 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系统中有功功率不平衡,即原 动机输出功率与发电机功率不相等 • 对调速器的要求:当突然卸去满负载,或突然加上满 负载的60%稳定后在加上余下的40%,满足:瞬时调 速率不大于10%;稳定调速率不大于5%;稳定时间不 大于7秒。 • 对有功功率分配规定:并联运行的交流发电机,当负 载在总额定功率的20%~100%内变化时,能稳定运行。 各发电机实际承担的有功功率与按发电机总额定功率 分配比例值之差,应不超过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的 ±10%(相同额定功率);最大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 ±10% 和最小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20% (不同额定 功率)
• 分级卸载原理框图
由电源、电压检测、电流检测、鉴幅器和延时电路等组成
二、欠压保护
• 电网电压下降原因:持续性短路故障,或自动电压调 整装置失灵 • 危害:发电机电流增大、过热、绝缘损坏。 电动机转矩下降、转速下降,会发热或堵转。 • 欠压保护任务:从电网上自动脱开或并电时合不上闸, 是通过发电机主开关中的欠压脱扣器实现的 • 发电机欠压保护是发电机外部短路的后备保护 • 有延时的欠压保护的整定值为70~80%额定电压,延 时1.5~3秒跳闸,低于70%额定电压瞬时动作跳闸; 无延时时的欠压保护装置,瞬时动作跳闸的整定值为 40~75%的额定电压
2.并联发电机组无功功率分配
• 均为δ =0,无功功率不能稳定分配 • 均为δ <0 ,发电机组不能稳定运行 • 若一台δ <0 ,另一台 δ =0,则总的无 功功率的变化全由δ =0发电机承担 • 实际应用: 每台均δ>0,且各δ尽量相 等
3.均压线(两种连接方法)
一种是在直流侧(励磁绕组)均压线连接,是将转子的激磁绕组并联起来,适 用于相同容量的发电机并联运行(不同容量需串接电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