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抗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剂
氨甲环酸、抑肽酶 促纤维蛋白生成 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蛇毒血凝酶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安络血 脑垂体后叶素 生长抑素 去甲肾上腺素
安络血
主要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 使断裂的毛细血管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 通透性和脆性,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 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
颅内出血等。可与维生素K并用。
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新凝灵)
促进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
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对消化道出血、眼鼻出血、外科出血等有一定疗
效,但对血小板少和其他凝血因子少引起的出血
凝血酶
凝血机制中的关键酶,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过程 中最后一步,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凝血因子I转变 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促进难溶性交联纤维蛋白多 聚体产生。
凝血酶
是从猪、牛血提取精制而成的无菌冻干粉,同人血中的凝 血酶具有相同作用,局部止血速度快。用于毛细血管、小 血管及实质性脏器局部止血以及凝血机能障碍出血的局部
蛇毒“类凝血酶”
作用机理 血凝酶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 使其脱A肽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 和其多聚体,完成纤维蛋白原 的第一步水解 凝血因子ⅩⅢ 不活化凝血因子ⅩⅢ,不会造 成正常血管内凝血(DIC)
凝血酶
作用机理 凝血酶是凝血瀑布启动后由凝 血酶原活化而成,作用于纤维 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Ⅱ单体 和其多聚体 凝血因子×Ⅲ 同时活化凝血因子ⅩⅢ,纤 维蛋白Ⅱ多聚体在凝血因子 ⅩⅢa作用下相互交联聚合成 难溶性纤维蛋白丝,即完成 纤维蛋白原的第二步水解
可以全身应用和局部 应用
*注:DIC =栓塞+出血
凝血酶只能局部应用, 一旦入血将发生严重 的凝血,导致DIC*
主要止血药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药 名 应 用 注意事项 大中动脉、大静脉出血,必须同时 行外科手术处理;DIC导致出血时慎 用;有血栓病史者禁用 严禁注射;须与出血创面直接接触 才起作用;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 停药 用量过大,可促进血栓形成;对有 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性病史 者禁用或慎用 可治疗和防止多种原因引 起的出血,主要推荐用于 围手术期止血。 局部出血或消化道出血 用于脏器及腺体在纤溶亢 进状态 下的出血
巴 曲 巴西矛头蝮 同上 亭 蛇 速 乐 国产蝰蛇 涓 1.巴曲酶,单一肽链
42K
42K 不
N末端已知
2.FⅩA , 激 活 FⅩ , 可 序 贯 激 活 详 FⅩⅢ
不 详
邦亭
国产白眉蝮 1.类凝血酶 蛇 2.类凝血激酶
35K
N末端已知
蛇毒“类凝血酶”纯度
蛇毒中成份复杂,含有可影响凝血和纤溶 系统的复杂成份。纯度对临床使用安全性 十分重要,分离和提纯工艺一直是瓶颈。 第一代蛇毒血凝酶单肽链类止血药代表是 临床广泛使用的立芷雪,其于90年代初进 入我国,凝血酶纯度只在90%。目前新近上 市的国家一类新药尖吻蝮蛇血凝酶,属于 第二代双肽链蛇毒血凝酶类止血药,纯度 达到了99%以上.
醋酸去氨加 压素
双乙酰氨 乙酸乙二胺
常用止血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
维生素K 氨甲环酸 止血敏 鱼精蛋白 凝血酶原 复合物
相互作用药物
香豆素类
大剂量水杨酸类、硫糖铝、 考来烯胺、放线菌素D等 避孕药或雌激素 右旋糖酐 氨基己酸 胰岛素 抗纤溶药(氨甲环酸)
相互作用结果
产生相互拮抗作用
可影响维生素K疗效 增加血栓形成危险 降低酚磺乙胺的疗效 联合注射可引起中毒 可延长胰岛素作用 增加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
状态,如过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容易促发高凝状态,
继而DIC。因此,应减少氨甲环酸的滥用。
使用药物干预机体出血状态,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4.肝脏疾病患者因凝血因子缺乏或纤维蛋白原缺乏, 手术中除钳夹、结扎以外,因血窦或大量毛细渗血 时,可以在补充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同时给予蛇 毒类血凝酶,达到止血的目的。
扁桃体切除术
甲状腺手术 口腔手术(拔牙等)
妇科手术 (如输卵管造口术、卵巢肿瘤剥除术、
经阴道子宫手术等)
胸外科手术
(如肺癌、食管癌切除术、胸膜剥离术、 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术等)
痔疮切除术 骨科手术
(髋关节置换、骶骨肿瘤)
消化道、肝胆脾胰外科手术
植皮手术
止血药分类及作用机理
抗纤溶药物的作用机制决定 ,此类药物不可避
免地会带来血栓栓塞的风险。抑肽酶就是这类 药物,曾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FDA ) 批准 用于围手术期出血,但因其严重不良反应而退 市。
AMCA 的血栓主要表现在深静脉血栓和 ( 或 ) 肺
栓塞、脑血栓和视网膜栓塞等。
(三)凝血酶类
凝血酶 凝血酶原复合物 蛇毒血凝酶
止血。
凝血酶仅可口服用于胃肠道出血或局部出血处涂布,严禁
注射给药,否则将引起器官、血管栓塞等严重后果。凝血
酶溶液应在临用时现配, 以生理盐水为溶媒;凝血酶的止 血效果与其剂量、浓度成正相关。
凝血酶原复合物
含凝血因子II、VII、IX、X及少量血浆蛋 白;IX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VII参与外源 性凝血过程。
蛇毒“类血凝酶”的药理作用
促进血管破裂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释放一系列凝 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3(PF3),使凝血因子降解 生产纤维蛋白I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 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蛇毒“类血凝酶”的临床应用
可治疗和防止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主要推荐用 于围手术期止血。
蛇毒“类凝血酶”与凝血酶的比较
使用药物干预机体出血状态,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是否有血小板数量的显著降低?这也是围手术期出血 的重要原因,血小板数量过低时,创面渗血是不可避免 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作用于凝血因子的药物如 VitK 无效,此时可使用蛇毒血凝酶同时输入浓缩的血小板。
使用药物干预机体出血状态,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2.大量输入4℃的库存血后,导致机体低温,若不采取
应用: 1.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如乙型血友 病、严重肝病、DIC; 2.逆转抗凝剂诱导的出血; 3.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类血凝酶
蛇毒“类凝血酶”制剂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最广 泛的止血药。蛇毒“类凝血酶”是已在近百种的 蛇毒中发现存在的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只作用于 特定的肽键,对底物专一性较强,可在凝血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结构和功能与人类凝血酶相 似,故称“类凝血酶” (Thrombin like enzyme, TLE),也称蛇毒血凝酶.
结束语
合理使用止血药,不仅需要我们了解止血药 的促凝血作用机理,更需要根据机体的病理 状态有针对性适量使用,同时要了解止血药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临床止血 安全有效。
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富阳市人民医院
徐浩锋
背 景
出血 是外科手术中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止血,能保
证术中视野清晰,防止重要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继 而减少感染发生,并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 术中的输血量。
背 景
药物止血是临床常用的止血手段。目前止血药品种较多,
在许多临床科室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外科,但有些止血药可 因不合理使用而造成血栓形成或DIC状态。
理想的止血药
止血反应限制在损伤局部
保持全身良好的血液循环
背 景
人体内生理性止血机制
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是复杂的“瀑布反应”,由多种凝血因子共同
参与,一个因子依赖另一个因子,组成多蛋白催化复合物来完成。基本 效应是机体内 α -凝血酶及纤维蛋白生成,覆盖于血小板血栓,使损伤
处血液凝结。 血管受损
目前市售的蛇毒血凝酶类止血药,虽然都以蛇毒血凝酶为主 要成份,但蛇毒来源和组份有较大差异。
目前市售蛇毒“类凝血酶”产品组份及氨基酸测序结果
商 品 来 名 苏灵 源 活 性 组 份 分 子 氨基酸序 列 量 29K 全序列测 定 N末端已知
国产尖吻蝮 尖吻蝮蛇血凝酶 , 单一组分的双肽 蛇 链
1.巴曲酶,单一肽链 立 芷 巴西矛头蝮 2.FXA , 激 活 FⅩ , 可 序 贯 激 活 雪 蛇 FⅩⅢ
VK1、VK3、VK4 去氨加压素 重组VII因子、VIII因子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1、促进凝血因子合成释放,从而增 强凝血因子活性药物
维生素K、醋酸去氨加压素等,能促进肝脏合成凝 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或提高它们的活性,或能 促进凝血因子从贮存部位释放,因而加速血液凝 固。主要用于手术前后的预防出血和止血。
垂体后叶素
本品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能直接作 用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 静脉收缩,达到止血效果。
主要用于肺咯血和门脉压增高的上消化道 出血的止血。
生长抑素
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 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 门静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去甲肾上腺素
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 AMCA )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抗纤溶
酶药物。主要用于急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 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器官或腺体出血,但
对癌症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效。
抑肽酶
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防治各种纤维蛋白过度溶解引起的出血和各型胰 腺炎。
效果疗效不佳。
三、作用于凝固过程的止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