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的需求与实施

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的需求与实施

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的需求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2-11-22T17:11:52.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赵桂英[导读] 目的为加强门急诊管理,改善门急诊就医流程及就医环境,探讨门急诊就医流程的需求及优化措施。

赵桂英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徐州 221006)
【摘要】目的为加强门急诊管理,改善门急诊就医流程及就医环境,探讨门急诊就医流程的需求及优化措施。

方法根据门急诊患者要求,制定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措施并组织实施。

结果通过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规范了门急诊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

结论通过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措施的实施,规范了门急诊服务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

病人满意度自原来的92. 8%提高至96%以上,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关键词】门急诊就诊流程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32-02 门急诊是患者步入医院的首要环节,是医院的重要窗口部分,便捷优化的门急诊服务流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力和核心竞争力[1],所以寻求适合“以病人为中心”和医院整体发展需求的门急诊流程和服务模式,是建设现代化和谐医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院门急诊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解决患者看病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门急诊流程问题
1.1 环节较多门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比较复杂,分工过细,环节较多。

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每个环节都需要排队、等待,增加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

1.2 检查等候时间较长门急诊患者很多检查不能及时安排,有的还要预约,尤其是磁共振和彩超检查,患者等待中心情急切。

1.3 导医少,距离远门急诊楼内内标识不清,缺乏导医、分诊指导,患者等候时间较长,再者,医院门诊科室布局不合理,检查室分散,患者做检查一般要走一段路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2 门急诊患者要求
2.1 患者就医心情迫切患者就医的心情都想尽快得到有效治疗,无论门诊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对诊疗过程“快”是第一需求。

2.2 患者各项诊疗工作安排要求高患者要求书写各种医疗文书要规范;各项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要及时准确等等。

2.3 患者要求就医过程的成本要低患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所以节约费用和时间,是患者的愿望和要求。

2.4 患者要求看病容易患者希望就医的过程要非常方便、简单、顺畅,来医院就医越困难,患者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越多。

3 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的措施
根据门急诊患者要求及门急诊流程存在的问题,我院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和医院整体发展需求,对门急诊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

3.1 抓住细节方便患者
3.1.1 调整门诊科室布局,缩短距离,将相关检查科室相对集中,将挂号、收费、分诊等相邻安排,减少患者移动的距离。

3.1.2 设立残疾人、老年人和离休干部优先挂号及取药窗口。

3.1.3 急诊及中心采血室流程再造,并开设急诊“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一路绿灯,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同时,对中心采血室进行流程再造,流程合理,病人满意。

3.1.4 一站式服务中心流程再造:为方便患者就医,我院对一站式服务中心进行了流程再造,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拓宽门诊“一站式”服务内容,为患者大大提供了方便。

(1)在门诊一楼设立开放式的咨询服务台,将导医咨询、医保咨询、用药咨询集中一起,预诊导医为患者检诊、分诊,指导患者挂号、就诊等,对年老、体弱、残疾患者,导医护送到科室,且为其缴费、取药、退药、退费,代办各种手续等;医保咨询对医保患者提供各种医保政策咨询服务,大大的方便了患者。

用药咨询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办理用药过敏反应退药等服务。

(2)为患者提供轮椅、步行器、茶杯、针线、老花镜、笔纸、胶水等各种便民服务措施。

(3)开展了预约门诊服务。

我院加入了徐州市医疗服务网络预约平台,接受病人网上预约挂号,同时向患者提供电话预约、现场预约挂号,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4)为方便患者就诊,门诊服务台安装检验报告自动取单机,集中发放各种检查报告单。

(5)实行首问负责制,形成全员导医的良好风尚,贴近病人,使门诊就诊秩序良好。

3.1.5 减少环节:增设收费窗口,使划价、交费、检查、取药形成一条龙服务,大大缩短了医疗流程和病人就医时间;设立便民门诊,为诊断明确的复诊病人开处方和检查单,为单项健康检查人员开专项检查、化验单,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3.2 抓住关键解决重点
3.2.1 实行检查“零预约”。

检验科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血、尿、便常规检验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 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MRI、CT等大型检查做到当天开单、当天做并出报告,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等待检查时间长的问题。

3.2.2 解决患者看病难。

实行“无假日”门诊,急诊全天候24小时开放,全年所有节假日、双休日各科门诊照常开诊,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积极为病人服务。

目的就是方便病人看病就医,缩短病人在医院停滞的时间,减少医院拥堵,提高病人就诊的满意度。

3.3 抓住核心,建立和完善门急诊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为方便患者就诊,集中采集患者信息,为患者办理就诊“一卡通”、建立了门诊医师工作站、门诊二、三层及超声室候诊区安装了电子叫号系统,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分诊、开处方、收费、发药都在计算机管理下进行,为解决长期困扰医院的“三长一短”的医患矛盾提供强有力支持。

门急诊工作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对于有效改善就医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及进行信息的实时反馈、综合分析和帮助决策起着重要作用[2]。

通过门急诊就医流程优化措施的实施,对门急诊流程管理方法得当,规范了门急诊服务流程,门诊就诊秩序良好,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改变了门急诊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做到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体现对门急诊患者的人性化关爱,为病人提供称心、舒心、放心的就医环境和安全、规范的医疗服务,使病人得到实实在在便捷优质的服务。

病人满意度自原来的92.8%提高至96%以上,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大大提高,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黎静, 戴明德. 加强门诊动态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中国医药导报 , 2007,28(15):159-160.
[2]云辉.建立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思考.医学信息,2007,20(2):113-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