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1)第一部分消防安全职责一、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3)二、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4)二、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5)三、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6)四、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 (7)五、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 (8)六、保安人员消防安全职责 (9)七、电气焊工、电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人员职责 (10)八、消防安全职责部门职责 (11)九、义务(志愿)消防队消防安全职责 (12)第二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3)二、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14)三、防火巡查制度 (16)四、防火检查制度 (17)五、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9)六、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20)七、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22)八、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24)九、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26)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 (27)十一、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28)十二、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29)十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制度 (31)十四、火灾事故处置制度 (34)十五、燃气、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5)十六、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奖惩制度 (36)十七、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37)十八、消防值班制度 (38)十九、消防组织(义务消防队)管理制度 (39)二十、体育场馆比赛和举办活动期间消防安全制度 (40)第三部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一、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41)二、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42)三、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43)四、燃油、燃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44)第四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各类表格及记录一、消防安全管理备案表 (49)二、消防安全例会会议记录 (50)三、每日防火巡查(夜查)记录表 (51)四、每周防火检查情况记录表 (53)五、每月防火检查情况记录表 (55)六、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查记录表 (59)七、消防宣传记录 (63)八、消防教育培训记录 (64)九、消防培训合格登记表 (65)十、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 (66)十一、单位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单 (67)十二、单位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 (68)十三、单位火灾隐患整改复查单 (69)十四、燃气、电气设备检查记录 (70)十五、单位临时用火、用电作业审批表 (71)十六、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登记表 (72)十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 (73)十八、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记录 (74)十九、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 (75)二十、值班(值宿)记录及情况上报表 (76)二十一、义务消防队业务技能学习记录 (77)引言一、体育场馆的定义体育场馆通常是指供体育竞技、体育教学、体育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活动用的场所。
二、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一)规模大,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体育场馆属于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在有限空间里容纳数千、数万甚至数十万观众。
发生火灾时,大量人员难以及时疏散。
(二)使用功能和形式多样化,导致火灾因素多。
虽然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和表演,但实际上有时也会用来举办文艺演出、展览或纪念、庆典等活动。
有些场馆这些活动甚至超过体育活动的使用率。
加之体育场馆作为综合性建筑开发利用,使其功能和结构丰富多样,导致火灾原因也相应增多。
(三)建筑结构特殊,材料耐火性能差。
体育场馆的空间规模要求选用特殊的结构与材料,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框架多为外露式钢结构框架,而钢结构不耐火,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值542度后,易导致结构垮塌。
(四)空间大,常规火灾探测器和灭火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体育场馆的空间高度从十几米到数十米不等,火灾产生的烟气不一定能上升到顶部,不利于顶部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即使烟气可以上升到顶部,也会因其温度和浓度过低,不利于实现火灾探测器探测和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现保护。
为提高体育场馆、会堂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能力,进而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特编制本汇编。
本汇编要求体育场馆、会堂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建立完善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使体育场馆、会堂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消防安全。
本汇编分为四部分,包括九项消防安全职责,二十项消防安全制度,四项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二十一类标准化管理工作记录表格等。
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本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逐级消防负责人。
二、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三、开展消防法规和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六、确定各类消防设施的操作维护人员,保障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七、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疏散人员,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八、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九、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十、建立完善防火档案。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一、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全面负责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
三、统筹安排经营、科研等活动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四、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五、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六、组织防火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七、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志愿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八、针对本场所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九、消防安全责任人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一、拟订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落实。
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五、组织实施对本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和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开展日常业务训练。
七、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八、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九、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十.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该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一、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二、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三、按照规定实施消防安全巡查和定期检查,管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维护管辖范围的消防设施。
四、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不能消除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五、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
一、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一、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火灾确认后应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三、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部门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四、不间断值守岗位,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
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一、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
二、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有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三、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
四、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
保安人员消防安全职责一、按照本单位的管理规定进行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二、发现火灾应及时报火警并报告主管人员,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协助灭火救援。
三、劝阻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
电气焊工、电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人员职责一、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履行审批手续。
二、落实相应作业现场的消防安全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三、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报火警,实施扑救。
消防安全职责部门职责一、消防安全职责部门应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定。
二、消防安全职责部门负责管理本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督促消防工作计划、制度的落实,消除火灾隐患;及时学习、了解、宣传、贯彻、执行新出台的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
三、消防安全职责部门应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数量不少于本场所从业人员数量的30%。
义务(志愿)消防队消防安全职责义务(志愿)消防队由本场所从业人员组成,队长应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担任。
义务(志愿)消防队应根据职责分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定期接受消防训练,熟悉责任区内消防设施、设备的功能、位置,熟悉灭火器具的摆放点,掌握灭火器、消防栓、手动报警、“119”报警的方法和程序。
二、及时制止消防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
发现消防设施被损坏,应立即报告。
三、积极参加消防灭火演练活动。
四、发生火灾时能够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做到所有部门的消防工作,明确有人负责管理。
二、应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例会,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
三、应建立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四、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
五、应建立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应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六、应建立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
七、应建立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经费来源。
八、应建立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九、应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火、动火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
十、应建立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明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