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教学方案教育教案
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教学方案教育教案
2、申请表格的设置
表格的设计要求:插入表格时,应先插入最多的行和列,后面再进行合并调整。
1.“表格→插入→表格”
2.对表格进行设置合并单元格(先选中表格再合并)
3.字体设置方向
3、学生信息栏的制定
学籍信息可以用WORD文档插入和EXCEL表格里都可以制定,通常在EXCEL表格里制定比较容易。
设置要求:
序号的自动填充;
单元格的设置(设置成文本可输入较多的数字和缩小字体填充)
单元格的复制(选择性粘贴)
成绩表的总分、平均分、名次、及格率、优秀率
总分:=SUM(C3:H3)
平均分:=AVERAGE(C30:H30)
及格率:=COUNTIF(C3:C43,">=90")/COUNT(C3:C43)
优秀率:=COUNTIF(C3:C43,">=120")/COUNT(C3:C43)
我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操作和保存的时候,不要把数据等文件放在C盘下,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放在我的文档中,建议放在其他的盘符下面(D、E、F、G盘),文件都不会因为“备份系统”恢复或是“一键还原系统”的执行而丢失。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希望各位不要随意更改自己电脑上的IP地址,防止IP冲突,出现的网络障碍。
第二节、电子表格处理 excel
一、电子表格Excel的窗口的介绍
二、常用功能介绍
1.文件→新建、保存、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调整)、打印预览(也可以调整页边距)、打印(可选择打印页码范围)
2.编辑→撤销、复制、粘贴、选择性粘贴(复制计算公式时要勾选)、
3.视图→工具栏→常用、格式、绘图等
4.插入→行、列(插入到上行或是上列)、函数(计算求和、平均分、个数)、对象3.0(公式的输入)、
Ctrl+空格键(在中、英输入状态间切换)
3.7重命名的方法
方法一:把鼠标放在文件上,单机右键“重命名”,输入名称即可。
方法二:鼠标单击左键,按一下最上面F2,就可以改名称了。
二、windows xp操作系统介绍
Windows XP中文全称为“视窗操作系统体验版”。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款视窗操作系统。它发行于2001年10月25日,原来的名称是Whistler。
3.4在计算机上输入文字等数据时,为防止突然断电或死机等现象,别忘了及时点击“保存”按钮。
3.5在打开所用的软件时,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几秒钟;不要一直点击右键的“刷新”,这样会使计算机的运行更加的迟钝。
3.6使用中文输入法的切换
方法一:单击输入法按钮,然后在弹出的菜
单中单击所需要用的输入法;
方法二:Ctrl+Shift(打开及在不同的输入法间切换)
④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
⑤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2.软件使用技能:
①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
②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
U盘是我们工作中用的比较多的移动设备,在不用U盘的时候丢失。建议大家U盘中的重要资料在电脑上备份一下。
2.软件系统
2.1系统软件,即为操作系统,通常都是安装在我们的C盘下面的,所以C盘里面的文件夹是不能随意乱删除的。
2.2应用软件,可以分为Office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用户编制软件和各种工具软件。应用软件可以默认安装在C盘下面,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的盘符下面(D、E、F、G盘)。在这里安装其他软件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安装在C盘下面。
4插入→分隔符(上页和下页的纸张设置)、页码(文档的页码标识)、符号(试卷中常用)、特殊符号(快捷的单位和数字符号)、图片(在文档中插入图片,也在试卷中常用)、文本框(横排和竖排,常用试卷标题、学校、姓名、学号)、
对象(在试卷中的公式编辑,插入→对象→microsoft公式3.0或是kingsoft equation3.0)
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19日
本次校本培训技术能力目标
1.硬件操作技能:
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印机、显示器等);
②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③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
一、计算机的组成
1.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即为外部设备,就是除了主机以外的所有设备。外部设备的作用是辅助主机的工作,为主机提供足够大的外部存储空间,提供与主机进行信息交换的各种手段。
计算机的常用外设通常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音箱等。
移动设备包括,CD光盘、移动硬盘、U盘。
微软最初发行了两个版本,家庭版(Home)和专业版(Professional)
Windows XP的后续版本操作系统有Windows Vista、Windows 7等。后续版本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Windows XP的安全问题并可提供全新的桌面体验,同时对应的配置要求有所提升。Windows 8(预计2013年发布)发布时,Windows XP将被彻底淘汰。(但是现在我们现在用人数还是很多很多的)
9.插入图片→来自文件(主要是插入的图片)
自选图形、
艺术字(课件制作中常用)
组织结构图(复习中知识的汇总)
10.常用工具栏
包括新建、打开、保存、打印预览、打印、格式刷、显示比例、粘贴、撤销、分栏。等
11格式工具栏(先选中对象再进行相关操作)
包括字体、字号、加粗、倾斜、下划线、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突出显示、字体颜色。
因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用的大多数都是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建议大家在安装好电脑以后,包括自己使用的软件,在自己的电脑上做一个“备份系统”或是“一键还原系统”,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因为电脑瘫痪后所进行的电脑装机时间。“备份系统”恢复或是“一键还原系统”的执行,都会默认保存在D盘下面,这个文件不要删除,3—5分钟电脑就恢复好了。
单元格→行、列。是设置行高和列高的。(打印成绩用的较多)
单元格→工作表→重命名。设置当前工作表(shift1)的名称
6.数据→筛选。(先选中表格中的内容在进行操作)成绩汇总时用的较多。
7.窗口→冻结窗口。先把要冻结的行或列选中,再点击“窗口→冻结窗口”。
8.边框的设置。选中要设置边框的表格在。
“格式→单元格→边框”(在格式工具栏下也有)
输入法输入文本,保存创建文档
(2)文字编辑(文章的修改)
常规功能:插入、剪切、复制、粘贴、绘图、符号、分栏表制、图表、自动更改错误、创造艺术字体;
操作工具:菜单、对话框、快捷键
(3)文档格式管理(文章的输入、编辑)
修改文字的字体、大小、字形;
设置调整段落【段落格式】
(4)表格的制作和编辑(试卷中的选答题卡)
第三节:powerpoint 的制作
1.基本界面介绍
常用的功能:新建、另存为、剪切、复制、工具栏下的常用工具命令、插入图片、图片的放置顺序(也可做为背景)、文本框、图示、插入声音、超级链接、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
四、文档的编排
1.试卷的编排(案例如下)
注意事项如下:
标题(试题科目)为三号;内容的字体通常设置小四或是五号;分栏(一般是两栏);文本框的插入(学号、姓名);图片的输入;页面的调整;A3、A4纸张长宽的设置电脑上有设置大小;8K纸张长宽39X26CM
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5格式→字体(字体的颜色、下划线、效果如:52,在试卷中的公式编辑如:A3、B1)、
试卷中经常用
(公式及角标)
段落(文章段落的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数字或符号在段落前的自动生成)、边框和底纹(选中对象的添加边框和颜色,在试卷中常用)、
分栏(将一个页面分为2栏后多栏,在复习资料和试卷中常用)、
文字方向(在文本框中文字输入)。
1文件→保存(文件命名)、页面设置(调整纸张大小和页边距)、打印预览(预览页数)、打印。
2编辑→撤销(恢复到上一步的操作或是键盘Ctrl+Z)、粘贴、查找、替换(错别字词的修改)
3视图→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勾选,还有其他工具的勾选)、标尺、页眉页脚(文档标题设置和页码标识)、显示段落标记、网格线
5.格式→单元格(数字、对齐、字体、表框)
数字:例如:1.身份证的输入将数字下的分类选择文本,确定就可以了。
2.选中单元格将数字下的分类选择货币,就会在数字前加上货币符号。
3.选中单元格将数字下的分类选择分数,就会在相关的数字上加上百分号。(计算及格率和优秀率时较多用)
对齐:水平对齐和居中、文本控制下自动换行、缩小字体填充、合并单元格(在单元格设置较多用)。
6.工具→字数统计(文档的字数合计)、选项(试卷的安全设置)
7.表格→绘制表格(试卷中简单的表格绘制)、插入(几行几列,选择题答题卡的制作)、合并拆分单元格(简历表格的制作)、转换(表格和文字段落的转换,下载带有表格的文章进行转换)
单元格的合并:
8.绘图:视图工具→工具栏→绘图
自选图形的应用在试卷里也是比较常用的。
【表格】
调整行高和列宽
复制移动内容
调整表格内容格式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