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ppt课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ppt课件
的处理,使受停电影响的用户迅速恢复供电。与此同
时也出现一批无人值班或少人值班的大、中小型水电 站,例如,到1980年止,意大利ENEL公司的474个水 电站中,无人值班达408个,法国EDF公司450个水电 站中,有403个无人值班占90%。
国外研究工作突出的特点是他们彼此间一开始就 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协调。ຫໍສະໝຸດ 2021/4/1210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2.2 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中期。1987年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研究成功国内第一个符合国情的综合自动化系 统。该系统由3台微机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1.2.2。1987年在山东 威海望岛变电站成功地投入运行。望岛变电站是一个35kV/10kV城 市变电站,有2回35kV进线,2台主变,8回10kV出线,2组电容器。 该系统担负全变电站安全监控、微机保护、电压无功控制、中央信 号等任务。按功能分为3个子系统:(1)安全监控子系统;(2) 微机保护子系统;(3)电压、无功控制子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注:本课件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学习讨论使用。
2021/4/12
1
内容提要
第1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第2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第3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第4章 数字量的输入、输出 第5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 第6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7章 变电站与调度中心的通信标准
2021/4/12
2
第1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1.1 变电站自动化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
2021/4/12
3
1.1 变电站自动化是技术发展的 必然趋势
1.1.1 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i) 全国联网的发展方向,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电力公司陆延昌在2000年全国电网调度工作会议上明确 指出:坚持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联的发展方向不动摇。 并且要做到系统联网,可靠水平不降低。我国水力资源主要集中 在西部和西南部,这两地区可开发电量占全国82.9%;煤炭资源 华北和西北两地区占80%;而负荷中心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沿海, 这两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82%,电力消费占78%。这种差异, 决定了电力工业发展必须实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 战略。
SDCS-1型由13台微机组成。如图1.2.1,它具有对一个 77kV/6.6kV的配电变电站的全部保护和控制功能。该变电 站具有3台变压器,4回77kV进线,36回6.6kV馈电线路。
2021/4/12
8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2.1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早期发展概况
图1.2.1 SDCS-1结构方框图
要做到全国联网后,供电可靠性水平不降低,加强发电厂、 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很为重要。
2021/4/12
4
1.1 变电站自动化是技术发展的 必然趋势
ii) 常规的变电站存在的问题 ★ 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 ★ 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性要求。 ★ 供电质量缺乏科学的保证。 ★ 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 维护工作量大,设备可靠性差。 ★ 占地面积大,增加征地投资。
2021/4/12
9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SDCS-1按功能分为3个子系统:
(1)继电保护子系统
(2)测量子系统
(3)控制子系统
80年代,研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国家和公司越 来越多,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ABB公司、AEG公 司、GE公司、西屋公司、阿尔斯通公司等都有自己的 变电站自动化产品。1995年西门子公司的变电站自动 化系统LSA678在我国已有十多个工程。
2021/4/12
6
1.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变电站自动 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自动装置阶段。 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
微处理器的问世和微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这阶段厂站自动化的特点:形成变电站内的 自动化孤岛。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全面促进变电 站技术水 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1/4/12
7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2.1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早期发展概况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70年 代末,英、西德、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新装的远动装置 都是微机型的。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工作,于70年代中、后期开始。 1975年由关西电子公司和三菱电气有限公司合作,研究配 电变电站数字控制系统。1979年9月完成样机,称为SDCS-1 型,12月在变电站安装运行,1980年开始商品化生产。
这是我国第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其成功的投入运行, 证明了我国完全可以自行研究,制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 情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90年代中期后,综合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随着微机技术的不
断发展和已投入运行的变电站综合系统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吸引全国许多用户和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系统到90年代,成为热门话题。
2021/4/12
11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1.2.2 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2021/4/图12 1.2.2 变电站微机监测、保护综合控制系统框图 12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
1.3.1国外无人值班的发展简况
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变电站, 包括许多500kV、380kV的变电站也都实行无人值班。 例如:巴黎,1985年建立新一代的计算机自动管理系 统,所有225/20kV变电站都由调度中心集中控制。调 度室可掌握所有225/20kV变电站及20kV主网络运行状 况,当电网发生事故时,调度中心可以直接进行必要
2021/4/12
5
1.1 变电站自动化是技术发展的 必然趋势
1.1.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变电站自动 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相关学科 的发展密切相关。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过程有三 个阶段:
(1) 变电站分立元件的自控装置阶段。 *电磁式的自动装置 *晶体管式的自动装置 *集成电路式的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