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基础期中试卷

中医学基础期中试卷

A.心包 B.小肠 C.大肠 D.胃 E.三焦
20.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 )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化生血液
D.化生气血 E.运化水谷和水液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21.在中医学理论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和( )。
2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 )的概括。
23.阴阳的特定性质有相关性、( )和规定性。
37、何谓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
38、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3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12分)
39、试述肾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作用。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


1

考试课程___中医学基础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E
D
B
C
C
题号
E.肺主治节
14.“肺朝百脉”是( )
A.指肺助心行血B.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
C.百脉会聚于肺 D.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E.将血液输送至全身
15.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 )
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C.肺司呼吸
D.肺主肃降E.肺主宣发和肃降
16.下列哪项不是肺气宣发运动的体现( )
A.排出体内浊气 B.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15
16
17
18
19
20
1.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 )
A.肝B.心C.脾D.肺E.肾
2.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
A.肾B.肝C.心D.脾E.肺
3.“血府”是指( )
A.脉B.心C.肝D.脾E.冲脉
4.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
A.肝B.肺C.肾D.脾E.心
5.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
A.生血B.统血C.行血D.防止出血E.调节血量
C.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D.宣散卫气于体表
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17.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肃降运动的体现( )
A.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C.排出体内浊气 D.清除肺和呼吸道异物 E.助大肠传导糟粕
18.“水之上源”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9.与肺相表里的是( )
37、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其特性分别为:“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升腾;“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引申为肃杀、收敛、清洁;“水曰润下”,引申为寒凉、滋润、向下运动。
38、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活动方面,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之间的密切相关性。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在病理方面,认为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均可影响整体,因而在诊断上通过分析脉、舌等外在表现就可对内脏乃至整体的病理变化作出判断。治病也主张通过整体调治。可见中医理论在研究形体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治方面均贯穿着整体思维。
24.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及随着划分属性的前提的改变而改变三个方面。
2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
26.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27.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 )的关系。
28.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 )的关系。
29.阴阳消长关系存在着( )和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6.与心相表里的是( )
A.大肠B.小肠C.心包D.三焦E.胃
7.“心主神明”是指心主宰人体的(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生理、心理活动
D.精神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
8.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之一的是( )
A.胆B.髓C.脉D.女子胞E.脑
9.下列哪项不属于“五华”( )
A.爪B.面C.毛D.口E.发

1


3

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试卷纸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课程__中医学基础_班级___17中药_________
学号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0. “阳胜则热”,是指机体在阳邪作用下,呈现出( )的病理状态。

2


3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2


3

31、辨证论治:
32、阴阳互用:
33、五行相生:
34、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35、脾主统血: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36、何谓“肺主一身之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名词解释
3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辨证,是通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为某种证候的识病过程。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治病的过程。
32、所谓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互根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相互促进、互相资助的关系。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五体”( )
A.筋B.脉C.髓D.肉E.皮
11.下列不属五液的是( )
A.尿B.涎C.涕D.泪E.唾
12.肺主气功能的核心是( )
A.主气的生成B.主呼吸C.调节气机
D.主宣发E.主肃降
13.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
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B.肺主呼吸之气
C.肺主管气的生成 D.肺主调节全身气机
33、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资助、协同的作用。
34、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指胃具有容纳水谷,并将其初步消化成食糜的功能。
35、指脾有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而不外溢的功能。
四、简答题
36、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主管对一身之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包括主呼吸之气、主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三个方面。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A
D
E
E
题号
17
181920源自答案CBC
B
二、填空题
21.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2.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
23.普遍性、相对性 24.可分性、转化性
25.温煦、兴奋、推动 26.滋润、凝聚、抑制
27.相互斗争、约束、拮抗 28.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29.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30.机能亢奋,产热过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