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问题与对策后备母猪,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
一般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年龄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所淘汰的母猪,从而使生产母猪保持以青壮龄为主的组成结构。
在生产实践中母猪的每年的淘汰率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从选择到饲喂都极其关键。
其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的技术含量都不言而喻。
目前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的现状及问题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后备母猪要求在60公斤前从育肥猪群内拨到后备母猪圈内饲养。
不能以育肥猪的方法一直养到配种前。
如果从外面购买后备母猪,一定要从防疫好、健康水平高的猪场购买。
新买来的后备母猪应当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一般4~6周),不能立即与本猪场猪混群,容易暴发传染病。
在隔离观察期间,做好各种疫苗接种,注意观察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
同时也要求在60公斤前购买。
如果购买得太晚,母猪体重太大,很可能是一直以育肥猪的方式饲养的,对繁殖不利。
另一方面,购入的后备母猪太晚,到自己猪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很可能造成繁殖失败。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从60公斤以后进入后备母猪培育阶段,饲养管理不同于育肥猪。
应从选留用后备到母猪交配期间,让母猪自由采食,保证能量需求,适当提高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
选拨的后备母猪每天生长速度保持在500~600克左右即可。
这要求适当控制后备母猪的饲料量。
建议改成每天饲喂2顿,最好饲喂湿料。
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
这样有利于培育出繁殖力高、健壮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从75公斤开始就不需要瘦肉长的太快了,因此要从这个体重开始饲喂母猪料,最好是专门的后备母猪料。
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可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
若出现太肥和太瘦的情况应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或增加饲喂量。
当后备母猪达到7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后,注意观察母猪的初情期。
第一个发情期不要配种,此时母卵巢功能尚不完善。
要求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配种前两周开始补饲催
情,饲喂量增加40-50%,达到日喂3.8-4公斤配合饲料。
补饲催情可增加排卵量,每窝产仔数可增加2头。
配种结束后,立即把饲喂量降到补饲催情前的水平,每天约2.2公斤,日粮每公斤含消化能12.1兆焦,含粗蛋白质13%,赖氨酸0.6%、钙0.75%、磷0.65%。
从怀孕84天开始,日粮营养水平可提高到每公斤含消化能12.5-13兆焦,含粗蛋白质14%,赖氨酸0.75%、钙0.8%、磷0.65%,日饲喂量3.25-3.5公斤。
分娩前2-3天,日饲喂量降到1.8公斤左右,以免引起难产。
后备母猪的管理上还应当增加其的活动面积。
需要注意,尽量给母猪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这样会增加受孕的机会。
同时保持圈舍卫生,训练后备母猪良好卫生习惯,做好必要的免疫和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