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习题仅供检测学习效果之用,不做为考试参考范围,具体情况以任课教师辅导内容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组1.未来的领导者必须面对多极化世界、多元化文化、多样化下属,这些都要求领导者应该强调( )。
A.控制 B.激励 C.沟通 D.组织2.“背水一战”反映的是( )。
A.决策者的无奈 B.惟一的选择在多数情况下会带来好的结果C.霍布森选择 D.决策没有必要有多个备选方案3.某组织运行困难,效率不彰,管理专家诊断后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政出多门,致使组织成员无所适从,这违背了组织的( )。
A.原则统一性要求 B.活动协调性要求C.结构系统性要求 D.目标一致性要求4.某学校决定兴建一个网络中心,你认为下列哪个是价值前提?()A.资金到位 B.别的学校都建了网络中心C.国家支持 D.加强学校的教学硬件建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5.直接控制的主体是( )。
A.直接责任者 B.直接责任者的监督人C.部门主管 D.其他人6.在组织沟通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这种沟通网络大致相当于一个主管领导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
这种沟通形态属于( )。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C.Y式沟通 D.轮式沟通7.现场控制还可以被称为( )。
A.反馈控制 B.过程控制C.前馈控制 D.预防控制8.麦克莱兰提出三种需要理论,这三种需要是( )。
A.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B.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C.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D.公平需要、公正需要、公开需要9.某煤气公司经理安排其下属施工队队长带领一班人去安排新管道,结果安装好的管道出现了质量问题。
对于这一情况,你是否认为:()A.公司经理对此事完全没有责任,因为他已将任务交给施工队队长了。
B.既然公司经理交给了任务,施工队队长无论如何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就应承担完全的责任。
C.如果施工队队长已将任务进一步委派给其下属,则就完全由其下属来承担该施工质量问题的责任。
D.无论公司经理还是施工队队长都应对该质量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
10.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
A.制定标准 B.评价成绩并纠偏 C.用标准衡量成 D.质量控制11.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说:“当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别人的行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时,他们就卷入了领导工作。
”这位管理学家是()。
A.哈罗德·孔茨 B.彼得·德鲁克 C.斯蒂芬·罗宾斯 D.海因茨·韦里克12.1944年6月4日。
盟军集中兵力,即将开始规模宏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
登录战役决定在D日发动,为了保证登陆的成功,要求气象、天文、潮汐这三种自然因素都具备非常良好的条件。
联合气象组对D日天气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预报:上午晴,夜间转阴。
这种天气并不是理想的天气,但能满足登陆的起码条件。
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沉思片刻,果断做出最后决定:“好,我们行动吧!”艾森豪威尔的决定说明( )。
A.决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B.决策要考虑现实情况,不可刻意地追求理想化C.艾森豪威尔应耐心地等待好天气的出现,保证盟军既能登陆成功,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D.艾森豪威尔应听取大家的意见13.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是()。
A.需求层次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14.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者都是受瞩目的,因此必须以身作则。
”这可以增强领导者的( )。
A.模范权 B.专长权 C.惩罚权 D.合法权15.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是指( )。
A.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B.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的内部状况C.管理者面临的被管理者状况D.管理者面临的内外部状况16.控制的最基本目的在于( )。
A.寻找错误 B.衡量下属绩效 C.确保行为按照计划发展 D.使人们失去自由17.下列说法反映追踪决策的是()。
A.择善而从,随势而断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上下一致,同心同德 D.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18.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于管理中人的理解的发展过程是( )。
A.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B.从社会人到理性经济人C.从理性经济人到社会人 D.从理性经济人到自然人19.计划和预测都是决策学中的概念,它们与决策的关系是( )。
A.预测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计划工作的好坏对决策质量无关紧要B.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条件,计划是决策的一个环节C.预测是决策前的准备,计划是决策的执行D.决策是更高层次的概念,预测和计划是具体活动的概念,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20.电子方式沟通为管理带来了革命,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 )。
A.它不能满足人们归属的需要B.对有较高社交需求的人来说,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C.人与人之间缺少当面接触与温情的感觉·D.A、B、C21.下列属于综合控制的是( )。
A.实地审查法 B.偶然事件评价法 C.审计控制 D.预算控制22.在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开始于( )。
A.霍桑实验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C.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D.阿吉里斯的《个性与组织》23.管理层次少的组织,组织成员会因晋升机会少而影响其积极性,这说明管理层次关系到组织的()。
A.内部和谐 B.职位设置 C.工作效率 D.人员流动24.控制与计划的关系是( )。
A.计划是控制的前提 B.两者都是管理的职能C.控制是完成计划的保证 D.A、B、C25、某学校提出在十年内建成一流学校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这一目标是( )。
A.该学校校长的目标B.该学校管理人员的目标C.该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个人目标的总和D.该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共同目标26.某县为解决三个镇通往W市的交通困难,决定接通县第一条断头公路,由此产生了两套方案:一是直通镇区,走两点一线,全程4公里,投资仅需80万元;二是绕道镇区,全程15公里,投资208万元。
第一套方案省钱又省时,也没有任何风险,后患是将造成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第二套方案可为日后乡镇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避免交通瓶颈和环境污染,但工程浩大,投资巨大。
最终,该县领导一反常规采用了第二套方案。
该案例说明( )。
A.决策应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一时的利益作出短视的决策B.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在决策时将发挥主导作用C.保守型决策往往是人们的第一选择D.利益是决策的最终目标,人们都愿意选择眼前利益27.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四善”、“二十七最”、“九等”。
从控制的角度看,这是( )。
A.事后控制 B.过程控制C.事前控制 D.综合控制28.根据后来决策与先前决策的一致性程度,决策可分为( )。
A.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B.激进型决策和保守型决策C.原始决策和追踪决策D.程序型决策和非程序型决策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往往是相互冲突的B.事实前提对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的确定上现在行动方案的选择上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左右主要体C.价值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可检验性和变动性三个方面D.决策的价值前提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30.控制的功能在于( )。
A.对组织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B.协调组织行为C.提供修改计划的依据D.以上都不对31.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要创造的条件之一是( )。
A.要有全面的控制规划 B.要有良好的设备C.要有雄厚的财力 D.管理工作程序化32.在管理学中,现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孔茨 B.德鲁克C.马克兰特 D.施奈德33.张局长强调领导要授权,并提出四种授权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并不属于授权?( )A.帮助组织成员精通工作 B.提供成功的角色模型C.任命新的职务 D.给予感情支持34.领导的实质是( )。
A.率领、引导组织前进 B.正确运用权力C.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D.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35.决策的首要前提是( )。
A.决策所依据的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C.决策所需要的技术判断 D.决策重要性的判断3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却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观点。
这一观点体现了( )。
A.决策中的创新思维 B.决策中的双趋冲突C.决策的预见性 D.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37.为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防止逾矩行为,某地方政府实行政府工作人员轮岗制。
从组织职位设计的角度看,这体现了职位设计的( )。
A.广度扩大设计方法 B.深度拓进方法C.分类设计方法 D.工作团体设计方法38.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弗罗姆 B.斯金纳 C.赫茨伯格 D.马斯洛39.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是( )。
A.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B.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C.使管理职能细化 D.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0.某集团公司要进行一项长期投资决策,专家组提出了几种方案,当把这些方案拿到董事会上进行讨论的时候,董事们却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很长时间不能作出决定,这说明( )。
A.董事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以对各个方案的偏好也不一样B.群体决策时往往会因为观点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C.群体沟通有障碍,所以不易达成一致D.群体决策的效果不如个人决策的效果好第二组1.在非确定型决策的原则中,称为小中取大原则的是( )。
A.乐观原则 B.乐观系数原则C.悲观原则 D.后悔值原则2.在现实中,最优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下列不能作为其原因的是( )。
A.从理论上讲,最优选择是不可能的B.决策者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C.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D.决策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等3.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有几个部门的工作性质、业务内容和运行方式相同或相似,则按照组织设计的要求应该( )。
A.合并 B.改设C.撤销 D.保持原样4.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一个部门拥有实权的是( )。
A.这个部门的领导可以快捷地接近组织的最高决策层B.预算内的开支可以获得批准C.该部门所得预算资金比其他部门高D.该部门人员的晋升比率比其他部门高5.下面关于“管理的组织性”说法错误的是( )。
A.管理的组织性使得管理可以迅速有效地集合起所需资源,形成管理的组织力量B.组织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和特定的规则因素C.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D.管理活动受到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必须按照组织法定的程序进行6.某企业总经理近来发现信息从基层传递到自己这里所花的时间很长,而且传递到自己这里的信息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失真,对于整个企业计划的控制工作变得复杂了,下属许多管理人员抱怨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渺小。
由此可推断,该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组织方面的主要原因最可能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