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篇一: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向该老师致敬)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 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若干化学键的键能( kj/mol,25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反应c(石墨) →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过程1.复习回忆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 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2.引入阅读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 ch4(g) +2o2 (g) = co2(g)+2h2o (l);r h=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 (l); ?h= – 572 kj/mol【篇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一、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能引起分子之间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某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分子间的碰撞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二、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应。

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化学键。

三、催化剂(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

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通常不相等;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通常不相等,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3、我们对反应研究的对象是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反应体系,而把除它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把反应体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作为“焓变”,用符号“△h”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或kjmol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 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 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2hi(g);△h= -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和 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通常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且热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 1 -1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