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复习题(1)

仪器分析复习题(1)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按题中给出的字母A 、B 、C 、D ,您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写在指定位置内1、 不 符 合 作 为 一 个 参 比 电 极 的 条 件 的 是 :A . 电 位 稳 定; B. 固 体 电 极; C. 重 现 性 好; D. 可 逆 性 好2、 银 氯 化 银 电 极 的 电 极 电 位 决 定 于 溶 液 中 :A . Ag 浓 度 ; B. AgCl 浓 度; C. Ag 和 AgCl 浓 度 总 和; D. Cl 活 度3、 下 列 不 是 玻 璃 电 极 的 组 成 部 分 的 是 :A . Hg, Hg 2Cl 2 电 极;B . 一 定 浓 度 的 HCl 溶 液; C. 玻 璃 膜; D. 玻 璃 管4、 离 子 选 择 性 电 极 中 常 用 的 的 内 参 比 电 极 是 :A . Ag 电 极; B. Ag AgCl 电 极; C. 饱 和 甘 汞 电 极; D. AgCl 电 极5、 测 定 饮用 水 中 F 含 量 时, 加 入 总 离 子 强 度 缓 冲 液, 其 中 柠 檬 酸 的 作 用 是 :A . 控 制 溶 液 的 pH 值; B. 使 溶 液 离 子 强 度 维 持 一 定 值;C . 避 免 迟 滞 效 应;D . 与 Al , Fe 等 离 子 生 成 配 合 物, 避 免 干 扰6、 用 L 1 NaOH 标 准 溶 液, 电 位 滴 定 某 有 机 酸 溶 液 数 据 如 下 。

滴 定 终 点 的 电 位 ( 单 位 : mL ) 是V NaOHmLEmV 233 316 ∆∆22EV 400 590A . 316 ; B. 289 ; C. 267; D. 233 ;7、 用 1cm 吸 收 池 在 508nm 下 测 定 邻 二 氮 菲 亚 铁 ( = 104L mol 1 cm 1 ) 的 吸 光 度。

今 有 含 铁 ( M = mol 1 ) % 的 试 样 100mL 。

下 列 各 种 说 法 中 错 误 的 是 :A . 按 A = ~ 范 围, 测 定 浓 度 应 控 制 在 105 ~ 105mol L 1 ;B . 上 述 A 项 中 应 为 105 ~ 105mol L 1 ;C . 称 取 含 铁 试 样 的 质 量 范 围 应 为 ~ g ;D . 为 使 测 定 误 差 最 小 ( A = ), 应 称 取 试 样 为 左 中8、 下 列 有 关 偶 氮 类 显 色 剂 的 叙 述 中, 不 对 的 是 :A . 偶 氮 类 显 色 剂 分 子 中 都 含 有 N== N 基 团 ;B . 偶氮 类 显 色 剂 一 般 具 有 选 择 性 高, 灵 敏 度 高, 稳 定 性 好 等 特 点 ;C . 这类试 剂中常 含 有 OH ,COOH 等 基 团, 故 反 应 的 酸 度 条 件 应 严 格 控 制;D . 这 类 显 色 剂 适 用 于 波 长 在 400nm 以 下 光 波 进 行 测 定9、 在 分 光 光 度 法 中, 为 了 把 吸 光 度 读 数 控 制 在 适 当 范 围, 下 列 方 法 中 不 可 取 的 是 :A. 控 制 试 样 的 称 取 量;B. 改 变 比 色 皿 的 厚 度;C. 改 变 入 射 光 的 波 长 ;D. 选 择 适 当 的 参 比 溶 液 10、 目 视 比 色 法 中, 常 用 的 标 准 系 列 法 是 比 较 : A. 入 射 光 的 强 度; B. 溶 液 的 颜 色 是 吸 收 光 的 颜 色 ;C. 透 过 溶 液 后 的 吸 收 光 强 度;D. 透 过 溶 液 后 的 光 强 度;11、 示 差 分 光 光 度 法 与 普 通 分 光 光 度 法 的 不 同 之 处 是 :A. 选择的测定波长不同;B. 使用的光程不同;C. 参比溶液不同;D. 标准溶液不同12、在比色分光测定时,下述操作中正确的的是:A. 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 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 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D. 用普通白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13、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作出重大贡献,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科学家是:A. Bunren R ( 本生) ;B. Wollarten WH ( 伍朗斯顿 ) ;C. Walsh A ( 沃尔什) ;D. Kirchhoff G ( 克希荷夫 )1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线的半宽度是指:A. 峰值吸收系数的一半;B. 吸收线轮廓与峰值吸收系数之交点所对应的频率的一半;C.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吸收系数的一半;D. 在K0处,吸收线轮廓上两点间的频率差215、空心随极灯的构造是: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 待测元素作阳极,钨棒作阴极,内充氧气;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16、由于对气相色谱法作出杰出贡献而在1952 的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是:A. 茨维特;B. 瓦尔西;C. 马丁;D. 海洛夫斯基17、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间的关系为:A. 随u增加而增大;B. 随u的增加而减小;C. 随u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大值;D. 随u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小值18、固定液的极性强弱表示:A. 固定液分子中极性基团的多少和强弱;B. 固定液在担体表面附着力的大小;C. 固定液分子和被分离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D. 固定液分子中极性键的多少和强弱19、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池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是利用组分与流动相之间的:A. 热稳定性不同;B. 挥发性不同;C. 热导系数不同;D. 极性不同20、下列不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成部分的是:A. 热敏元件;B. 火焰喷嘴;C. 极化极( 即发射极) ;D. 收集极21、H2气钢瓶的颜色是:A. 天蓝;B. 深绿;C. 黑色;D. 白色22、甘汞电极的电位是恒定不变的,意即:A. 一定温度下,与外玻管中KCl 溶液浓度无关;B. 一定温度下,外玻管中KCl 溶液浓度一定,电位一定;C. 温度一定时,待测液浓度一定,电位一定;D. 只要待测液酸度一定,电位一定23、有机显色剂中的某些基团虽然无色,但它们的存在却能影响反应产物的颜色,有助色团之称。

下列不是常见的助色团是:A. NH2 ;B. OH ;C. SH;D. CH324、以铬黑T ( EBT ) 为显色剂测定CrO42溶液中的微量Mg2。

EBT 本身为蓝色,EBT Mg2配合物为红色,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A. 试剂空白;B. 试液EDTA ;C. 蒸馏水;D. 试液EBT EDTA25、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使待测试液的吸光度A尽可能接近, 目的在于:A. 减小仪器读数误差;B. 减小测定的浓度误差;C. 使工作曲线斜率不变;D. 使最大吸收波长稳定不变26、以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测定多组分含量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各组分的最大吸收峰不应重叠;B. 各组分的最大吸收峰相距愈远愈好;C. 解联立方程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对光吸收的加和性;D. 解联立方程的理论基础是光波长的加和性27、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约为2% ~ 5%。

使用这类方法进行分析是因为:A. 要用于测定有机物质的组分;B. 能满足常量组分测定时对准确度的要求;C. 能满足微量组分测定对准确度的要求;D. 比滴定分析法准确度高2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压力29、预混合型燃烧器的缺点是试样利用率低,通常约为:A. 1 % ;B. 5% ;C. 10%;D. 20%30、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位置,正确的说法是:A. 光源辐射在原子吸收之前,先进入单色器;B. 光源辐射在原子吸收之前,再进入单色器;C. 光源辐射在检测之后,再进入检测器;D. 可任意放置31、背景吸收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会导致分析结果:A. 高低波动;B. 偏高;C. 偏低;D. 不受影响32、扣除了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称为:A. 调整保留体积;B. 校正保留体积;C. 净保留体积;D. 相对保留体积33、某物质的相对保留值除与选定的标准物质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 流量与温度;B. 固定液与温度;C. 流量与柱长;D. 固定液与流量34、不能利用氢键作用,分析含F , O , N 化合物,使保留时间增大,是因为固定液分子中含有:A. OH ;B. COOH;C. CH ;D. NH235、在气相色谱中,为了提高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简便有效的方法是:A. 提高载气流量;B. 适当提高桥路电流;C. 减小记录仪纸速;D. 适当降低池体温度答(B)36、使用气相色谱仪时,有下列几个步骤:1. 打开桥电流开关;2. 打开记录仪开关;3. 通载气;4. 升柱温及检测室温度;5. 启动色谱仪开关下面次序正确的是:A. 1234 5 ;B. 23451;C. 3541 2 ;D. 5341237、有色物质的溶液对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位置与下列情况有关的是:A. 入射光强度;B. 有色物质结构;C. 有色物质溶液浓度;D. 上面A , B , C 三点都无关38、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当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饱和和甘汞电极时,其电极电位:A. 变大;B. 变小;C. 为零;D. 不变39、用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Ag AgCl 电极为指示电极,测定试液中Ag含量。

如指示电极的电位比参比电极的电位更高,工作电池表达式为:A. Hg ,Hg2Cl2KCl 试液AgCl , Ag ;B. Ag , AgCl 试液KNO3KCl Hg2Cl2 ,Hg ;试液KCl AgCl ,Ag ;C. Hg , Hg2Cl2KCl KNO3D. Hg, Hg2Cl2KCl KNO3试液AgCl, Ag40、已知钛与H2O2反应生成黄色配合物,则比色测定其吸光度时,所选入射光的颜色是:A. 黄色;B. 蓝色;C. 红色;D. 绿色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都遵守比耳定律;B. 溶液的颜色由其透射光的波长所决定;C.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D. 含Fe3的水溶液可与邻菲罗啉( 邻二氮杂菲) 生成橙红色配合物42、某金属离子X 与R 试剂形成一有色配合物,若溶液中X 的浓度为104mol L1, 用1cm 比色皿在525nm 处测得吸光度为, 则此配合物在52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单位: L mol1cm1) 为:A. 4103,B. 4103;C. 4104;D. 410443、微量镍比色测定的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