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浏览新闻
专题 热点 焦点 推荐 图片
京津相声演员谱系(上)
作者:马三立
发表时间:2002-4-26 19:52:00 点击:
53999 次
相声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声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起于哪个朝代?有人考证,春秋战国时代的宫廷小丑俳优,是相声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说,汉朝善于讲笑话的东方朔,是相声艺人的祖师爷;还有人说,相声是清代咸丰年间落魄文人朱少文创始的。
对于相声界的老祖宗究竟是谁,我没有考证过。
我觉得第一种说法,把相声史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太遥远了。
俳优确有逗笑的地方,但还不能说那就是早期的相声。
第二种说法,可能是由于相声艺人供奉东方朔偶像而得出来的结论。
说相声的如同唱戏的供唐明皇的塑像那样,也供一尊泥塑木雕的偶像。
他的相貌跟唐明皇有明显的区别:唐明皇没有胡须,而他却有五绺胡须。
这个偶像就是东方朔。
东方朔滑稽得很,和汉武帝在一起都敢开玩笑。
类似东方朔一类的人物,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如三国时的杨修。
尽管他们都有逗人乐的本领,但是他们既没有以此为业,又没有传授后人,所以作为相声史,还不能从他们这些人物写起。
当然,相声
专业正式形成以后,艺人们在创作时吸收了这些人物逗乐的手法和风格,则是应该肯定的。
第三种说法比较接近史实。
朱少文,一作朱绍文,绰号“穷不怕”,是相声界公认的“开山祖”。
相声就是他首创的吗?还不是。
我听前辈们讲,在朱少文之前,就有说相声的张三禄。
朱不算是张三禄的徒弟,但称张为老师。
张三禄是当初北京“管儿张”家的先辈。
张三禄既变戏法,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贯口”、说笑话。
张三禄比朱少文年龄大四十来岁,朱二、三十岁时,张六、七十岁。
张三禄是北京东城和西城艺人的头目。
他人熟地灵,打个地呀,照顾一下艺人呀,认识他的人很多。
朱少文主要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有些是从张三禄那里学来的。
从朱少文这一代开始,行业上有说相声这一行道了,有师徒关系和行会观念了,从而也就有了相声宗谱。
从这时算起,相声的历史,至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年,最多二百年。
相声这行业虽然从张三禄开始的,但相声界的习惯,还是把朱少文作为第一代。
从第一代传至第
活”。
恩绪人称“大恩子”,从这时开始,称我父亲为“小恩子”。
后来,小恩子就成了大恩子的女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