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课堂PPT)
14
太和殿
15
太和殿
16
17
18
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
19
20
21
殿 顶
23
24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 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 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 员的朝拜。
25
26
保和殿
27
28
乾清门
29
30
乾清宫
31
32
坤宁宫内景
38
御花园
39
御花园
40
41
后花园
42
神武门
43
44
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 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 称神武门。
45
东华门
46
西华门
47
48
从景山看故宫 49
50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
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
63
园林文化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 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 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 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 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
•
网师园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
故址,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
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
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
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
33
交泰殿
34
清代放 置寶璽 的 地 方。 這里收 藏著二 十五方 代表皇 權的印 璽, 用金盒 盛 裝, 黃綢覆 蓋。
35
坤宁宫 36
皇后的寢 宮。 圖 為 坤寧宮東 側 室, 是 皇帝大婚 時 的 洞 房。 大婚時皇 后只在此 居 住 三 日, 然后回到 各自所住 的 宮 內。
37
坤宁宫宝座
57
• 留园
•
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
• 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
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
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
在苏州诸园中居冠,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
52
• 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风 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 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 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 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 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 园、网师园、等园林。
谢谢大家!
68
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
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
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
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58
59
• 网师园
•
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 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 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 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 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 类文化遗产”。
51
苏州园林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
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
• 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狮 园”。网狮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 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 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 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
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
然遗产名录”( 2000年增补沧浪亭)。
54
•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 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 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 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 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 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 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 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苏州园林主要有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 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 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 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 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 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 、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 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 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67究 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留
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
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
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
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
•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 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 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 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 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 大美景之一。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 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 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年吴 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55
• 拙政园
•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被
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
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
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
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 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 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
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64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 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 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 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 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 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 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65时 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1
北京故宫 -皇权的象征
2
我所知道的故宫
3
•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 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 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
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主体建筑,
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名称来看,大都与荷花
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5格6 。[
4
故宫(紫禁城)
5
6
景山 景山
神武 门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金水河 午
北 西东
南
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说 明 顺 序
7
午门
8
午门
9
金水桥
10
金水河
11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 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12
13
太和门狮雕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 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 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 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 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 雅皇、家写园意林见,长在。意由境于、后创者作更思注 想意 、文 建化 筑和 技艺 巧术 、的 人和 文谐 内统 容一 上,,因也而大发量展地到汲晚取期了66的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