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皖智高复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周考
地理试题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
C.1.5倍D.2倍
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E,40°N B.40°E,20°N
C.20°W,40°S D.40°W,20°S
4.乙地位于丙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X地位于P地的方向是( )
A.南方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6.从X地到P地经过( )
A.西半球 B.东、西两半球
C.东半球D.南、北两半球
读图,完成7~8题。
7.与图甲比较,图乙( )
A.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8.利马位于华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
9. 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300m
B.270m
C.235m
D.200m
10. 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11~12题。
1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B.山谷
C.山脊D.山顶
1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B.178米
C.220米D.255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下溪流的正常水位最接近( )
A.55米 B.65米C.85米D.95米
14.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
A.甲 B.乙 C.丙D.丁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夏季降水甲地少于乙地
C.最高处海拔为830米
D.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16.陡崖处的相对高度约为( )
A.166米
B.298米
C.369米
D.500米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18.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
19.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底部海拔高度可能为11米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下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
分)。
据此完成第20题。
20.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
A.813米 B.814米C.815米 D.816米
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完成21~22题。
21.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B. 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 T处不适合露营
D. S点在T点西南方向
22. 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23. 若该地理要素为海拨,且a=300米,据图示信息推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地势大致为北高南低
B.区域地形为盆地
C.区域内海拔不超过320米
D.沿丙丁方向可能有河流发育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24~25题。
24.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5.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综合题(共50分)
26.(24分)左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右图为f地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e五条虚线中,表示山脊的有________。
(6分)
(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_米。
(4分)
(3)近年来,图中丙城市攀岩旅游发展迅速,试说明该城市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
(8分)
(4)描述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分布特点。
(3分)
(5)g、h两地中,光照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
(3分)
27.(26分)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A、B两地为城镇,右图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处能否直接看到②处?①②两处河流流速较快的是哪一处?(6分)
(2)C地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地间修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请在图中用“…”符号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6分)
(3)若以丙处为出发点进行登山比赛,有L、P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你将选择哪条登山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
(6分)
(4)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8分)
合肥皖智高复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周考
答题卡
26.(1)▁▁▁▁▁▁▁▁▁▁▁▁▁▁▁▁▁▁▁▁▁。
(2)▁▁▁▁▁▁▁▁▁▁▁▁▁▁▁▁▁▁▁▁▁▁▁▁▁▁▁▁▁▁▁。
(3)▁▁▁▁▁▁▁▁▁▁▁▁▁▁▁▁▁▁▁▁▁▁▁▁▁▁▁▁▁▁▁▁▁▁▁▁▁▁▁▁▁▁▁▁▁▁▁▁▁▁▁▁▁▁▁▁▁▁▁▁▁▁▁▁▁▁▁▁▁▁▁▁▁。
(4)▁▁▁▁▁▁▁▁▁▁▁▁▁▁▁▁▁▁▁▁▁。
(5)▁▁▁▁▁▁▁▁▁▁▁▁▁。
27.(1)▁▁▁▁▁▁▁▁▁▁▁▁▁▁▁▁。
(2)▁▁▁▁▁▁▁▁▁▁▁▁▁▁▁▁▁▁▁▁▁▁▁▁▁▁▁▁▁▁▁▁▁▁▁▁▁▁▁▁▁▁▁▁▁▁▁▁▁▁▁▁▁▁▁▁▁▁▁▁▁▁▁▁▁。
(3)▁▁▁▁▁▁▁▁▁▁▁▁▁▁▁▁▁▁▁▁▁▁▁▁▁▁▁▁▁▁▁▁▁▁▁▁▁▁▁▁▁▁▁▁▁▁▁▁▁▁▁▁▁▁▁▁▁▁▁▁▁▁▁▁▁▁。
(4)▁▁▁▁▁▁▁▁▁▁▁▁▁▁▁▁▁▁▁▁▁▁▁▁▁▁▁▁▁▁▁▁▁▁▁▁▁▁▁▁▁▁▁▁▁▁▁▁▁▁▁▁▁▁▁▁▁▁▁▁▁▁▁▁▁▁▁▁▁▁
▁▁▁▁▁▁▁▁▁▁▁▁。
合肥皖智高复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周考
参考答案
26.(1)a、c、e (6分)
(2)自东南向西北(2分)80 (2分)
(3)该市附近的岩壁陡峭,直立性好,高度适宜;岩壁地处开阔地带,能容纳较多的游客;攀岩岩壁距离城市较近,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齐全的安全防范设施等。
(8分)(4)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3分)
(5)h(3分)
27.(1)不能。
①处。
(6分)
(2)画图略。
(提示:大致与200米等高线平行,连接C—B—A) 理由:地形平坦,避开不利地形;线路较短,连接更多的城镇。
(6分)
(3)选线路P,优点:坡度平缓,难度小;缺点:路程较长,需渡河。
选线路L,优点:路程较短,不用渡河;缺点:坡度大,较难攀登。
(6分)
(4)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夏季降水集中;过度垦殖易加剧水土流失,致使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多发。
(4分)农药、化肥的使用造成当地土壤污染、水污染;农药、化肥进入海洋,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