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作业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 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 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 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 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命之树”项目的统计,目 前可能有500万~1亿种生物生存在地球上,但科学家 们能够确定的却只有200万种左右。我们对动物生命的 了解还十分肤浅,仅仅只发现了地球上现存10%的生 物种类。在过去的250年间,尽管分类学家们已经对各 种动植物进行了分门别类,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回答 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物种?”
5、沟齿鼠 外形古怪的沟齿鼠是生活在古巴和希 斯帕那拉岛的一种哺乳动物,它们看 上去非常可爱温顺,有点儿像超大体 型的刺猬。多年以来,科学家都一直 以为沟齿鼠已灭绝消失,但2003年科 学家发现沟齿鼠仍少数存活着。它们 是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6、几维 几维又被称为鹬鸵,是生活在新西兰 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它们的数量十 分稀有,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几维长有翅膀,但由于退化其翅膀很 小,以及其松软、蓬松、毛发状的羽 毛很难支持它们在空中飞行.
1、无毛猿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特外形的动物,在 这里很难逐一进行列举,最后一种奇 特的濒临灭绝物种应当是无毛猿,这 种猿类身体上不长毛发,而且是半水 栖生活,目前全球范围内它们的数量 非常稀少。
2、大黄蜂蝙蝠 大黄蜂蝙蝠体型最大只有1英寸,它们 像所有蝙蝠一样喜欢栖息在洞穴环境 中,喜欢以昆虫为食。这种微型蝙蝠 生活在泰国境内,它被认为是全球12 种最濒临灭绝物种之一,目前世界仅 生存着200只大黄蜂蝙蝠。
3、鸮鹉 鸮鹉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地面上的鹦 鹉,它们不仅是非常罕见的鹦鹉种类, 而且是外形最为奇特的。 它们主要生活在新西兰境内,目前新 西兰境内只有62只鸮鹉。
4、琵琶鱼 琵琶鱼非常奇怪,雄性琵琶鱼的体形 仅是雌性的二十分之一。琵琶鱼是一 种深海鱼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 十分安全,能够避开其他鱼类的攻击。
了解人类目前正与哪些生命一起共同分享地球 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全球变暖、森林采 伐和其它人类的发展迹象正在威胁这些生物种 群,而这些生物种群对平衡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对人类发展弥足珍贵。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目前世界上的 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因为物种一 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 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如今,人类都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
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 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 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 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 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 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 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 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 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 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 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 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 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 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 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 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 “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 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 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 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 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 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 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 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 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 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 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 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 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 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下图为濒临物种的比例
濒危物种主要国家分布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 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 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 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 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 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 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 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 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 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 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 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在面临物种多样化急剧锐减的今天 ,我们应大力维护物种多样性,来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使 我们人类自己也生活的更美好。
•
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 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 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 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 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 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 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 终将其放归野外 。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被列为极度濒危(可 能灭绝)物种,在巴西巴伊亚州的部分 地区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这个物种的 几个圈养种群存在于世,但最后为人所 知的野生个体在2000年底消失。其他野 生个体也不可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贸易 性的诱捕和栖息地丧失。然而,在对所 有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摸查前,斯皮 克斯金刚鹦鹉还不能被列为野外灭绝的 动物。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 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 动物、植物、微生物,以 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 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 种类。在地球上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全 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约 500万种), 因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 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 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 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 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 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 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 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 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 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 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 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 种已经灭绝。
9、苏门答腊野兔 苏门答腊野兔是世界上最罕见稀少的 野兔种类,在上个世纪它的踪迹还很 多,但是苏门答腊岛的居民并未意识 到它们的存在。目前,这种野兔几乎 灭绝。其体长在35-40厘米,体重大约 1.5公斤,主要生活在山地丛林地区, 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
10、“小山猴” 这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小动物人们习惯 称它为“小山猴”,但它实际上是一 种有袋目哺乳动物,。它的体形很小, 成年体仅有5英寸长,小山猴是一种夜 间活动食肉性动物,它最不同寻常的 就是尾巴,尾巴可以存储脂肪,使其 长时间内无须吃食物。但不幸的是小 山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
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 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 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 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 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 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 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 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 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 夏威夷乌鸦的数量。
7、冠海豹 生活在北极的雄性冠海豹长着膨胀的 头骨冠和鼻球,当它们被激怒才会展 示这种奇特的特征,鼻球通过一个或 两个鼻孔进行膨胀,并呈现亮红色。 不幸的是,由于受全球气候转暖影响, 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得不适宜冠海豹生 存,目前该物种已被科学家们认为濒 临灭绝状态。
8、魔鬼蛙 这种身体扁平的魔鬼蛙具有特殊的生 活习性,它们栖息在南非急流溪水中, 年轻的魔鬼蛙长着盘状嘴部,成年体 长有盘状趾垫,可以攀爬在急湍溪流 中的岩石上。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 近日公布了一份“ 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 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 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 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 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 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 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 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 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 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
•
•
圣赫勒拿岛红杉是圣赫勒拿岛特有 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 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 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 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 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 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 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 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 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 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 杉的来源。 毛岛蜜雀,也称为黑面琵蜜旋木雀 (Black-faced Honeycreeper),是 夏威夷毛伊岛特有的物种,1973年 首次在该岛发现它的踪迹。毛岛蜜 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毛岛 蜜雀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 物种。在1998年已知的三个个体中, 其中一个被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 亡,而其余两个个体自2003和 2004年后再没有出现。需要继续摸 查毛岛蜜雀所有可能的栖息地,以 确认有无其他个体生存。
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个历经千百万 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巴西环境部提 供的信息,显示了这一惊人的生命灭绝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