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招商调研报告
一、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目前,现代农业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级的阶段,世界现代农业表现出如下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农业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从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高新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和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80%。

三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越来越产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通过增加投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等,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四是生产趋于标准化,质量走向安全化,现代农业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

五是交融于世界经济循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农业品牌竞争白热化。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就,农民收入获得极大提高。

二是主要农产品不仅数量大幅增长,而且质量迅速提高。

中国谷物、籽棉、油菜、肉类产量和花生、水果产量上升至世界各国产量的第1位。

中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5%左右的粮食产量,基本具备了年产4.5~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装备设施水平提高,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园
区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已达4000多个,农业园区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80万公顷左右。

三、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是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为坚实。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苹果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首位;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杂果生产稳步扩大。

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关中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猕猴桃产业带,渭北苹果、设施蔬菜产业带。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各类园区1004个。

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

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更加有利。

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典型模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

扩大内需和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以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功能明显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任务更加迫切。

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重点发展方向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建立现代农业金融支持机制。

四、咸阳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
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了产业基础。

咸阳已经形成粮、果、畜、菜四大优势支柱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居全省前列,苹果、蔬菜、奶畜生产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四大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0%以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大动力。

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50万吨,饲料生产能力过百万吨,浓缩苹果汁年生产能力25万吨,糕点年生产总量3万吨,蔬菜专业市场年交易量450万吨,果品贮藏能力34万吨。

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日益壮大,并逐步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紧靠杨凌农科城,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科技支撑。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

从2003年起,我市积极实施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快速发展。

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

西部大开发战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及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提出和
推进实施,加快建设以果业和畜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领先的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对处于核心区的咸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为咸阳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咸阳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
根据我市《2012-2016年农业专项发展规划》,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和引进特色农业、都市农业,以及服务现代农业的冷链物流仓储产业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为切入点,整合我市农业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聚集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建设北部优质出口苹果、南部设施蔬菜、果区生猪、粮区30万头高产奶牛、城郊千万只肉鸡、永寿、长武优质核桃、泾渭清水莲菜、乾县富硒苹果、礼泉红提葡萄御石榴、泾阳酿酒葡萄等十个现代农业优势板块。

瞄准产业前沿,加快农产品精深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招商引资重点应放在果汁加工、粮油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乳品加工、肉类加工、蔬菜营销、鲜果贮藏类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引进,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

依托南部灌区稳产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专用玉米,开发引进粮食精加工、深加工企业,重点引进面包、饼干、水饺方便食品加工企业。

依托北部苹果优生区,
开发引进NFC果蔬汁、复合汁、果干、果脯、果粉等新型产品企业。

依托兴平关中黑猪基地和淳化、永寿、旬邑等PIC商品肉猪生产基地,引进调理肉制品和熟肉制品企业。

依托泾阳、三原旱腰带酿酒葡萄,开发引进红酒企业。

紧盯雀巢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国内500强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
(二)大力发展以休闲和观光为主的都市农业。

充分利用农村的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
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使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要以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为依托,拓展农业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态园林、民俗文化等资源,引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加快建设休闲农庄、休闲农家、都市农业产业园和休闲农业产业园。

依托沿渭清水莲菜、中部时令水果、渭北果园林地、旱腰带特色果品等特色农业引进企业,发展建设生态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

依托西咸新区建设,利用市内蔬菜及苗木花卉基地、水域及生态绿地,引进企业,发展建设以设施果蔬生产、花卉观赏采撷、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区。

加强与台湾现代农业的合作,借鉴台湾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招引更多的从事休闲、观光、养生类企业来咸,紧盯上海实业控投有限公司、台湾南璋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500强企业。

国内500强及知名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
(三)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在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创建企业园区,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营销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形成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贮藏、冷链物流企业群。

即以礼泉通达、乾县海升为代表的果汁加工物流企业群,以泾阳光明、红旗为代表的乳品加工物流企业群,以兴平鲁糖、希瑞、金龙鱼、康师傅为代表的粮油加工物流企业群,以礼泉软香酥、心特软、子祺为代表的副食品加工物流企业群,以咸果集团、长武惠远、溢辉果业为代表的鲜果物流企业群,以新阳光、泾云现代为代表的蔬菜物流企业群,以泾阳新希望等公司为代表的饲料加工物流企业群。

招商引资的方向应放在农产品连锁经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方面,把禽、果、菜的贮藏、加工、流通、营销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努力争取国内外大中型禽、果、菜贮藏、加工、流通、营销企业,特别是直接从事果品生产、流通、出口的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要以果菜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能力,着力引进果品冷链贮藏物流企业。

以粮油为重点,引进大宗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

以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为重点,组建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直产直销。

引进现代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企业,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农产品走向超市、走向大城市、走向国际市场。

紧盯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来宝集团等国内外500强企业。

物流行业国内500强及知名企业
物流行业世界500强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