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部分年级段德育目标

小学部分年级段德育目标

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分年级段德育目标实施总则(试行稿)一、指导思想小学六年是学生生理心理逐步独立、思想人格逐步健全的阶段,在这阶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立分年级段德育培养目标,开展德育活动,通过低年级段学会适应学会独立、中年级段学会交往学会文明、高年级段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六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为人处事的标准和能力,为后续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部分阶段德育目标》、《小学部国际公民培养目标》以及小学部各个月德育教育重点、各班班风学风建设、小学部三好学生国际公民评选、德育标兵评选等构成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多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以使小学部德育工作更加富有实效。

二、实施方法分年级德育目标是阶梯式逐步上升、逐步积累的架构。

各年级结合小学部国际公民评价制度和每个月德育工作重点,将分年级段德育目标细化在平时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活动中,利用一年的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本年级段的德育目标,同时对前面各年级段目标进行不断完善。

三、各年级段德育目标一年级:学会适应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从学生的视角看,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同学、上课活动、教室宿舍等等。

除了行为礼仪习惯等常规的德育外,适应是一年级学生德育重点,通过贯穿一年的教育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并初步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

一、适应小学低年级的学习1、上课前做好学习用具准备,预备铃响能坐正等待上课。

2、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与同伴讲话。

3、学会倾听,积极举手发言。

4、保持正确的听、说、读、写姿势。

5、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保持书本、作业本整洁。

6、细心、按时完成作业,并能主动检查。

7、作业有错及时订正,如有不懂的地方,主动问老师。

8、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9、认真完成周末作业。

10、周末,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

二、适应学校的生活1、按时起床、睡觉,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

2、认真洗漱,搞好个人卫生。

3、文明就寝,不打闹,阅读时间能坐在椅子上安静看书。

4、生活用品摆放整齐。

5、进出餐厅有序,不在餐厅内追逐打闹。

6、就餐前,先洗手;就餐时,静心吃;就餐后,桌面净。

7、剩饭菜倒入指定器具内。

8、用完餐后在座位上安静等待,与同伴一同整队离开餐厅。

9、不做危险的事,学会自我保护。

10、有困难或者身体不舒服时,会主动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三、品德1、遇见老师、家长、同学能用英语主动问好。

2、做到轻声说,慢步走。

3、养成靠右走的意识。

4、课间文明休息,在教室、走廊内不追逐、打闹。

5、学会扫地、排桌椅,养成认真值日的习惯。

6、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见到纸屑主动捡起,爱护环境卫生。

7、节约水电,及时开关。

8、爱惜公共植物,爱护花草树木。

9、经常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

10、对长辈有礼貌,不固执,不顶撞,能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二年级:学会独立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是苏外小学生需要逐步具备的一项能力。

在进行学生文明礼仪等常规德育培养外,通过学校集体生活、集体学习、集体活动,通过二年级的自理、自立的引导,让学生建立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为后续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学习上的独立1、能养成做好上课前准备的习惯,做到静心、定神。

2、养成独立思考与相互探究的学习习惯;积极举手发言,能够比较完整清晰的表达观点。

3、学会倾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发言,课堂思维活跃;逐步能够补充或完善他人的观点。

4、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5、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上学前自己整理好需要带到学校的所有学习用品;不遗漏,不麻烦父母送到学校。

6、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周末时间;初步实现自我管理。

7、肯动脑筋,观察专注,能按要求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8、知道活动中不能只顾自己,愿和同学共同活动;学会合作,初步具有团体观念。

9、知道自己所属的集体,能在集体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10、学会当小老师,学会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二、生活上的独立1、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习惯;熄灯后不讲话,早晨不赖床。

2、初步具有使宿舍整洁干净的意识,初步学会整理宿舍,打扫卫生。

3、学会收拾个人衣物用品、整理床铺,物品整齐摆放。

4、能够完成教室值日和宿舍值日,能够将所负责的工作做好,有责任意识。

5、文明就餐,用餐时不大声说话,不浪费粮食,按所需添加饭菜。

6、就餐完毕,餐盘排放整齐,摆放好餐具,整理好座位,并将餐桌擦拭干净。

7、讲究卫生,学会独立洗澡,学会用洗发水、沐浴露等并冲洗干净。

8、遇到困难,先寻求自己解决,当自己不能解决时,会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初步具有处理困难的意识。

9、遇到伤害时不慌乱,并及时获得老师或家长的帮助;遇到危险时,能迅速远离,并向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

10、逐步养成自己的克制能力。

三、品德1、与同学和睦相处,以学校为大家,以班级为小家,人人做家的主人。

2、尊重他人,准确使用礼貌用语;学校内,遇见师长、同学能用英语主动问好,声音响亮,眼睛看着对方。

3、文明使用洗手间。

4、为人谦虚,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向他人学习;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

5、有错先承认,并努力改正,做到不犯相同的错误。

6、不私拿别人的物品,使用他人物品须征得对方同意。

7、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学会体贴帮助他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初步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

8、初步具有节约的意识。

9、有集体责任感,有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意识。

10、在父母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注重观察,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三年级:学会文明文明是敬人、律己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示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不仅是个人素质和教养的表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三年级是学生思维、智力、身体的高速成长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期,也是学生良好习惯、优良个性的形成期。

因此,学会文明是这个时期学生必须养成的重要素养。

一、学习中的文明1 、做好课前准备,预备铃响后安静等待上课。

2、课堂上学会静心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2、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有礼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3、认真参与学习中的讨论和互动。

4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时完成各科学习作业。

5 、及时整理书桌、抽屉以及书包柜,做到干净整齐;主动整理教室物品,保持教室整洁。

6、爱护并正确使用教室各类设施设备。

7 、学会劳逸结合,自我调节;课间不追逐打闹,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

8、尊重老师、班干部对班级学习以及各类活动的相关管理。

9、学习上不骄不躁,并初步养成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的习惯。

10、认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主动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二、生活中的文明1、准时用餐,文明用餐。

用餐时排队进入餐厅,按指定区域自觉有序地排队取饭菜,在指定座位就餐;就餐不大声喧哗。

2 、适量添加饭菜,不浪费粮食;剩饭菜倒入指定器具内;用餐完毕后保持餐桌桌面、餐厅底面整洁。

3、宿舍内保持整洁,美观;按规定摆放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

学会整理自己橱柜,保持橱柜整洁,妥善保管自己生活用品,不随意乱放乱丢物品;不随意使用他人物品。

4、按规定时间进出宿舍,不乱串宿舍;宿舍内不大声说话、奔跑、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5 、晚自习后进入宿舍,及时洗漱;按时进行晚间阅读;熄灯后保持宿舍安静,不打手电看书或作业。

6、宿舍内不攀爬阳台、橱柜等,不做任何危险动作,确保安全。

7、养成文明用厕习惯,用后及时冲洗,保持洗手间整洁;爱护洗手间设施,正确使用。

8、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学会自己清洗内衣袜子。

9、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同学之间不请客摆阔,不攀比;不追求名牌。

10 、尊重食堂、宿舍、门卫等工作人员的劳动,懂得感谢。

三、品德1、初步树立集体荣誉感,初步建立集体礼仪高于个人利益的意识。

2、尊敬师长、尊敬同学,遇到老师家长同学主动问好;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校园中,遇到老师同学或参观老师能用英文问好。

3、课间课后,不大声讲话,不影响他人学习生活。

4、节约水电,离开时能关闭空调电灯,遇到水管漏水时能及时保修。

5 、能主动维持教室宿舍以及餐厅等校园环境卫生,初步具备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6、初步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成果。

7、学会谦让、宽容。

8 、具备初步的帮助他人、照顾他人的意识。

9、参加集会、讲座、演出等活动时懂得遵守秩序,并能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同伴。

10、能够对家人、同学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判断,并给出力所能及的正确建议。

四年级:学会交往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德行、良好的心理作为基础,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在这基础上将交往纳入德育范畴,进行引导,以提高学生正确的交往能力和交往观念。

一、学习中的交往1、能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不打断随意老师和同学的讲话。

2、敢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或发表学习中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见解。

3、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对某个学习内容的理解,对同学不同意见能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解释或评点。

4、学会参与学习中的讨论和互动;5、学会合作,有初步的团队意识。

6、能够主动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7、能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学习优秀不骄傲自满、不炫耀;学习落后不灰心放弃,不妒忌。

8、能够主动辅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能够主动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同学。

9、尊重老师、班干部对班级学习的相关管理,初步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10、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有尊重、团结、协作的意识,建立同学友谊。

二、生活中的交往1、在宿舍、餐厅、浴室等公共场合,学会谦让互助。

2、尊重食堂、宿舍、门卫等工作人员的劳动,能主动用语言表达感谢。

3、准确使用礼貌用语;校园内,遇见师长同学能用英语主动问好。

4、与他人交流时,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学会比较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大方得体,不偏激,不用语言伤害他人。

5、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帮助关心同学,初步有关心他人的意识。

6、懂得尊重他人,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缺点。

7、理解诚信的含义,真诚对待同学,养成同学间的互相谦让尊重的习惯。

8、能够主动为班集体做事,有主动为集体活动出谋划策的意识。

9、遇到困难,有寻求老师同学帮助的意识和方法。

10、在生活中,懂得尊重集体荣誉。

三、品德1、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不足,面对不足,能够主动寻找改进方法。

2、有尊老爱幼的意识,并在行动中予以体现。

3、学会体谅他人,主动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学会与同学、家人或朋友等分享快乐;遇到困惑时,能主动与老师父母同学交流。

5、真诚对待同学、朋友。

6、会与同学一起为集体荣誉而努力,有集体主义意识。

7、与同伴合作做事,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互相鼓励,不指责抱怨同伴。

8、具备初步的帮助他人照顾他人的意识。

9、能够对同伴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判断,并给出力所能及的正确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