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教案

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教案

《工程问题》案例
王集镇方阁小学杨雪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79页例9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
题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用于出示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歌声中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都非常爱自己的校园,真正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

最近几年我们学校发生了很多变化。

我们新建了教室和篮球场;我们学校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大家的努力下一天天变得更加美好,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校园还有地方需要修缮和建设,比如杉树林西边的围墙就很危险,需要维修。

如果我们将维修96米围墙的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工程队有三个,他们都承诺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6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8天,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2天。

问:1、你选择哪个队施工?为什么?(复习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2、为了加快工程完成速度,又该做怎样的选择?
学生可能有这样几种想法:
甲、乙合作
甲、丙合作
乙、丙合作
甲、乙、丙合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看看咱们班哪个组能最快发现解答问题的思路,请写到黑板上。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类解答方法:
(1)96÷(96÷6+96÷8)
(2)1÷(1/6+1/8)
(3)1÷(8+6)
台上同学与台下同学进行交流,台上同学讲解题思路,台下同学有不明白地方可以提问。

生1:我是这样想的,96÷6 表示甲的工作效率,96÷ 8表示乙的工作效率,96÷6+96÷8是表示甲乙一天所修的公路长度,根据工作总量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就求出了几天可以完成。

生2:我把这段公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 1/6是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8是表示乙的工作效率,1/6 +1/8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和。

根据工作总量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用1 ÷( 1/6 + 1/8)。

对于这种方法,台下学生质疑,台上同学进行解答,解答不出来,老师进行引导。

生(1):1/6表示什么?1/8表示什么?
生(2): 1/6 + 1/8 表示什么?
生(3):“1”表示什么?
生(4):要求合作时间,为什么用1 ÷( 1/6 + 1/8),而不用96 ÷(1/6+ 1/8)?
生(3)通过第二种方法的讲解,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主动的改正,老师让他再讲解1 ÷( 1/6 + 1/8)的解题思路,并且对他进行表扬,称赞他不断的反思,修正自己。

2 、比较:
师: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生:数量关系相同,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生:第一种做法的工作总量用了具体的数,第二种做法把工作效量看成单位“1”来解答。

3、提示课题
师:工作总量具体明确时,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做。

有时,工作总量没有具体明确时,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只能用第二种方法来解答,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的这类应用题叫做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

师:工程问题有什么特征
二、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抄写一份稿件,甲单独抄5小时完成,乙单独抄8小时完成,丙单独抄10小时完成?
根据所给情境进行提问,只列式不计算,集体订正。

提出:
1、甲乙丙各抄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2、甲乙丙合抄这份稿件需几小时?
3、(师)甲乙合抄几小时后完成这份稿件的 5/6?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