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学作业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色彩的运用 • 酒类适于用浅 色包装,表示 香纯浓厚,制 作考究。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图形的运用 • 图形包括图案、绘画和 摄影等类型,图形是商 品特色的放大镜,图形 还可以对产品的功能作 比喻化、象征化和联想 化的描述,如用松树表 现老年人滋补品能延年 益寿等。
第一节 商品命名与消费心理
• 商品命名的方法
• 根据产品外形命名----多见于食品“动物 饼干”“蝙蝠衫” • 根据人名命名----“中山装”“东坡肉”“ 傻子瓜子”“王致和腐乳”“李宁服饰 ”“福特汽车”“皮尔卡丹”
第二节 商标与消费心理
• 商标是商品的标记。用以区别不同的 产品的一种特定标志。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色彩的运用 • 药品适于用以白 色为主的文字图 案包装,表示干 净、卫生、疗效 可靠。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色彩的运用 • 化妆品宜于用中间 色(如米黄、乳白、 粉红等)包装,表示 高雅富丽、质量上 乘。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色彩的运用 • 食品适于用红色、 黄色和橙色包装, 表示色香味美、加 工精细。
第三节 商品包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费心理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美化商品、促进销售功能----杜邦定律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记载着一则“买椟还珠” 的故事:一个郑国人从楚国商人那里买到一只有 外饰漂亮木盒的珍珠,竟然将盒子留下,而将珍 珠还给了楚国商人。原因是那只“为木兰之柜” ,再“熏以桂椒”,又“缀以珠宝”的精美包装 盒(椟)“掩盖”了盒中珍宝的光泽。无怪乎郑人不 爱珍宝而爱美椟了。 • 这则故事的本意是讽刺郑人舍本求末的愚蠢行为 的,但是,今天我们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可以将该 故事理解为:在市场营销中要时刻注意商品的包 装,要善于利用“精椟配美珠”的神奇包装效果 来取悦买者,招徕顾客,达到“爱椟及珠”扩大 商品销售的目的。
第五篇 商业活动与消费心理
第八章 商品因素与消费心理
学习内容:
• 商品命名与消费心理 • 商标与消费心理 •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德国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是取“旋风 ”之美喻而得名。桑塔纳原是美国加利福 尼亚一座山谷的名称,该地生产葡萄酒而 闻名,在该山谷经常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 ,当地人称为“桑塔纳”。德国大众为自 己生产的汽车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桑塔纳 像旋风一样风靡全球。 • 通用汽车公司到墨西哥和一些西班牙语国 家销售雪佛兰· 诺瓦(Chevrolet Nova)汽 车,但销路一直不好。后来调查发现, “nov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不动”,试 想谁愿意买“跑不动”的汽车呢?它的销 售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 绍兴土产商行的如此迅速兴旺,使绍 兴人无不惊叹“孔乙己”商标的巨大 作用。绍兴咸亨酒店后悔没有及早把 老主顾“孔乙己”请进来,意欲亡羊 补牢,愿出8000元钱转购“孔乙己” 商标。可是,绍兴土产商行店主断然 拒绝:“别说8000元,就是乘上个10 ,我们也未必会卖!”经评估,孔乙 己商标的无形资产值26万元。 • 为什么“孔乙己”商标能给绍兴土产 商行带来如此大的效益?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包装的类型 • 外包装——运输包装 • 内包装——销售包装
主要包装 次要包装
• 在销售包装上,有关商品的文字和图画、 条形码等,也属于包装的范畴。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 • • • 包装的心理功能 保护商品功能——最原始、最基本的作用 便于运输、储存和携带功能 传递商品信息,宣传介绍商品 增值功能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图形的运用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形状的运用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文字的运用
• 商品包装应该有说明性的文字,客观简明地介绍商 品的名称、规格、成份、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尽量 做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 宣传性的文字---标识语则起着微型广告的作用。标 识语是指以强烈的对比色和电火花型、爆炸型、大 圆点型等图案作背景而突出的短语。 • 提示性的标识语,如 解释性的标识语,“绝对不 含防腐剂”,可以消除消费者对食品、饮料和化学 制品所含成份的顾虑。而鼓动性的标识语,如“味 道好极了!”,则能直接刺激购买欲。巧妙运用标 识语能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成为包装促销的 点睛之笔。
• 商标一般由文字、字母、图形或其组合构 成。 • 商标经过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具有 专用权,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节 商标与消费心理
• 商标的功能
• • • • 识别功能 传播促销功能 保障功能 质量稳定功能
第二节 商标与消费心理
• 商标设计
• • • • • 个性鲜明、富于特色 造型优美、文字简洁 现代感、引领潮流 与商品本身的性质、特点吻合 遵从法律规定
第一节 商品命名与消费心理
• 商品命名就是给商品取个名字,形成 商品的名称。 • 它是通过人们能够理解,便于记忆的 语言文字来反映商品的性质、特点、 用途、性能等。
第一节 商品命名与消费心理
• 商品命名的心理要求
• 反映特性----“热得快” • 容易记忆----“娃哈哈” • 引人注意----“佛跳墙”“开心果”“狗不 理” • 启发联想----“雪碧” • 避免禁忌----“双羊”“Goats” “白象”“White Elephant”“芳芳”
第一节 商品命名与消费心理
• 商品命名的方法
• 根据产品效用命名----日用工业品和医药 用品“自行车”“洗发精”“脚气水” • 根据主要成分命名----“八宝粥”“珍珠霜 ” • 根据产地命名----“梁平鸭”“贵州茅台 ”“北京烤鸭”“孝感麻糖” • 根据外文音译命名----“沙发sofa”“吉他 guitar”“三明治sandwich”“比萨pizza”“ 阿司匹林aspirin”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 • • • 包装设计的四大要素 色彩 形状 字号 商标
第三节 商品包装与消费心理
• 色彩的运用 • 色彩是包装远观的第一视觉效果。调查表明,顾 客对商品的感觉首先是色,其后才是形。顾客在 最初接触商品的20秒内,色感为80%,形感为 20%;在20秒至3分钟内,色感为60%,形感为 40%。 • 另一测定则表明,购物者用于观察每一种商品的 时间在0.25秒左右,这0.25秒的一瞥决定了消费 者是否会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所以商品包 装必须要选“色”夺人,一举网住目标顾客的心 。
【案例思考】
• 浙江绍兴市有家绍兴土产商行,经营炒货生意。这家商店为其生 产销售茴香豆申请了“孔乙己”商标,并由此引来了大量顾客。 • 绍兴土产商行本来只是一家个体小店,营业面积不足20㎡。开店 的这家人因有一手祖传手艺,善做炒货生意,尤其是茴香豆味道 颇好,在当地有些名气。起初为了促销,店主利用绍兴籍名人鲁 迅笔下的孔乙己喜吃茴香豆的故事,在店里店外画了多幅孔乙己 的肖像,在包装袋上印上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名言。谁 知这一招效果相当好,很能吸引顾客。1990年,店主偶尔听人说 到商标的事,又悟到有些人大老远地跑到自己店里来买茴香豆不 就是冲着自己店里画有、写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吗?于是就花 300元钱办了个手续,为自己店生产销售的茴香豆申请了“孔乙 己”商标后,茴香豆生意比过去更红火了。过去,每月只能卖到 一二百公斤茴香豆,而打出“孔乙己”商标后,每月竟能卖出 1500公斤以上,甚至有些商场找上门来要求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