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三乡”美称的由来
摘要:梅州,古时曾称为嘉应州,是位于粤东地区的一座美丽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仿城市。
久远的历史形成了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称。
关键词:梅州,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
在我没有来大学之前,我知道梅州是客家之乡,有客都的美誉,但是不到梅州不知道梅州的美。
梅州,古时曾称为嘉应州,是位于粤东地区的一座美丽的城市。
来到这边之后,看到了很多美景,感受颇深。
特别是在上了梅州乡情这门课我还了解到了梅州还有“三乡”的美称,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和文化之乡,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一、“文化之乡”的由来:
据法国神父对文化之乡的描述:
在嘉应州这个不到三万人的城中,便有十余所中学和数十所小学,学生人数几乎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
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便有学校一间以上。
全境有六七百间学校,这真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实。
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
梅州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梅州已有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客家人在长期艰苦奋斗中磨砺成的客家精神,在今天振兴梅州经济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传说梅州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读书为上品的思想较为强烈,一向崇文重教,读书风气极盛。
到了明清科甲鼎盛,蜚声海内外,清乾隆年间,嘉应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文化之乡美誉不胫而走。
梅州客家文化之乡由来主要体现:梅州有历史名人宋湘、丘逢甲、丁日昌、黄遵宪,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及革命老前辈李坚真、著名侨领曾宪梓、田家炳等。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客家民居,表明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旧街道、建筑、人文和自然景区、传统历史街区。
二、“华侨之乡”的由来:
客家先民为了谋生,离开故土,远涉重洋,遍布南洋、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所以说,“有海水处,就有客家人”。
最初移居海外的客家侨民,有的拓荒辟地,有的掘矿筑路,一路披荆斩棘,不仅自我立足生存,而且极大地繁荣了当地经济。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他们在侨居地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影响力已成为世界人口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客籍华人、华侨群体中间,涌现了大批企业家和商界成功者,故客家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
作为客家大本营的梅州,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梅州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梅州华侨、华人分布于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万人;台湾客家同胞400万人中,多数是祖籍梅州人。
他们一向热爱家乡,关心乡梓建设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关心支持乡梓建设热情更加高涨,改革开放至今全市“三胞”捐赠金额达16多亿元,目前有三资企业1419家。
著名侨领有:曾宪梓、田家炳、熊德龙、刘宇新等人。
梅州市的各县都是华侨之乡,这些地方的大多数村庄都有华侨。
华侨心系故土,造福桑梓。
华侨对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梅州能有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是与梅州客家华侨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
像德龙大桥、剑英大桥、秀兰大桥、金利来大桥、剑英体育馆、金利来大街、宪梓大道、滨江公园翰荣亭、梅州市科学馆等全是旅外客家人捐资建的。
梅州从一个落后的小山城变成一个现代化城市,这是华侨爱国的桑梓情的体现和成就,功不可灭。
广大客家华侨素有爱家爱国的优良传统。
各级政府部分要重视侨务工作,发挥梅州华侨之乡的优势,引进华侨资金建设家乡。
三、“足球之乡”的由来:
如果问客家人:说起梅州,你最先想到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什么?估计大部分的人都会说是足球。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拥有与世界球王贝利齐名的一代球王李惠堂,当时有“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之说。
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县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
那里参观”。
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的10个重点市县之一。
1979年,梅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
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
目前,梅州市和梅县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
全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间,大小足球场170多个,业余足球队2000多支。
全市先后输送到省级以上的运动员200多名,其中国家队30多名。
四十年代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就是梅州市五华县人。
梅州足球文化氛围相当浓厚,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足球运动热情度高。
一是全市范围内普遍拥有较多设施完善的足球运动场地。
梅州市首个国际标准体育场——梅县体育场已建成一座新颖、高规格,拥有2 万个座位的大型足球场,为我市承办高水平的大型足球赛事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是足球活动蓬勃开展。
足球是梅州各地机关、厂矿、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最为普及的一个体育项目。
校园足球文化已成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重要工作,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人数逐年增多。
各系统各单位节假日举办的足球赛事连续不断。
各行各业积极参与足球赛事,如企业积极赞助足球赛事、外出乡贤纷纷出资兴建足球场等,均提高了群众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
梅州是一座极富有内涵的城市,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籍,想要了解它得花一番时间,但是你会发现,你了解的越深,你就会越喜爱这座独特的城市。
通过了解梅州“三乡”的由来,知道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是社会对梅州的认可,希望在新时期、新时代,梅州人积极对外推广梅州,宣传梅州,不要愧对这些美称,把梅州建设成强大的山区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