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⑵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⑶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⑷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⑸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⑹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获取渠道。
⑺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⑻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⑼懂得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⑵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⑶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⑷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⑸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知道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⑵关注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政策的类型。
4、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天路》观看青藏铁路图片,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耗资巨大。
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吗?
修建铁路应该由谁来办?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
引出国家财政
展示第一课时国家财政的考纲要求,进入新授课学习。
1.全面理解财政
(1)概念
①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②内容: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③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④本质:
是一种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取得渠道)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提示】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要处理好个人、企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4 ) 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按具体的用途可分: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 5 ) 财政收支关系
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盈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一般认为以财政节余数占财政总收入的3%以下为度);略有赤字
(以财政赤字占财政总收入3%以内为度)。
讨论:哪一种收支状况最好?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提示】财政收支的关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说有财政赤字就不好。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适当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投资。
3.财政的作用
( 1 )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2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 3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准确辨别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类型
在经济“过冷”、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或
紧缩的迹象
控制赤字规模,调整结构,推进改
稳定经济发展态势,实
现经济平稳具体采取哪种政策,必须依据当时的客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通过财政收
课后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1.全面理解财政
(1)概念
①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②内容: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③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④本质:
是一种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与支出
( 1 ) 财政收入的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 2 ) 构成(取得渠道)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分配政策
( 4 ) 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按具体的用途可分: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 5 ) 财政收支关系
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盈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3.财政的作用
( 1 )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2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 )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财政政策的类型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