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人们休闲时间增多,户外徒步逐渐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湖北大顶山是户外徒步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图1为“湖北大顶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11. 大顶寨与附近湖泊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301米B. 312米C. 329米D. 345米2. 驴友从大顶村至大顶寨依次经过缓坡、陡坡和山脊。
图1中四条线路与此最吻合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位于新西兰北岛丰盛湾以北约50公里处的怀特岛是一座活火山岛。
2019年12月9日,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空气中弥漫着滚滚浓烟和火山灰。
图2为“怀特岛火山喷发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2图33. 图3中与形成怀特岛的岩石类型相一致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4. 怀特岛火山喷发会( )A. 减缓地表起伏B. 增大气温日较差C. 减少阴雨天气D. 增加土地矿物质图4为“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45. 乙所示的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荒漠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6. 下列因素中,对乙、丙自然带差异影响最显著的是( )A. 大气环流B. 海陆位置C. 地表形态D. 洋流性质2019年8月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一位摄影爱好者将该日上午拍摄的小视频发在朋友圈,视频中的云层由右侧向左侧快速移动。
图5为“摄影爱好者的朋友圈及拍摄时台风中心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图57. 拍摄时镜头最可能朝向( )A. 南B. 北C. 东D. 西8. 制作台风中心位置示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B. GISC. RSD. BDS频繁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称为水盐运动。
图6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图69.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 河北B. 新疆C. 青海D. 广东10. 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变化( )A. 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B. 与蒸发量呈正相关C. 与气温呈负相关D. 与降水量呈正相关GAEZ模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大尺度土地生产力评估模型。
该模型根据气候条件估算种植某种作物的气候适宜性,然后对适宜种植的作物,采用逐级限制法来计算农业生产潜力。
某科研小组采用GAEZ模型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1980—2010年平均气候条件下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一年内单位面积产量)。
图7为“GAEZ模型结构图”。
据此完成11~12题。
图711. 图中a—d四处,分别表示( )A. 作物生长周期种植制度适宜种植区域粮食生产潜力B. 种植制度作物生长周期粮食生产潜力适宜种植区域C. 作物生长周期种植制度粮食生产潜力适宜种植区域D. 种植制度作物生长周期适宜种植区域粮食生产潜力12. 科研小组发现我国粮食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
下列地区中粮食生产潜力最高的是( )A. 东北平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江南丘陵D. 河西走廊地处新疆西部伊犁河谷的伊宁县是南通对口支援地,素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称。
该县自然条件优越,除棉花、亚麻等大宗农作物外,黑麦、薰衣草、西门塔尔牛等农畜品种极具区域特色,矿产、能源、旅游资源丰富。
图8为“某年南通工业结构”。
据此完成13~14题。
图813. 最适合南通对口援建伊宁的工业部门是( )A. 装备制造B. 电子工业C. 纺织工业D. 生物医药14. 伊宁发展该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能源B. 交通C. 原料D. 市场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河流水色赤黄而得名。
赤水河流域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流域内煤、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图9为“赤水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6题。
图915. 赤水河流域( )A. 地势大致呈西高东低B. 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C. 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D. 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16. 赤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核心是( )A. 大力发展内河航运B.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C. 矿产资源的深加工D. 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0日11时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位于M地的王先生在同日收看了电视直播节目。
图10为“澳门(22°N,113°E)与M地正午太阳高度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8题。
图1017. M地可能为( )A. 迪拜(25°N,55°E)B. 迈阿密(25°N,80°W)C. 纽曼(23.5°S,120°E)D. 圣保罗(23.5°S,46°W)18. ①到②时段澳门( )A. 白昼时间先变短后变长B. 正午物体日影先朝北后朝南C. 日出方位先东北后东南D. 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二)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纳米比亚旅游资源丰富,2019年11月,纳米比亚旅游中国推介会分别在北京、成都和上海成功举办。
图11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9~20题。
图1119. 纳米比亚推广的旅游项目可能有( )A. 沙漠探险B. 高山滑雪C. 雨林穿越D. 星空观测20. 海钓是纳米比亚推介的旅游项目之一。
该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 )A.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B. 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盐C. 副热带海区,阳光充足D. 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有机质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达 4.22万平方公里。
汉代时期该地水草肥美,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化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沙漠。
建国后,我国开展了改造毛乌素沙地的巨大工程,毛乌素沙地成为全球首个即将消失的沙漠。
图12为“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21~22题。
图1221. 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A. 地形闭塞B. 热量不足C. 降水较少D. 土质疏松22. 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有( )A. 实施人口迁移,提高环境承载力B. 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C. 全面封山禁牧,提高植被覆盖率D. 推行农旅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业图13为“某国部分人口年龄代际变化图”。
读图完成23~24题。
图1323. 1990年至2010年,该国( )A. 青少年比重下降B. 劳动力比重下降C. 老年人比重下降D. 总人口小幅增长24. 为缓解该国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完善社保体系,减轻家庭的负担B. 提高医疗水平,降低人口死亡率C.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D. 改善交通条件,加快人口的迁移图14图14为“2010—2016年我国城区人口与用地变化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 2010—2016年,我国城区( )A. 人口增长不到10%B. 用地增长超过30%C. 用地面积增速趋缓D. 人口密度持续上升26. 造成我国城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 经济发展推进B. 功能区的变迁C. 环境质量改善D. 城市等级提升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每年有50万老人到海南过冬,其中近20万人来自东北。
今年寒假,哈尔滨的小明准备随奶奶去海南过冬。
出行前小明搜集了三亚和哈尔滨的部分气候资料。
材料二表1为“三亚和哈尔滨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数据”。
表1(1) 运用统计数据绘制三亚和哈尔滨月均气温差变化曲线。
(2分)(2)描述三亚和哈尔滨月均气温差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
(7分)(3) 小明发现三亚降水量多于哈尔滨。
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列出的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以 2.2%的国土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接近全国20%的GDP。
材料二图15为“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图16为“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变化图”。
图15图16(1) 简述长三角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
(6分)(2) 描述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特征。
(3分)(3) 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简析该区域可采取的措施。
(5分)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珠三角东岸聚集了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东部以及香港等发达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重心。
东江水资源支撑了这一区域发展,其开发利用程度超过30%,逼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西江流量排全国第二,但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只有3%左右。
2018年底实施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将西江水资源调往东江流域。
该工程基本采用在地下40至60米盾构横向掘进、隧洞方式施工。
材料二图17为“珠江水系示意图”,图18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图”。
图17图18(1) 简述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高于西江的原因。
(4分)加压泵站是指提高配水系统中局部地区水压的构筑物,又称加压站。
分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需要建设多级加压泵站的原因。
(2分)(3) 简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多采用地下施工方式的原因。
(4分)(4)说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生态意义。
(3分)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然后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多做则按前两题计算。
图19A. 【海洋地理】图19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周边海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岸类型以________为主,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
(3分)(2) 甲海域与乙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 丙海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海洋资源有________,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B.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