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的抒情方法
摹绘写情 对比托情 旁逸衬情 设誓显情
物我互观 借物抒情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象征
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
你知道哪些抒情的方式?
……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抒情 以事抒情
◆什么是抒情
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是和记叙、议 论、说明、描写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情 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吸收散文特长,多采用第一人称,淡化情节,体现一种思 想寄托和艺术追求。采用第一人称,容易使读者把自己与 主人公的境遇联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引起思想上的共 鸣,让人感觉仿佛是自身的遭遇一样,更容易打动读者, 催人泪下。
牛刀小试
1、选择某一个物象,写出语 意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成为描 述、想象的一首精短小诗,要 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 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 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 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 第一,情感表达上,内情与外景完美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 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 环境。
• 第二,修辞艺术上,反复与反差巧妙结合。作品所运用的反复修辞 并不只是单纯的反复,而是与反差效果巧妙结合,产生强烈的艺术 效果。
• 第三,意象塑造上,蝴蝶给人一种凄美的震撼。春暖花开的时节里, 蝶舞翩翩带给人一种快乐的美感,然而作品中的蝴蝶,它的飘飞带 给人的是一种凄美的痛感。
抒情散文的抒情方法
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 1、品味美。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品味散文。 • 2、发现美。学会在生活中体验美好事物。 • 3、抒写美。掌握几种抒情方法,能采用多种抒情方法
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荷塘月色》情感为线 回环婉曲之情
行踪为线 淡雅朦胧之境
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触景伤情 《囚绿记》情感为线
•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 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 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 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 我的生命里来。
融情于理
G 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 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 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
自然
生 命
姿态 浪漫
力量 奉献
孝心
坚强
生活 艺术
怎样才能发现美?
• 一是多多投入审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发现美的能 力;
• 二是扩大知识面,渊博的知识无疑有助于我们发现 客观事物的美;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 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融情于事
F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 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 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 悲!”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 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作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 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 肺腑,催人泪下。
• 三是丰富生活阅历,阅历越广,体验越多,就越能 发现美。
怎样写好抒情文字?
(抒情常和记叙或议论结合起来使用,速读课本58页几段文字,归纳 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1、要有真情实感。 2、情感要有寄托。 3、语言表达适当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永远的蝴蝶
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悟?为了把这份 情感和感悟传达到极致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也见证着母亲几十年辛苦的历程。母亲用自己的血泪哺育了我有受过多大的教育, 但是直白的话语中却孕育着对我的浓浓的关爱和对儿子深深期待。 她们不图回报,只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默默操劳。无论刮风 还是下雨,无论家里还是田间,她永远那样埋着头劳作,似乎永远 也不劳累。
• 抒情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抒情
• 又称直抒胸臆法。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毫无遮掩 地袒露;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介绍志愿军战士 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 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 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 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 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 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
• 提示以下事物:腊梅 、浮萍、 飞 蛾、蝉、 牛、彩虹、 露珠、风 、 蜡烛 、橡皮 、眼睛、气球 、粉笔
竹 每攀登一步, 都做一次小结; 过分的谦虚, 终究不能成为栋 梁。
昙花 每绽放一次, 都会倾注自己的全部; 过分地展示自己, 终究不能成就永恒。
2、给描写段落加适当的抒情句子。 端详母亲,几缕花白的发丝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
• ④融情于理: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 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 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3.各种抒情方式举例
A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
借景抒情
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触景生情
C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 另一株树…… ——流沙河的《藤》 这里写的是“藤”, 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 者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商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 “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和 谐与统一。
咏物寓情
D 许地山的《落花生》首先“咏物”,描写花生的 可贵品质:“它只把果实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 人把它拔出来。”然后“言志”,说明做人的道理: 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表面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益处的 人。 咏物言志
E 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 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的心再也难以平静――那是 母亲用血汗奉献着自己最无私的爱,那是母亲用生命守 候着自己最关爱的人的成长。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朴 实的期待,奏响了自己人生的歌。)
作业:以“青春”为话题写不少于300字的抒情文字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永远的蝴蝶
•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
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
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
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 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 敬和热爱之情。
2.间接抒情,具体又有如下几种:
• ①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 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
• ②托物言志 :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 志向和意愿。
• ③融情于事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 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