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遥古城PPT课件

平遥古城PPT课件

9
对称格局 以南大街为轴线, 市楼 居中的对称式结构布局
10
左文右武(文庙、武庙)
武庙
文庙
11
县衙署
左城隍(城隍庙)、 右衙署(县衙)
城隍庙 12
集福寺
东观(清虚观、道教)、
西寺(集福寺,佛教)
清虚观
13
平遥古市楼
为省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市楼位
于古城南大街中
心,是整个古城
的中心,也是古
城屋脊。它跨街
30
31
32
33
34
35
三宝双林寺
• 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平 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 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 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 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 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 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 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 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 个春秋了。
平遥古城
1
《帝京篇》
唐 骆宾王
山河千里图,城阙九重门. 不观平遥城,安知古城尊.
2
地理位置
•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
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
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的四川阆(lang)中、云
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
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
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
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
及七十二圣人。。城墙 历经了600余年的风 雨沧桑,至今仍雄风 犹存。

18
19
平遥古城高约12米,地基宽约10米,顶宽为3-6米不等,足以拒来犯之敌于墙外.
20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 而咱们脚下的城墙是建于630多年前的明洪武三年.当时城墙仅 是夯土筑就,它是经过多次包砌整修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21
而立,楼高三层,
有18.5米。雄踞
全城。登楼凭栏
可眺全城景色,
南北大街人流车
行,店面屋瓦尽
收眼底。
14
15
16
平遥三宝 •一宝古城墙 •二宝镇国寺 •三宝双林寺
17
• 即平遥县城墙。明洪
武三年(1370年)建,周 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 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 一座城墙。城为方形, 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 部砖砌。东西诈外又筑 以瓮城,以利防守。有 3000个垛口、72座敌楼, 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人” 。敌楼上还有孙子兵法石刻,使得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
显得文雅亲和、先礼后宾,透露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
27
城墙
28
联合国科 教文组织特 派专家、日 本京都大学 著名教授田 中淡对平遥 古城的概括 更为准确简 洁“平遥古 城甲天下”。
29
二宝镇国寺
•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 年(公元963年)。京城寺的寺名,到明代嘉靖 十九年(公元1540年)被“镇国寺”所取代。明、 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 年),才重修万佛殿,重修后的殿宇,仍保持了 原来的风格。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 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 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平遥镇国寺 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4
历史文化
1 “龟城“ 2 平遥城的修建 3 对称格局
5
平遥古城又称 “龟城”
按照相传的“山水朝 阳 ,龟前戏水,城之 修建,依此为胜”说法, 取神龟“吉祥长寿”之 意,筑为“龟城”。
古城的造型: 龟的形状 南门为首 北门为尾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龟城由来
• 在4000年前,帝尧被推为部落领袖后,早先曾定居平遥一带。后因 汾河下游泥沙淤塞,洪水泛滥,使晋中盆地夷为一片晋阳湖。帝尧 只好带着他的臣僚及妻室离开故地,南行迁往平阳。帝尧却不幸身 亡。于是,禹承担起来治理晋阳湖的大业。大禹经过10余年的努力, 终于凿开了灵石口,把积水缓缓地疏到黄河里,空出了晋阳湖。大 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灾而迁往各地的人们纷纷返回故土。但是往 日美好家园早已不复存在了。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呢?正当众人 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硕大无比的灵龟,忽然从波涛滚 滚的汾河水中爬上岸来,众人见了无不惊异。这时,温和慈祥的帝 舜用深沉地说道:“灵龟出现,这是大吉大祥之预兆,就让它自由 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筑城。”众人听了,都认为 帝舜说得有理,于是众人就一起跟着灵龟行进。当灵龟来到平遥地 界时,它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就指着灵龟对大家说:“这就是 上天指定的地方,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修筑此城的任务交给 大禹,使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大禹为了纪念这 只灵龟,建城时即仿照龟的形象规划城池。所以平遥也被称为“龟 城”
这0.6米高的护墙是女儿墙,它并无御敌之功能,是为 22
保护守城士兵而修建的。
护墙
外侧两米高 的护墙有着明 显的御敌功能, 是为了保护守 城士兵而修建 的。
23
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保卫城墙
的。城墙脚下是防御的死角。有了墩台,就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从三面组成
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
县城。
3
• 平遥城墙高10米左右,周长6163米,墙 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墙基底宽9-12 米,顶宽3-6米,墙顶外侧筑2米高的垛 口墙、内侧一般为0.6米的女儿墙。平 遥城墙有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 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 城。城周共筑有垛口3000个,敌楼72 座,,隐喻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 人。
7
据说平遥古城是 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 灵龟,为了不让它带 走灵气,设计者便把 下东门的瓮城城门与 十里外慈祥寺麓台塔 同建在一条直线上。
这就象征着 用一条想象中的 大绳将灵龟左后 腿栓在这座麓台 塔上。
从御敌角度 来看这似乎欠妥 ,但是灵龟就可 以永驻于此了。
8
瓮城
瓮城早在商代 就已出现 ,因为 大多状似大瓮所 以形象地称之为 “瓮城” 。瓮城 是军事防御体系 中重要的建筑, 也隐含如果敌人 进入瓮城便来个 瓮中捉鳖的寓意。
24
城墙 环城每隔50 — 100米有一个突出的 敌台(也称马面), 台上筑有敌楼一座, 共有72座 25
敌楼
墩台上的两层小楼,是供士兵休息、存放粮食和弹药的 场所,同时也增加了古城的美观。
方形垛口是供士兵打击敌人和眺望敌情所用。
26
城墙上有3000个垛口 ,72座敌楼 ,用来象征孔子的“三千弟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