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中,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常州市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2~3题。
2.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4.从前黄高中开车去往常州紫荆公园,通常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GIS和RS B .GIS和GPS C. RS和GPS D .RS、GIS和GPS5.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灾③森林火灾④农林病虫害A .①②③B .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6.松树属于针叶树,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是A. GIS技术 B .RS技术 C. 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7.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A .过度放牧B .过度开垦C .过度樵采D .水资源利用不当甘肃省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
据此回答8~10题。
8.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气候变暖B.土地荒漠化C.旱涝灾害D.水土流失9.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用水B.沙漠广布C.过度放牧D.气候干旱10.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1.下图为山西某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联系图,下列选择正确的是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A.a——④B.b——①C.c——② D. d——③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1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A .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B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 .农业基础好,有精耕细作传统15.该区域农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 .不合理灌溉引发泥石流B .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C .不合理耕作导致洪涝灾害D .坡地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图2为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16-18题。
1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我国斥巨资营造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图中①代表)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降低风速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图中②)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2题。
19.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 .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20. 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开垦 C .过度砍伐 D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21.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 .合理采伐,及时抚育D .退耕还湿,建保护区22.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丙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是因为具有 A .光热资源优势 B .交通优势 C .土地资源优势 D .劳动力优势 23.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居首位 B .我国和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石油居首位C .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居前两位的都是煤炭和石油D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世界能源结构都以煤炭为主25.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山区)于2008年12月底实现大江截流。
向家坝水电站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A .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B .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C .避开鱼类的洄游期D .此季节河流流量小,水量小便于施工 26.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 大规模的电力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 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 27.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人口过多 ④环境污染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8.下列不属于梯级开发对田纳西河上游流域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 .有利于通航能力的提高B .有利于大范围扩大灌溉面积,使田纳西河流域内耕地面积大增C .有利于有效调节径流,起到防洪的效益D .有利于充分利用流域的水能资源,建成全国的电力供应基地29.田纳西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关于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终年湿润、降水分布均匀B .夏秋多、冬春少C .春夏多、秋冬少D .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的内河运输网。
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据此完成30~31题。
30.欧洲西部航运发达,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①水能丰富 ②河网密集 ③地形平坦 ④货运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1.青藏地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A.青藏地区有发达的铁路运输 B .区内无大江大河C.区内资源贫乏,政府不重视D.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32.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 B .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C .防止了水灾和旱灾 D .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 33.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B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C .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34.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A .长三角地区 B .三江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松嫩平原35.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四个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36.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B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始终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推动C .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就是我国工业基础很好的地区D .靠近香港澳门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最重要原因读下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38—40题:3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 .图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下降D .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39.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地形的阻隔B .水源不足C .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 .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40.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 .广州、深圳、珠海B .广州、珠海、澳门C .广州、中山、深圳D .广州、香港、深圳二. 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选A ,错误的选B 。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41.区域具有层次性。
42.在区域发展不同发展阶段,地理条件的影响是不同的。
43.GIS 技术包括GPS 和RS 等技术。
44.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GPS ——北斗导航系统。
45.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46.荒漠化可以发生于半湿润地区。
47.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类型只有土地沙漠化48.仙人掌因为耐旱,所以比较适合栽种于我国西北,未来将成为生物防沙体系的主力。
4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森林内的土壤肥力总是比较高的。
50.所谓雨林开发就是指对区域的森林资源的砍伐。
51.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5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开发的经济成本太高。
53.矿物能源不是可再生资源。
54.河流的水流方向通常是支流的水汇入干流。
55.东北的气候条件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但是却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56.我国东北地处北方,和长江流域相比水分不足,不可以大面积种植水稻。